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猴B. 大猩猩C. 狒狒D. 森林古猿
2.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 子宫内膜B. 胎盘C. 羊水D. 输卵管
3. 某同学因长期偏食,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该同学缺少了以下哪种维生素?( )
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CD. 维生素D
4. 医生常采用静脉输入营养液的方法,给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提供营养,其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
A. 蛋白质B. 无机盐、维生素C. 氨基酸D. 葡萄糖
5. 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B.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 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6. 贫血患者应该多吃含什么丰富的食物( )
A. 维生素AB. 铁和蛋白质C. 钙D. 维生素C
7. 用淀粉做的药丸胶囊,被病人吞咽进入消化道后,最终被消化的场所是( )
A. 食道B. 胃C. 小肠D. 大肠
8. 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实验目的、过程的补充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A. 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 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C.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不变蓝
D. 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变蓝
9. 关于人体的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略多
B. 在患重感冒时,往往用嘴呼吸,这对吸入的空气起到了充分的预热和清洁的作用
C. 北欧人的鼻子明显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这有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
D. 能使我们发出声音的声带位于咽中
10. 人体吸收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A. 用来构成组织B. 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 用来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能量D. 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11. 如图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模拟的是气管
B. 甲装置模拟的是吸气过程
C. ③模拟的是肺
D. ⑤模拟的是膈肌
12. 将手握成拳,你可以在手背上找到俗称“青筋”的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
A. 血管的内表面有瓣膜B. 管壁较薄、弹性小
C. 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D. 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
13. 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心脏的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B. 心脏内有四个腔,左右两部分不相通
C. 由心脏输送出去的血液都是动脉血D. 一次心脏跳动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14. 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 白细胞B. 血小板C. 淋巴细胞D. 红细胞
15. 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 )
A. 肺B. 心脏C. 毛细血管D. 组织
16. 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O型血的人能接受任何血型的血B.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 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D. 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17. 研究人员称大蒜能抗血栓形成,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大蒜能( )
A. 提高血浆的运输能力B. 促进红细胞运输氧
C. 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D. 抑制血小板不正常凝集
18. 下列细胞中能吞噬病菌的是( )
A. 干细胞B. 体细胞C. 白细胞D. 红细胞
19.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结构中血液流动示意图,②表示器官或结构,①、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②表示小肠,则③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增加
B. 若②表示肺,则③表示肺静脉,血管内流静脉血
C. 若②表示大脑,则③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
D. 若②表示小腿,当③受伤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应在伤口近心端按压止血
20. 如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肾小球、甲和乙共同构成肾单位
B. 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C. 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D. a到b的过程中保留了全部的葡萄糖、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
21. 夏日晴天中午,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哈利波特》,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1排18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
A. 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 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 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 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22. 为了预防近视眼,应该是( )
A. 走路看书B. 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C. 不躺卧看书D. 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23. 如图所示为用麻醉剂阻断神经传导过程的四个可能位点,若病人能感受到伤痛,但手不能移动,则被阻断的位点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4. 根据2022年11月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8%。在糖尿病前期,只要通过饮食、运动或药物等手段,守住防线,绝大部分是可以控制和好转的。根据你学过的知识,糖尿病患者是因为体内的哪种激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的( )
A. 胰岛素不足B. 胰岛素过量C. 甲状腺素过量D. 肾上腺素不足
25.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我国的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哪项做法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看是值得提倡的( )
A. 使用含磷洗衣粉
B. 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
C.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D. 电视机看完不用管,过段时间它会自动息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26. 如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外耳由 ______ 和耳郭组成。
(2)中耳由 ______ 、鼓膜和 ______ 组成。
(3)内耳由耳蜗、 ______ 和 ______ 组成。
(4)听觉的形成是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 ______ ,它产生的振动通过 ______ 传到内耳,刺激了 ______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 ______ 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27. 民以食为天,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请据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______组成。
(2)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______。肝炎患者要少吃油腻的食物,是因为③分泌的______减少,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3)蛋白质初步被消化的部位在______(填图中序号)。
(4)⑤所示器官除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外,其中的胰岛细胞还能分泌______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5)⑥中葡萄糖分子经一定途径进入肾小囊内,整个过程至少经过______层细胞才能完成。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0分)
28. 某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血液分层实验:
(1)取3~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少量 ______ 的量筒内,轻轻振荡量筒,静置一天,出现如图所示的 ______ 现象。
(2)注明各部分的名称:1是 ______ ,2是 ______ 和 ______ ,3是 ______ 。
(3)2和3层的细胞总称为 ______ 。
(4)本实验证明了血液的成分包括 ______ 和 ______ 两部分。
(5)某人被诊断为功能性贫血,则其血液中[ ______ ] ______ 的数量会相应减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D。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只要掌握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就可轻松答题。
2.【答案】B
【解析】解:A.子宫内膜就是一个粉红色的一个黏膜的组织,脱落的时候就形成月经;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A不符合题意。
B.胎儿生活在子宫中,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B符合题意。
C.一定容量的羊水能为胎儿提供较大的活动范围,使胎儿在宫腔内做适当的呼吸运动和肢体活动,防止关节固定、肢体畸形和胎儿肢体粘连,有利于胎儿的发育,C不符合题意。
D.输卵管的功能是输送卵细胞,也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此时胎盘只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3.【答案】B
【解析】解:A、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皮肤粗糙等,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B1的缺乏症是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符合题意。
C、维生素C的缺乏症是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D的缺乏症是佝偻病和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据此解答。
掌握各类维生素的缺乏症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因为小肠吸收严重不良的病人,需要通过静脉输入完全营养液的方法补充营养,输入的营养物质应当是营养物质的可吸收的形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被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只有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质才可作为营养从静脉输入人体.
