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01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02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03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04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05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06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07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08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共6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吴王夫差既许越,乃大戒师徒,将以伐齐。申胥①进谏曰:“昔天以越赐吴,而王弗受。夫天命有反,今越王勾践恐惧而改其谋,舍其愆令,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民所恶,身自约也,裕其众庶,其民殷众,以多甲兵。越之在吴,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夫越王之不忘败吴,于其心也侙然,服士以伺吾间。今王非越是图,而以为忧。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岂能涉江、淮而与我争此地哉?今王罢民于姑苏,天夺吾食,都鄙荐饥。越人必来袭我,王虽悔之,其犹有及乎?”王弗听。十二年,遂伐齐。齐人与战于艾陵,齐师败绩,吴人有功。吴王还自伐齐,乃
    讯申胥曰:“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挠乱百度,以妖孽吴国。今天降衷于吴,齐师受服。岂敢自多,先王之钟鼓,实式灵之。告于大夫。”申胥释剑而对曰:“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于大难。今王播弃黎老②,而孩童焉比谋,曰:‘余令而不违。’夫不违,亡之阶也。夫天之所弃,必骤近其小喜,而远其大忧。王若不得志于齐,而以觉寤王心,而吴国犹世。吾先君得之也,必有以取之;其亡之也,亦有以弃之。用能援持盈以没,而骤救倾以时。今王无以取之,而天禄亟至,是吴命之短也。员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擒也。员请先死。”遂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鴺,而投之于江。(节选自《国语·卷十九》,有改动)
    【注】①〔申胥〕伍子胥,春秋吴国大夫。 ②〔黎老〕老人。文中指贤能的老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B.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C.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D.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
    [解析] (“明圣”即“圣明”,是称颂之词,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C。“以立名于荆”中“于荆”作后置状语,中间不宜断开;“此则大夫之力也”为判断句,前后应断开,排除B。故选D。原文加上标点为: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成,和解、媾和。文中的“夫差既许越成”是说夫差已经答应了越国的求和。B.齐、鲁,先秦的两个诸侯国,其疆域主要在今山东省,故今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C.孤,古代王侯的自称。与之相类似的词语还有寡人、不穀、朕、哀家等。D.敢,指冒昧,在文中的用法与“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敢”相同。
    [解析] (“与之相类似的词语还有……哀家等”错误,哀家是皇后或太后在丈夫死后的自称。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故选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对吴王夫差进攻齐国的计划,伍子胥坚决反对,夫差没有听他的劝谏,在打败齐国回来之后还得意扬扬地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伍子胥,向他炫耀。B.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改变了原来的谋略,具体措施有轻徭薄赋、实施百姓喜欢的措施、亲自倡行节俭等,使得能够作战的军队的人数增加。C.伍子胥把夫差与先王进行了对比,认为先王任用贤能,所以能够履险如夷,最终成功;而夫差疏离贤人,居然与儿童谋划国家大事,必将失败。D.伍子胥预感越国将要灭掉吴国,不忍心亲眼看到吴王被生擒,于是就自杀了,但他的自杀并没有唤醒昏庸的吴王,其尸体还被装入皮袋投进了江中。
    [解析] (“居然与儿童谋划国家大事”错误,原文“而近孩童焉比谋”的意思是“去和幼稚的年轻人共商国策”。“孩童”是指年轻人,而不是指儿童。故选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越人必来袭我,王虽悔之,其犹有及乎?(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越国人必定会来侵袭我们,您即使后悔,还来得及吗?
