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6)生物的生殖、发育 试卷 0 次下载
-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7)遗传与进化 试卷 0 次下载
-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8)生物的多样性 试卷 0 次下载
-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9)健康的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0)生物技术 试卷 0 次下载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1)科学探究
展开(11)科学探究
1.某同学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记录了20℃时每分钟金鱼呼吸的次数,当他和其他组交流时,发现他记录的数据偏大,此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修改数据后记录 B.否定自己的实验结果
C.丢弃数据不记录 D.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2.科学家发现人与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更大。科学家研究的方法是( )
A.比较法 B.推测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3.小明家附近的池塘发生了主要由绿藻大量繁殖造成的水华现象,小明猜想,这可能与排入池塘的生活污水中磷含量过高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得出结论
4.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调节反光镜可以改变物像的大小
B.调节光圈可以改变视野的大小
C.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
D.转换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的目镜
5.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边观察边记录 B.将自己喜欢的花草采回家种植
C.发现蟑螂等不喜欢的生物就不记录 D.发现漂亮的果实摘下来尝一尝
6.下列实验中,所用材料器具与使用目的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材料器具
使用目的
A
模拟眼球成像
凹透镜
模拟眼球的晶状体
B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碘液
可验证有麦芽糖生成
C
观察青霉
放大镜、显微镜
观察菌丝的形态、结构
D
观察肾蕨
显微镜
观察孢子囊
A.A B.B C.C D.D.
7.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视野②比视野①使用的物镜要长
B.要将污点A移出视野应把玻片往左下方移动
C.正常的观察顺序是①→②→③
D.视野转换成③图时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8.下列实验中,使用的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遮光纸
形成对照
B
绿叶在黑暗处呼吸作用
澄清石灰水
检验二氧化碳
C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
氧的同位素
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吸收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9.下列关于实验法基本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做出假设→得出结论
C.设计并完成实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得出结论
D.做出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10.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了解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类比法 B.调查法 C.比较法 D.实验法
11.某生物小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他们设计对照实验的时候,把下列哪项作为单一变量( )
编号
温度
空气
土壤湿度
光照
纸盒左侧
25℃
充足
湿土
有光
纸盒右侧
25℃
充足
湿土
无光
A.温度 B.空气 C.土壤湿度 D.光照
12.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它不可能在( )
A.反光镜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装片上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蔷薇的嫁接”枝接实验中,把准备好的砧木插进接穗的“T”形切口内
B.在“观察鸡蛋结构”实验中,先用解剖剪将外层卵壳膜剪破,再用镊子拨开观察气室
C.在“观察枝芽的结构”实验中,将枝芽纵剖后放在解剖盘中使用显微镜观察
D.在“观察种子结构”实验中,用解剖刀纵切玉米种子,在纵切面上滴加清水进行观察
14.下列各项中,关于实验操作及其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
A
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里放少许棉花纤维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B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绿色植物进行暗处理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转运和耗尽
C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稀碘液
便于观察细胞核
D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转换器
换用不同的目镜
A.A B.B C.C D.D
15.资料显示:蝴蝶可作为衡量环境优劣的一种指示动物,某校学生对本地某公园的蝴蝶进行研究,获取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3月
4月
5月
合计
2021年
蝴蝶的数量(只)
24
144
379
547
蝴蝶的种类(种)
5
12
11
2022年
蝴蝶的数量(只)
36
51
129
216
蝴蝶的种类
4
8
5
(1)该校学生采用的研究方式是调查法。有同学认为调查法就是走走看看。这种说法正确吗?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2)为了全面科学地了解蝴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气候等的关系,在明确了目的、 对象的基础上,还要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在完成本次的调查活动中做了下列工作,其正确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
①撰写调查报告
②完成调查并记录
③确定调查方法和路线
④设计调查记录表
⑤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
⑥分析和统计调查结果
A.③⑤④②⑥① B.⑤③④⑥②①
C. ④③⑤②⑥① D.⑤③④②⑥①
(4)如图是2022年3-5月蝴蝶种数的条形图,请绘出4月份的图形。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假设不一定正确,必须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的正确与否,有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一样,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这时要对实验的设置和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多做几次实验,若实验结果仍然与预期的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此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相关知识提出质疑。因此某同学在“探究水温的变化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记录了20℃时每分钟金鱼呼吸的次数,当他和其他组交流时,发现他记录的数据偏大,此时应如实记录实验数据。故选:D。
