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案
展开4 古代诗歌四首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
(1)衬托:用一个事物陪衬另一个事物,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2)烘托: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的特征鲜明突出。
(3)渲染:仔细描摹以加强效果。
(4)抑扬:不从正面平铺直叙,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或褒扬,而后透露出真实意图。无论是欲扬先抑还是先扬后抑,所要强调突出的都是后者。抑扬的使用使诗词在很短的篇幅里跌宕起伏,摇曳生姿。
(5)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或物的描摹、议论更含蓄地表达出来。
(6)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来反映重大的主题。
(7)以动写静:通过描写“动”来体现“静”,更显其“静”。
(8)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感伤现实。
(9)虚实结合:虚写和实写相结合。可大大丰富意象,开拓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意蕴。
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了最高成就?(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各个击破
观沧海
(一)简介常识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教师范读,正音解词。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3.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4.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5.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交流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与想象当中。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种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借助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出大海的气势和胸怀。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简介常识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写作背景
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二)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正音解词。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交流点拨】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交流点拨】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
(一)简介常识
1.作者简介
王湾,号为德,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2.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的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3.诗歌体裁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每句有五个字,叫五言。
(二)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正音解词。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交流点拨】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交流点拨】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交流点拨】“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展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展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交流点拨】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天净沙·秋思
(一)简介常识
1.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2.文体简介
从体裁来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绪。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首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正音解词。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说明:“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情,“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可以作为点睛之笔?
【交流点拨】断肠人在天涯。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交流点拨】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唯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呢?独自承受漫漫长夜,怎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四)比较阅读
《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在主旨方面有何异同?
【交流点拨】《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都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但作者流露的情绪不完全一致。《次北固山下》描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他乡热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1)《观沧海》采用情景交融、虚实相映的写法,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怀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情于景,想象丰富,语言含蓄凝练。
(3)《次北固山下》采用寓情于景、景中含理的写法,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
(4)《天净沙·秋思》运用了传统的寄情于景的写法,把本来抽象的、难以表达的悲苦之情借助景物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2.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思乡”的古诗句。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完成本节练习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寄情于景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景悲怆愁苦
情——夕阳——断肠人——思乡之情
教学反思
按以往的教学方式,在赏析之后,我都会硬性规定学生把诗词背下来,会默写,然后我将在特定时间考查。学生惧于压力,被迫去完成。但是这节课我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设计了抢答、对抗、挑战等形式,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学生不为个人,而是为集体荣誉而学,积极性较高。及时、积极评价对他们也是一种刺激和鼓舞。
语文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与课时,预习要求,课文简析,教学创意,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析景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解题,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品读诗歌,感受意境,赏析诗歌及名句,写作特点分析,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