    (2)王若不得志于齐,而以觉寤王心,而吴国犹世。(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王您如果伐齐不顺利,反而会内心有所觉悟,吴国还可以世代延续。
    5.伍子胥是怎样生动解说齐、鲁与越国对于吴国的危害的?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类比的手法,分别用心腹之患和疥癣对人的威胁类比越国和齐、鲁对吴国的威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越国对吴国的威胁之大,齐、鲁对吴国的威胁无关紧要。
    [解析] [参考译文] 吴王夫差已经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于是大规模地整顿士卒,准备去攻打齐国。伍子胥进谏说:“过去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而您没有接受。天命也会有反复,现在越王勾践恐惧而改变了他的谋略,废弃了错误的法令,减轻民众的税赋,实施民众所喜欢的善行,去除民众所讨厌的法令,亲自约束自己,倡行节俭,而让民众富裕
    起来,他的民众数量日渐庞大,足以用来壮大军队。越国对于吴国,就像一个人有了心腹之患。越王没有忘记被吴国打败的前鉴,他的内心一直怵惕不安并耿耿于怀,他让士兵勤于操练,以此等待着对我们报复的时机。现在您不去谋划如何征服越国,却担忧征服齐国和鲁国的事。那齐国和鲁国如同诸多疾病中疥癣一类的小病罢了,怎么可能会渡过长江和淮河来与我们争夺这里的土地呢?现在您使民众为修姑苏台而疲惫不堪,上天(用灾荒)夺去了我们的食粮,都城边邑连年饥荒。越国人必定会来侵袭我们,您即使后悔,还来得及吗?”吴王不听劝谏。十二年,于是起兵攻打齐国。齐国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交锋,齐军战败,吴国取得成功。吴王夫差伐齐获胜归来后,便责问伍子胥说:“过去我的先王圣明,通达上天的意旨,就像农夫并排耕
    作一样,与你一起割除我国四方的蒿草,打败了楚国并在那里立下了威名,这是你出的力。如今你老了,却又不肯自安于闲适的生活,出外使我的部众遭受苦难,扰乱法度,来加害于吴国。现在上天降福吴国,使齐国归顺了。我岂敢自夸,(这是因为)先王的军队,得到神灵佑助(的缘故)。我冒昧告诉你。”伍子胥解下佩剑回答说:“过去我们先王一直有辅佐的贤臣,用来帮助决断疑难,权衡得失,所以没有陷入大难。如今你抛弃老臣,去和幼稚的年轻人共商国策,说:‘我的命令不得违背。’这样的不违背,正是导致败亡的阶梯啊。那上天所要抛弃的,必定在眼前先给它小小的欢喜,而把大的忧患留在远处。大王您如果伐齐不顺利,反而会内心有所觉悟,吴国还可以世代延续。我们先王取得成就,必定有取得成功的条件;遭到失
    败,也有失败的原因。凭借有才能的人辅佐可以保住成业,而且及时挽回倾覆的危局。现在大王你没有取得成功的条件,而上天赐给你的福禄却屡屡降临,这说明吴国的国运已经很短了。我不忍心称病退避,看到你被越国人所生擒。我只有请求先死。”于是就自杀了。临死前,说:“把我的眼睛悬挂在国都的东门上,让我看到越国入侵,吴国的灭亡。”吴王恼怒地说:“我不会让你有看到的机会。”便派人拿伍子胥的尸体,装到皮袋中,投入长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圣历元年,武承嗣、三思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太后意未决。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预知。”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太后意稍寤。他日,又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翼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三思之意。
    太后命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举其子司府丞光嗣①,地官员外郎,已而称职。太后喜曰:“卿足继祁奚②矣。”初,契丹将李楷固,善用&1& 索及骑射,每陷陈,如鹘入乌群,所向披靡。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狄仁杰曰:“楷固骁勇绝伦,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为我用矣。”奏请赦之。所亲皆止之,仁杰曰:“苟利于国,岂为身谋!”太后用其言,赦之。又请与之官,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使将兵击契丹余党,悉平之。
    久视元年,太后欲造大像。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今之伽蓝③,过宫阙。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又曰:“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又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
    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太后曰:“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遂罢其役。太后信重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二十三》,有改动)
    【注】①〔司府丞光嗣〕指狄仁杰的儿子狄光嗣,任司府丞官职。 ②〔祁奚〕春秋时晋国大夫。初举仇人解狐代己,解狐卒,再举自己的儿子祁午代己。时人称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③〔伽蓝〕梵语,译为寺院。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B.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C.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D.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
    [解析] (“备位”意为“凑数”,是自谦之词,“况臣备位宰相”意为“何况我凑数任宰相”,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C。“何者不为陛下家事”是反问句,“陛下家事”作“不为”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故选D。原文加上标点为: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陛下,一般指对帝王的尊称。“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B.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秦汉时始称“太庙”。太庙内只供奉本朝历代先皇神位。每遇到国家重大事情,皇帝都要去太庙进行祭祀。C.拜,有表恭敬的礼节、授予官职和接受任命的意思,文中的“拜”与《陈情表》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的“拜”含义相同,都指授予官职。D.制,文中指规模,与《岳阳楼记》中“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的“制”含义相同。