2.答案:A
解析:科学家是通过比较人与其他动物的细胞色素c差异大小,而来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的。
3.答案:B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小明家附近的池塘发生了主要由绿藻大量繁殖造成的水华现象,小明猜想,可能与排入池塘的生活污水中磷含量过高有关。小明的猜想属于科学探究的做出假设。
4.答案:C
解析:A.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因此调节反光镜能调节视野的明暗,而物像的大小需要调节物镜和目镜,A错误.B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能调节视野的明暗,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B错误。C调节细准售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正确。D.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能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而目镜在镜筒的上方,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选项A的做法正确。调查注意事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注意安全。选项B、C、D的做法均不正确。尤其是选项D品尝异果不仅损伤植物,也有可能果实有毒,出现中毒事故。故选:A。
6.答案:C
解析:A、眼球的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因此,模拟眼球成像实验时用凸透镜模拟眼球的晶状体,错误; B、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时,碘液可验证是否淀粉存在,错误; C、观察青霉时,用放大镜观察菌丝的形态,用显微镜观察菌丝的结构,正确; D、观察肾蕨时用放大镜观察孢子囊,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看到的细胞个体越大。视野②比视野①看到的细胞数目多,放大倍数较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②比视野①使用的物镜要短,A错误。B、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污点A偏右上方,为将污点A移出,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物像会向右上方移动,从而移出视野,B正确。C、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由较小倍数到较大倍数。所以正常的观察顺序是②→①→③。B错误。D、视野转换成③图时要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故选:B。
8.答案:C
解析: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源于水,C错误。
9.答案:A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故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是的一般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0.答案:B
解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了解垃圾的种类和数量,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故选:B。
11.答案:D
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光照。从表格中看出,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如温度、空气、土壤湿度等都相同且适宜。所以他们设计对照实验的时候,把光照作为单一变量。故选:D。
12.答案:A
解析:通过分析知道,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有污点出现,污点一般只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 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故选:A。
13.答案:B
解析:A.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所以,在“蔷薇的嫁接”枝接实验中,把准备好的接穗插进砧木的“T”形切口内,A错误。B.在“观察鸡蛋结构”实验中,要先用剪刀轻轻敲打鸡卵的钝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有气室,B正确。C.在“观察枝芽的结构”实验中,将枝芽纵剖后放在解剖盘中使用放大镜(不是显微镜)观察,C错误。D.在“观察种子结构”实验中,用解剖刀纵切玉米种子,在纵切面上滴加碘液(不是清水)进行观察,D错误。故选B。
14.答案:D
解析:A、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A正确。B、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绿色植物先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转运和耗尽,B正确。C、由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的碘液染成深色,因此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稀碘液进行染色,这样便于观察到清晰的细胞核,C正确。D、显微镜的转换器上安装有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转换器,可以根据需要换用不同的物镜,D错误。故选:D。
15.答案:(1)错误
(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3)D
(4)
解析:(1)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不是走走看看。
(2)在明确了目的、对象的基础上,还要采用调查法研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3) 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 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故选D。
(4)据表中数据绘图如下: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0)生物技术: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10)生物技术,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技术影响着人类生活,下列技术不属于转基因技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9)健康的生活: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9)健康的生活,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珍爱生命,健康生活,《苦疫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8)生物的多样性: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备考专题小练 (8)生物的多样性,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常食用的香菇属于,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俗话说“蛙满堂,谷满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