故选:A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情况就可解答此题.
5.【答案】D
【解析】解:A、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错误。
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错误。
C、②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错误。
D、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正确。
故选:D。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
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一定要读懂图示。
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于贫血知识以血常规化验单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常规化验单的知识。
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
【解答】
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而血红蛋白就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所以,贫血的病人可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故选:B。
7.【答案】C
【解析】解:胃液不能消化淀粉,用淀粉做的药丸胶囊在胃中不被消化,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所以最终在小肠内,淀粉被分解葡萄糖。
故选:C。
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
理解掌握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解答】
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A.1号试管与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
B.将两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在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B正确;
C.1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如果唾液没有充分消化淀粉,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也有变蓝的可能,C错误;
D.2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变蓝,D正确。
故选C。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以及功能,是基础题,要熟记。注意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解答】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但二氧化碳的含量仍少于氧气的含量,而不是“多于氧气的含量”,A错误。
B、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用嘴呼吸没有这些作用,B错误。
C、北欧人的鼻子要比非洲大一些,这有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C正确;
D、能使我们发出声音的声带位于喉中。D错误。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周围血液之间,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这样含氧动脉血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组织处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释放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这些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可见氧的最终去向是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
故选:C。
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有机物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细胞的线粒体。
11.【答案】B
【解析】解:A、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A正确;
B、甲图中肺缩小,表示呼气,B错误;
C、③小气球代表的是肺,C正确;
D、⑤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D正确。
故选:B。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12.【答案】C
【解析】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分布、功能如表:
负责把心脏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为动脉,管内压力大;负责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管内压力较小;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为毛细血管。故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静脉血管,这些血管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而不是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故选:C。
根据血管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血管的特点。
13.【答案】C
【解析】解: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A正确。
B、据分析可见:心脏的四个腔中,上下的腔都是相通的,左右是不相通的。B正确。
C、动脉血含氧丰富,因而颜色鲜红;而静脉血含氧量少,颜色变得暗红。离开右心室的肺动脉里的血液是静脉血,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里的血液都是动脉血。C错误。
D、心脏总是在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到一次心跳。心率指的是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指的是60~100次每分。D正确。
故选:C。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如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心脏的结构特点。
14.【答案】D
【解析】解:血液中的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数目最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个,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数目较多,但比红细胞要少。血液中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目最多。
故选:D。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三种血细胞的数量。
15.【答案】B
【解析】解: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止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止点是左心房;在心脏的内部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因此把体循环与肺循环两条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心脏。
故选:B。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人的血液循环是一条完整的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为了研究上的方便。
16.【答案】A
【解析】解:A、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故A错误。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故B正确。
C、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正确。
D、我国鼓励无偿献血,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自愿参加献血。故D正确。
故选:A。
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和掌握,尤其是输血的原则,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也不一定发生凝集反应。
17.【答案】D
【解析】解:大蒜不仅能间接抑制血小板不正常的凝集,还有溶血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据报道,大蒜的抗血栓形成的功能,有的专家认为不次于阿司匹林的作用。
故选:D。
防止血栓的方法:晚睡前喝杯开水,可防止血栓形成,平时也要养成饮水习惯,每天饮水1000-1200毫升,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对预防血栓很有好处。多吃洋葱、海带、卷心菜、深海鱼油、黑木耳、韭菜、生菜等,适当饮醋、饮茶。
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大蒜不仅能间接抑制血小板不正常的凝集,还有溶血栓的作用。
18.【答案】C
【解析】解: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防御疾病,C正确。
故选:C。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9.【答案】C