    [解析] (“太庙内只供奉本朝历代先皇神位”错误。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故选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武则天想立侄子为储君,狄仁杰极力劝谏,比较了姑侄与母子的亲疏关系,劝君主应把国事当家事,慎重抉择。最终武则天听从了他的规劝。B.武则天命宰相举荐尚书郎,狄仁杰举荐自己的儿子,其子十分胜任,太后说狄仁杰像春秋晋国的祁奚一样“内举不避亲”。C.狄仁杰习惯在朝堂上当面直言规谏,当契丹降将李楷固面临有司治罪时,狄仁杰力排众议,努力说服武则天,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还授予其官职。D.武则天要建造大佛像,狄仁杰反对奢华,爱惜民力,从宗教和国家灾情等方面极力谏阻,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劝谏,停止了这项工程。
    [解析] (“劝君主应把国事当家事”错误。从原文“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可知狄仁杰的意思是君王的家事就是国事,家国是一体的,以此反驳武则天的“此朕家事,卿勿预知”。故选A。)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到孙万荣去世后,(李楷固)投降唐朝。有关部门指责他来投降得太晚,上奏请求将他灭族。
    (2)太后信重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后信任和推重狄仁杰,没有哪一个大臣能比得上,她常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
    10.武则天原本打算立侄子为太子,后来违背本意采纳了狄仁杰的建议,请结合选文分析其原因。(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狄仁杰用先皇的权威给武则天压力,说帝位不能交给外姓人。②用姑侄和母子的关系远近,暗示武则天多加考虑。③提醒武则天百年后如果儿子当政,其能配享太庙,之前未听说侄子在太庙里祭奠姑姑。④狄仁杰从家国一体的角度出发说明君王家事就是国事,担任宰相不能坐视不管,表示自己强烈反对武则天立侄子为太子的立场。⑤狄仁杰为武则天巧妙解梦,从有利于自己观点的角度说明儿子才是其两臂,才是值得依靠和信赖的人。
    [解析] [参考译文] 圣历元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当太子,多次指使人劝太后说:“自古以来的天子没有以外姓人为继承人的。”太后还拿不定主意。狄仁杰常从容不迫地对太后说:“高宗大帝将两个儿子托付陛下。陛下现在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姓,这恐怕不符合上天的意思吧!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谁更亲?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享太庙,代代相承,没有穷尽;立侄儿(为太子),则未听说过侄儿当了天子而附祭姑姑于太庙的。”太后说:“这是我家里的事,你不要干涉。”狄仁杰说:“君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谁不是臣妾,什么事不是陛下家里的事!君主是元首,臣下为四肢,从道理上如同一个整体,何况我凑数任宰相,哪能不干涉呢!”太后心里稍微醒
    悟。有一天,太后又对狄仁杰说:“我梦见大鹦鹉两翼都折断了,这是什么意思?”狄仁杰回答说:“武是陛下的姓,两翼是您的两个儿子。陛下(若)起用两个儿子,那么两翼便振作起来了。”太后因此便打消了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的意思。 太后命令宰相各荐举尚书郎一人,狄仁杰荐举自己的儿子司府丞狄光嗣,授予地官员外郎的官职,后来他很胜任这个职务。太后高兴地说:“你可以继承(古代荐举自己儿子的)祁奚了。”当初,契丹的将领李楷固,善于使用套绳和骑射,每次进入战阵,就好像鹘鸟进入乌鸦群中,所向无敌。等到孙万荣去世后,(李楷固)投降唐朝。有关部门指责他来投降得太晚,上奏请求将他灭族。狄仁杰说:“李楷固勇猛无比,能为他侍奉的主上尽力,也一定能为我们尽力,如果用恩德安抚他,就能
    为我所用。”于是上奏请求赦免他。他的亲属好友都劝他不要这样做,狄仁杰说:“如果有利于国家,难道还要为自己打算!”太后采纳他的意见,赦免了李楷固。他又请求授给李楷固官职,太后任命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派他领兵进击契丹余党,将契丹全部平定。 久视元年,武则天要建造一尊大佛像。狄仁杰上疏谏阻,奏疏的大意是:“当今的寺院,在规模上已经超过皇帝的宫殿。营建这些寺院无法借助鬼神之力,只能奴役百姓出力,物资不会从天而降,终究来自地里,不损害百姓,又将怎能得到这些东西呢!”他又说:“如来佛创立佛教,以大慈大悲为宗旨,哪里要劳民,来设置浮华无实用的装饰!”又说:“近年来水旱灾害没有节制,如今边境尚未安宁,如果耗
    费国库资财,又用尽民力,万一哪一个角落有灾难,陛下将用什么去救援他们呢!”太后说:“您劝导我行善,我又怎么能违背您的意愿呢!”于是停止了修建大佛像的工程。太后信任和推重狄仁杰,没有哪一个大臣能比得上,她常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狄仁杰习惯于在朝堂上当面直言规谏,太后常常违背自己的本意而采纳他的建议。辛丑年,狄仁杰去世,太后流着眼泪说:“朝堂上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0分)
    周显王七年,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八年,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注]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
    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十年,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
    傅公子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昔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有删改)
    【注】公孙鞅(约前390—前338),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曾任秦国左庶长,实行变法。后大破魏军,因功受封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因称商鞅。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B.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D.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解析] (“未布”前省略主语“令”,“令既具”“(令)未布”是两个独立的句子,应在“未布”前断开,排除A、D。“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中,“于国都市南门”作后置状语,与前文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原文加上标点为: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刑名,指战国时以管仲、商鞅、申不害等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B.中庶子,官名。战国时各国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汉以后为太子中庶子省称。C.“公叔召鞅谢曰”中“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不同。D.黥,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西汉初诸侯王英布曾因犯罪被黥面。
