![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667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667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667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6673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6673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6673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导学案,文件包含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3 神经系统能够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调控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稳态
1.3.1 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通过分析“红灯停、绿灯行”、“望梅止渴”等生活实例,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通过体验“缩手反射”或“膝跳反射”,说出反射实在什么条件下,由哪些器官参与的有什么特点的活动。
【学习目标】
1.理解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举例说明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说明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举例说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分析反射弧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建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任务驱动】阅读讨论教材24页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示例,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给狗喂食狗分泌唾液及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神经调节方式的具体名称分别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却别和联系?
狗一边进食,一边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这属于什么反射?
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属于什么反射?
这两种反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尝试说出两种反射依次经过的结构有哪些?两种反射的神经结构都包括哪些部分?
课前导学
1. 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①概念:在__________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__________反应。
②结构基础:反射弧。
(2)反射弧
写出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结构: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
_____;⑤__________。
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神经中枢产生兴奋;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兴奋
传导
组成
结构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
感受器
↓
传入
神经
↓
神经
中枢
↓
传出
神经
↓
效应器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
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_______________
传入
神经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至神经中枢
_______________
神经
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_______________
传出
神经
运动神经元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
_______________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对外界刺激发生相应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
(3)兴奋
①产生部位: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__________。
②条件:感受外界刺激。
③变化:由___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___状态。
【归纳总结】反射正常进行必需的两个条件
①完整的反射弧: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
②适宜的刺激:反射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2.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比较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概念
在生活中通过__________而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出生后无需__________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_______________,反射__________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_______________,反射__________
数量
__________
__________
意义
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完成基本的生命活动
举例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海豚表演、鹦鹉学舌
缩手反射、吮吸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
联系
条件反射是以__________反射为基础,将__________刺激和条件刺激多次结合,转化成条件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不断地用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稳定,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减退。
(2)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
①条件反射的建立(如右图: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的关系为例)
②条件反射的消退
a.原因: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__________刺激。
b.机理: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_______________的信号转变为产生_______________的信号。
c.实质: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特别提醒】反射是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的活动,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应答反应不能称为反射,如草履虫躲避刺激的反应;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直接刺激肌肉和与肌肉直接相连的神经,所引起的肌肉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
2.反射弧(如下图)
(1)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反射弧的组成、分布和功能
组成
分布
功能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或感觉神经末梢及其它细胞
体表、体腔或组织内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传入神经
传入(感觉)神经纤维
外周神经系统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递到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
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
中枢神经系统
分析和处理来自传入神经的信息,发出指令信息
传出神经
传出(运动)神经纤维
外周神经系统
将信息由神经中枢传递到效应器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主要在肌肉、腺体等处
对传出神经传来的信息作出相应反应
【特别提醒】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完整性,反射活动才能完成。组成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损,反射活动都不能进行。
①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不能做出反应,也不能形成感觉。但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有反应。
②传出神经活效应器受损: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不能做出反应,但能形成感觉。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正常,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无反应,刺激效应器、效应器有反应;效应器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效应器均无反应。
3.兴奋
1.兴奋是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特别提醒】兴奋除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即学即练1】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B
【解析】反射活动的进行需要依赖完整的反射弧才能进行,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A错误,B正确;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但并非反射弧完整就出现反射活动,还需要适宜的刺激,C错误;反射是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而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因此二者的性质不相同,D错误。
知识点02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比较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
与生俱来,出生后无须训练
出生后,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
刺激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
反射中枢
大脑皮层下中枢
需要大脑皮层中枢参与
反射弧
反射弧固定,反射不消退,不需强化
反射弧可变,反射易消退,需要强化
数量
有限
几乎无限
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小,不适应变化的环境
适应范围广,扩展了对复杂环境的适应
示例
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等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听铃声上课
2.条件反射的建立
①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3.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
①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