【解析】解:A、若②表示小肠,则③小肠静脉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都增加,氧气会减少,因为小肠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
B、若②表示肺,则③表示肺静脉,由于在肺部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到血液中,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多的动脉血了,因此血管③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错误;
C、若②表示大脑,由于脑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则③脑静脉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C正确;
D、若②表示小腿,当③静脉受伤流出暗红色的血液,静脉出血应在伤口远心端按压止血,D错误。
故选:C。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途径如下: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和相关结构生理知识。
20.【答案】D
【解析】解: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多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甲肾小囊和乙肾小管等组成,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因此,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正确。
C、血液流经肾脏后,消耗了氧,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过肾脏,形成了尿液,尿素随尿液排出体包,因此尿素减少,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因此,a原尿到b尿液的过程中保留一部分水和无机盐,错误。
故选:D。
图中甲表示肾小囊、乙表示肾小管、a原尿、b尿液。
掌握肾脏的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B
【解析】解:小明从阳光强烈的室外进入光线很弱的电影院内,瞳孔为适应室内的光线会逐渐扩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这样才能看清室内的物体;同时,小明在寻找座位号时,是在看近处的物体,这时,晶状体的曲度要由小逐渐变大。
故选:B。
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瞳孔大小的调节是为了保证进入眼球内部的光量保持适度;晶状体曲度的调节是为了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22.【答案】C
【解析】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解答此题时可以从预防近视眼的“三要、五不看”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预防近视的“三要、五不看”.
23.【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这表明神经冲动能传到大脑皮层,但不能传到手部肌肉即效应器,所以,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位置是神经中枢中的突触部位,即③处。
故选:C
产生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产生运动的部位是效应器,根据“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推测兴奋可以传到大脑皮层,而不能传到手部肌肉。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题的关键是识图和找到题干中的题眼“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
24.【答案】A
【解析】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
故选:A。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分泌不足易导致糖尿病,据此解答。
胰岛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容易患糖尿病。
25.【答案】B
【解析】解:A、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因为水体富营养造成水华,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
B、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能够保护生态环境。B正确。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木材资源,还会因为森林减少破坏生态环境。C错误。
D、电视机看完不用管,过段时间它会自动息屏,会浪费电能,会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
故选:B。
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6.【答案】外耳道 鼓室 听小骨 前庭 半规管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解析】解:(1)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
(2)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3)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4)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答案为:
(1)外耳道。
(2)鼓室;听小骨。
(3)半规管;前庭。
(4)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如图:
关键是把握耳的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27.【答案】(1)消化腺
(2)麦芽糖;胆汁
(3)④
(4)胰岛素
(5)4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解题关键是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解答】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其中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各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共同促进食物的分解。图中①口腔,②食管,③肝脏,④胃,⑤胰腺,⑥小肠,⑦大肠。
(2)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没有甜味,而麦芽糖具有甜味。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细嚼馒头时,觉得有甜味。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差,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而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
(3)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④胃,其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消化作用,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4)⑤是胰腺,除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外,其中的胰岛细胞还能分泌胰岛素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5)毛细血管壁及小肠壁等结构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便于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小肠中的某一葡萄糖分子经过小肠吸收进血液,最少经过2层细胞;随着血液流经肾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最少经过2层细胞。可见某一葡萄糖分子经一定途径进入肾小囊内,整个过程至少经过4层细胞才能完成。
故答案为:
(1)消化腺
(2)麦芽糖;胆汁
(3)④
(4)胰岛素
(5)4
28.【答案】抗凝剂 分层 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血浆 血细胞 2、3 血细胞
【解析】解:(1)取3~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少量抗凝剂的量筒内,轻轻振荡量筒,静置一天,出现如图所示的分层现象,分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1血浆,中间呈白色的是2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呈红色的是3红细胞。
(3)2白细胞和血小板、3红细胞总称为血细胞。
(4)本实验证明了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5)功能性贫血是由一组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以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为主要表现,某人被诊断为功能性贫血,则其血液中的2、3血细胞数量会相应减少。
故答案为:(1)抗凝剂;分层;
(2)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
(3)血细胞
(4)血浆;血细胞;
(5)2、3;血细胞。
图中1血浆、2白细胞和血小板、3红细胞。
掌握血液的成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维生素种类
主 要 功 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