    [解析] (文中“公叔召鞅谢曰”的“谢”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均指“道歉”,二者含义相同。故选C。)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秦孝公即位后想让秦国强大起来,他下令谁能让秦国强盛,就赐予高官与封地,公孙鞅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行来到秦国。B.公孙鞅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就重病不起,以致魏惠王错失良才。C.卫鞅在秦国施行新法十年,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D.司马光列举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等在乱世守信的实例,目的是劝告当时的统治者治国要讲究诚信。
    [解析] (“但还未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就重病不起,以致魏惠王错失良才”错误。由原文“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可知,公叔痤重病了之后,依然向魏惠王推荐了公孙鞅,只是最后魏惠王并未听从其建议重用公孙鞅。故选B。)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卫鞅到了秦国后,通过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陈述富国强兵的方略。
    (2)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论高尚道德的人不迎合凡夫俗子,要建成大业的人不与众人商议。
    15.商鞅是如何解决变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请结合文章第三段简要概括。(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秦人不愿变法时,商鞅以理先说服秦孝公;②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在集市立木建信;③太子犯法,商鞅主张对太子师傅施刑,以此立威。
    [解析] [参考译文] 周显王七年,秦献公去世,其子即位为秦孝公。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广布恩德,修明政治,想让秦国强大起来。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在国内下令说:“宾客群臣中有能献上奇计让秦国强盛的人,我就封他为高官,给他封土地。”当时卫国的公孙鞅听到这道命令,于是西行来到秦国。
    公孙鞅,是卫国公室庶出的子孙,喜好法家刑名之学。他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干,还未来得及推荐。正赶上重病不起,魏惠王前来看望,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公叔痤说:“我手下的中庶子卫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魏惠王默然不语。公叔痤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而重用公孙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出境。”魏惠王许诺后离去。公叔痤召见公孙鞅道歉说:“我必须先忠于君上,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先为国君谋划,后告诉你。你一定要赶快逃走!”公孙鞅说:“国君不能听信你的话来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信你的话来杀我呢?”最终没有出逃。魏惠王离开后,对左右近臣说:“公叔痤病得很厉害,真是让人心痛啊,他想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
    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岂不是相悖了吗?”卫鞅到了秦国后,通过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陈述富国强兵的方略。孝公很高兴,与他共商国家大事。 周显王十年,卫鞅想实行变法,秦国的贵族不高兴。卫鞅对秦孝公说:“对民众,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可以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谈论高尚道德的人不迎合凡夫俗子,要建成大业的人不与众人商议。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卫鞅为左庶长,最终制定变法的法令。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相信,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奇怪,没人敢去搬。(公孙鞅)又说“能拿过去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拿着木
    相关课件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4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4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共6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2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2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共6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突破点一文言文断句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突破点一文言文断句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指津],[答题示例],[即学即练],[思维导图],[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文化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广东专用2024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理解阅读_文言文专题集训13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