②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特别提醒】
①条件反射的形成必须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将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使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而形成。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稳定,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退。
②条件反射消退有积极的意义: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即学即练2】下列对“望梅止渴”与“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没有参与“望梅止渴”的反射活动
B.“望梅止渴”是在“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基础上形成的
C.听到别人讲“望梅止渴”的故事分泌唾液是人类特有的
D.两者均可使人体分泌唾液,但其反射弧是不完全相同的
【答案】A
【解析】从“望梅止渴”的故事可知“望梅”是指听到了“梅子”这两个字,“止渴”是指分泌唾液。所以“望梅止渴”是听到梅子引起的,有大脑皮层的言语区参与完成的反射活动,故A错误。“吃到梅子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故B正确。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听别人讲“望梅止渴”的故事是有语言中枢参与的活动,故C正确。“望梅止渴”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吃到梅子分泌唾液”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低级中枢,但两者的效应器相同,所以,两者的反射弧不完全相同。
知识点03 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
周围神经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包括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及神经终末装置;周围神经可根据连于中枢的部位不同分为连于脑的脑神经和连于脊髓的脊神经;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1对。周围神经还可根据分布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除此之外,周围神经还可根据传递神经冲动的方向不同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入神经由周围向中枢传递神经冲动,产生感觉,又称为感觉神经;而传出神经由中枢向周围传递神经冲动,产生运动,又称为运动神经。在脑神经和脊神经,在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如内脏神经可再分为内脏感觉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称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可根据功能和药理特点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即学即练3】.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设计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实验;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
B.喂食前后给狗铃声刺激都能建立上述条件反射
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多种多样反射活动的结果有利于人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答案】D
【解析】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最初给狗以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食物和铃声多次结合,B错误;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脊髓;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因此它们的反射弧不同,C错误;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器官都有反射活动,多种多样反射活动的结果有利于人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D正确。
【归纳提升】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任何无关刺激只要多次与非条件刺激结合,都可能成为条件刺激而建立条件反射。因而条件反射数量无限。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
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只反复给予条件刺激,不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经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效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总之,条件反射是可以不断建立、不断消退、数量无限的后天获得行为。它具有极大的易变性、高度适应性,能有预见性地、准确地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持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能力拓展
考法01 反射类型的判断
【典例1】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膝跳反射
B.预备铃响,学生进教室
C.缩手反射
D.排尿反射
【答案】B
【解析】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这些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预备铃响,学生进教室,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
【方法技巧】“三看法”判断反射类型
考法02 反射弧的判断
【典例2】.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b为传入神经
【答案】C
【解析】牵拉骨骼肌,能在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再根据神经节所在位置可判断,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A、B正确;题图中缺少效应器,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b上有神经节,故为传入神经,D正确。
【技巧点拨】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①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②根据脊髓灰质内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③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考法03 反射与反射弧
【典例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B
【解析】反射活动的进行需要依赖完整的反射弧才能进行,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A错误,B正确;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但并非反射弧完整就出现反射活动,还需要适宜的刺激,C错误;反射是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而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因此二者的性质不相同,D错误。
【归纳总结】反射正常进行必需的两个条件
①完整的反射弧: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
②适宜的刺激:反射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考法04 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
【典例4】.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设计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实验;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
B.喂食前后给狗铃声刺激都能建立上述条件反射
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多种多样反射活动的结果有利于人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答案】D
【解析】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最初给狗以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食物和铃声多次结合,B错误;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脊髓;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因此它们的反射弧不同,C错误;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器官都有反射活动,多种多样反射活动的结果有利于人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D正确。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1.【答案】B
【解析】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条件反射既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急速赶往教室。无论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2.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不属于反射
B.条件反射不可以消退
C.剪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D.Ⅳ处的神经元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2.【答案】C
【解析】用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属于膝跳反射,A项错误;条件反射可以消退,B项错误;剪断Ⅰ处,反射弧被破坏,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C项正确;Ⅳ处为脊髓,脊髓(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D项错误。
3.下图示意老鼠恐惧反射建立的过程,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声音属于无关刺激 B.图乙中电击属于条件刺激
C.图丙中的声音属于非条件刺激 D.条件反射一旦形成,不易消退
3.【答案】A
【解析】由图甲可知,虽然有声音,老鼠仍能自由活动,声音并不能引起小鼠发生恐惧反射,属于无关刺激,A正确;图乙中电击属于非条件刺激,B错误;结合图乙分析,经过多次将电击和声音信号结合在一起刺激小鼠,使无关刺激(声音)转化为了条件刺激,才出现了图丙的恐惧反射,因此图丙中的声音属于条件刺激,C错误;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因此,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退,D错误。
4.给宠物猫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猫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猫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食物引起味觉的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同
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4.【答案】B
