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生物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教案+分层练习+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6972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精品ppt课件
展开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同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固定不变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动态平衡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2.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为人类提供食物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维持生态平衡
3.动物和细菌、真菌一样都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4.夏季,许多蜜蜂在向日葵花丛中穿梭,它们能帮助向日葵( )
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生长
5.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我们应该( )
A.将鼠类全部彻底消灭
B.顺其自然不加控制
C.大力保护并减少其天敌的数量
D.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
1.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兔和植物数量的动态变化。该图不能反映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流动
B.生态系统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稳定
C.生态系统中生物相互制约和影响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
2.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球状小体为食。为探究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实验说明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 )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 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 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 | |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 43 | 72 | |
幼苗生长高度/厘米 | 5月25日至6月16日 | 0→6.2 | 0→31.0 |
6月17日至8月3日 | 6.2→10.2 | 31.0→72.9 |
A.有害 B.无害
C.无法分析 D.无任何影响
3.鬼针草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通过钩挂在动物的体表传播;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且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前来取食,动物吃下果实后,部分种子会随着粪便排出而分散开来。这些事实表明( )
①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②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播种子
③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④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某森林中的倭黑猩猩以植物果实为食,吞下的种子会被它排到距离原植物体很远的地方其中有些植物的种子必须经过它的消化才能萌发。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倭黑猩猩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偷猎倭黑猩猩将影响森林的繁育
C.倭黑猩猩能帮助植物扩大分布的范围
D.倭黑猩猩吞下植物种子,不利于植物的繁殖
1.野生蝙蝠携带SARS、埃博拉、狂犬病等多种病毒却并不发病的现象,给人很多启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B.研究蝙蝠携带病毒却不发病的原因,对研发抗病毒药物具有启发性
C.野生蝙蝠是多种病毒的携带者,要控制这些病毒应该消灭蝙蝠
D.接触野生动物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疾病在人与动物间的传播
2.下列例子中,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
A.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B.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
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或熊蜂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3.分析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世纪50~60年代,麻雀因啄食农作物被列为害鸟,我国展开了“剿灭麻雀”的运动,险些导致麻雀绝迹。
资料二:1860年以前,美国波士顿地区没有麻雀,当时毛虫猖獗,农作物严重歉收。后来,当地人专门从外地引进了麻雀,这才控制住了虫害,使他们免受饥饿。波士顿的人们为了纪念麻雀的功劳,特地建造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1)资料一中,消灭麻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波士顿的人们要给麻雀建造纪念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二中,人们利用麻雀来消灭害虫,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什么作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动物在生物圈中还具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了上述资料,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C项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题干中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D项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虽然有些动物是分解者(如秃鹫),但它们主要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项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夏季,许多蜜蜂在向日葵花丛中穿梭,能帮助向日葵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B项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鼠类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又有有害的一面,因此我们不能将其彻底消灭,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D项符合题意。
1.【答案】A
【解析】该图表示了兔和植物数量的动态变化,不能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A项符合题意。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据图可知,由于兔与草之间的捕食关系,数量相互制约,使兔与草的数量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中,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显示当有蚂蚁“侵食”时,金合欢幼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均高于没有被蚂蚁“侵食”的幼苗,因此说明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无害,B项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鬼针草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通过钩挂在动物的体表传播;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且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前来取食,动物吃下果实后,部分种子会随着粪便排出而分散开来。这些事实表明①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③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B项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所以倭黑猩猩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项的内容正确;偷猎倭黑猩猩将影响森林的繁育,B项的内容正确;倭黑猩猩能帮助植物扩大分布的范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C项的内容正确;倭黑猩猩吞下植物种子,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D项的内容错误。
1.【答案】C
【解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A项的内容正确;研究蝙蝠携带病毒却不发病的原因,对研发抗病毒药物具有启发性,B项的内容正确;野生蝙蝠虽然是多种病毒的携带者,但它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防控而非彻底消灭,C项的内容错误;接触野生动物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疾病在人与动物间的传播,D项的内容正确。
2.【答案】A
【解析】蚂蚁群体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属于社会行为,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它们都以蝗虫为食,可以控制蝗虫,可见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或熊蜂帮助植物传粉,C项不符合题意;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D项不符合题意。
3.(1)【答案】防止麻雀啄食农作物
【解析】在20世纪50~60年代,因为麻雀啄食农作物被列为害鸟,所以我国展开了“剿灭麻雀”的运动。
(2)【答案】麻雀控制住了毛虫的危害,使当地人免受饥饿
【解析】波士顿的人们要给麻雀建造纪念碑,是因为麻雀控制住了毛虫的危害,使当地人免受饥饿。
(3)【答案】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析】人们利用麻雀来消灭害虫,体现了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也体现了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
(4)【答案】动物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它们。
【解析】动物能够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然而,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其他动植物造成危害,例如蝗灾、蚜虫害等,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五章 病毒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a href="/sw/tb_c9323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五章 病毒获奖课件ppt</a>,文件包含55病毒教学课件pptx、55病毒教学设计docx、55病毒预习导学docx、55练习·素能拓展病毒docx、55练习·基础巩固病毒docx、55练习·能力提升病毒docx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从种到界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a href="/sw/tb_c543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从种到界公开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612从种到界教学课件pptx、612从种到界教学设计docx、612从种到界练习·素能拓展docx、612从种到界练习·能力提升docx、612从种到界预习导学docx、612从种到界练习·基础巩固docx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a href="/sw/tb_c543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精品ppt课件</a>,文件包含6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课件pptx、6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设计docx、6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练习·素能拓展docx、6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预习导学docx、6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练习·能力提升docx、6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练习·基础巩固docx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