【解析】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食物引起味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其反射弧不同,C正确。铃声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动的发生,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却形成了这种反射活动,说明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突触),D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狗在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感受器
B.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损伤
C.非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D.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
5.【答案】D
解析:狗在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A错误;没有感觉产生,可能是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或大脑皮层受损,B错误;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C错误; 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D正确。
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6.【答案】C
【解析】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参加,A错误;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如加强神经元之间新的突触联系,以形成条件反射,C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参加,食物引起唾液分泌为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延髓,D错误。
7.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⑤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填图中序号),图中②表示的结构是____。
(2)若该感受器位于手指皮肤上,被火焰灼伤从而引起红肿,红肿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引起____(填“组织液”“淋巴液”或“血浆”)增多。
(3)若此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缩手反射属于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某人车祸后,脊髓在颈部折断,除此之外其余部分都正常,此时用针刺此人的手,其不会有痛觉,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7.【答案】(1)① 传入神经 (2)组织液 (3)非条件 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脊髓受损导致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层
【解析】(1)由于②上有神经节,因此②表示传入神经,结合反射弧的结构可知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
(2)手指皮肤被火焰灼伤而引起红肿,红肿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引起组织液增多。
(3)缩手反射是先天存在的,属于非条件反射;缩手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脊髓受损,大脑皮层不会有痛觉。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某人因酒后驾车遭遇交通事故,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 )
A.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1.【答案】A
【解析】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上行传导束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
2.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③为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C.⑤为效应器,由(传出)神经纤维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D.切断④,仍能完成非条件反射,但不能完成条件反射
2.【答案】D
解析:根据传入神经上有神经节,可知①为感受器,其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A正确;③为神经中枢,具有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B正确;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C正确;反射活动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切断④不能形成完整的反射弧,不能完成反射活动,D错误。
3.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则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刺激
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3.【答案】C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缩腿反射弧有4个:①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②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③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④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破坏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若结构是感受器或感受器和传入神经,那么刺激右后肢,左后肢应收缩,与题干反应不符;若该结构为效应器,那么刺激左后肢,右后肢应收缩,与题干反应不符,故只有C项正确。
4.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Ⅰ
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多
少
D
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
多
少
4.【答案】B
【解析】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Ⅰ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现象Ⅱ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B正确;现象Ⅰ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现象Ⅱ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两现象中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应相当。
5.关于“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请回答:
(1)此实验除去蛙脑,目的是排除____对____的控制。制备脊蛙时,把剪去头部的蛙腹面向上放在解剖盘上,若它能翻身,则说明脑还未除尽。
(2)用浸过体积分数为0.5 %的HCl溶液的小纸片刺激脊蛙的腹部,其能出现搔扒反射,说明该反射的中枢可能是____。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本实验所做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再对其进行相同刺激,脊蛙不再出现该反射。
(3)实验中将脊蛙右后腿脚趾尖浸入体积分数为0.5 %的HCl溶液中,牛蛙会出现屈腿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本实验所做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答案】(1)脑 脊髓 (2)脊髓 用探针插入牛蛙椎管中破坏脊髓 (3)右后腿脚趾皮肤 环割并剥净牛蛙右后腿脚趾皮肤后,再浸入体积分数为0.5%的HCl溶液中
解析:(1)搔扒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此实验除去蛙脑,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2)用浸过体积分数为0.5%的HCl溶液的小纸片刺激脊蛙的腹部,其能出现搔扒反射,说明该反射的中枢可能是脊髓。为了验证脊髓是搔扒反射的中枢,自变量为脊髓是否完整。本实验中可用探针插入牛蛙椎管中破坏脊髓,再用浸过体积分数为0.5%的HCl溶液的小纸片刺激脊蛙的腹部,不会出现搔扒反射。
(3)实验中将脊蛙右后腿脚趾尖浸入体积分数为0.5 %的HCl溶液中,牛蛙会出现屈腿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右后腿脚趾皮肤。要验证右后腿脚趾皮肤是屈腿反射的感受器,自变量是有没有右后腿脚趾皮肤。本实验可环割并剥净牛蛙右后腿脚趾皮肤后,再浸入体积分数为0.5 %的HCl溶液中,牛蛙不会出现屈腿反射。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图所示,其中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1.【答案】C
【解析】要保证反射的正常进行,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性。人体的传出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说明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腰椎部神经中枢的腹部侧或图中的⑤传出神经。
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高级神经活动
B.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则终生存在
C.条件反射一定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形成
D.人和动物的条件反射建立的基本过程差不多
2.【答案】B
【解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因此条件反射需要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
3.下图是狗对铃声建立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A B C D
(1)图A中,狗一边进食,一边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这属于 反射。
(2)图D中,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属于 反射。
(3)该实验说明条件反射是在 反射的基础上,经过训练建立起来的。
(4)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只响铃不给食物,图中的条件反射会 。
(5)吃过话梅的人看到话梅即能分泌唾液,这种反射方式与图 所示的反射方式是相同的。
3.[答案] (1)非条件 (2)条件 (3)非条件 (4)消退 (5)D
4.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铃声响狗分泌唾液 B.猴子打篮球
C.鹦鹉对客人说“你好” D.鸟类的迁徙
4.【答案】D [鸟类的迁徙属于非条件反射,而铃声响狗分泌唾液、猴子打篮球、鹦鹉对客人说“你好”,属于条件反射。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44免疫学的应用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44免疫学的应用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学案,文件包含43免疫失调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43免疫失调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导学案,文件包含42特异性免疫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42特异性免疫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