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676089/0-16918065007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三(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676089/0-16918065008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学设计
展开课 题 | 练习三(千米和吨的认识练习) | 第 课时 | 月 日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识记:使学生加深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采用千米和吨作单位时通常适用的对象和背景。 | 使学生进一步内化单位长度千米和单位质量吨的体验,能应用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体会千米、吨在现实生活里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使学生体会千米是计量长度的需要和吨是计量质量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广泛的应用;培养主动思考、相互交流等良好品质。
| ||||||||
理解:掌握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 ||||||||||
简单运用:能解决关于千米和吨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
复杂运用:能解决关于千米和吨的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 ||||||||||
创见: | ||||||||||
教学重点 | 加深千米和吨的认识。 | |||||||||
教学难点 | 正确判断和选择相应的单位。 | |||||||||
教学过程 | 关注差异 | |||||||||
一、初学适异 提问: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什么? 谈话:今天,我们练习千米和吨的认识。(板书课题) 1、回顾知识。 引导:回想一下,我们已经学习过长度的哪些单位,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这些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怎样的? 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表示物体有多重的质量单位从小到大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克——千克——吨 指出:长度单位除了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表示物体有多重的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感受单位大小。 提问:你能举一个实际距离说说1千米大约有多长?还能举出具体多少物体大约是1吨吗?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千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呢? 说明:长度单位“千米”和质量单位“吨”都是比较大的单位。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和河流等一般用“千米”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时一般用“吨”作单位。 3、练习三第1课。 出示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图里都有些什么。 引导:那它们有多重或有多长各用什么单位呢? 交流结果并呈现。 提问:为什么恐龙用吨,而稻谷只要用千克?为什么北京颐和园长廊用米,青藏铁路要用千米? 说明:在计量物体有多重时用质量单位,在计量路程、长度,或者计量宽度、高度、深度、厚度时用长度单位。选择哪种单位,要根据事物的轻重程度、长短距离。 4、练习三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选择两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说明:单位换算,可以根据单位间的进率推算结果。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补充: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00米○3千米 4吨○5000千克 9米○1千米 2000千克○2吨 6千米○4000米 2千克○2000克 二、研学导异 1、练习三第3题。 提问:你从题中知道哪些条件? 学校、少年宫和体育场的位置分别是怎样的?画个示意图看一看。 交流:第(1)题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得数)第(2)题呢? 2、练习三第4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交流答案。说说自己的想法。 3、练习三第5题。 让学生估计能不能一次运完,和同桌说说怎样估计的,结果是什么。 提问:能够一次运完吗?为什么? 说明: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估计,把每台看作800千克往大里估,一共才4000千克,4000千克就是4吨,所以能一次运完。 4、练习三第6题。 提问:你从题中知道哪些条件?问题是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思路。 5、练习三第7题。 提问:第一步我们应该先求什么?(先求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一共多少千米。301+1023=1324(千米)) 第二步求什么?(5小时这辆列车行使了多少千米。300×5=1500(米)) 怎样看能不能到达?(比较 1500>1324)所以能够到达。 四、拓学展异 1、练习三第8题。 把学生查阅的数据填在表格里,校对结果并核对单位。 提问:这些长度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 四条河流哪条最长,哪条最短? 2、练习三第9题。 学生课前自己感受一下,找一两个人汇报。 按推算出的走1千米所用的步数和时间,走一走,看看走过的大约1千米有多长。 3、思考题。 让学生了解题意。 引导:如果用这两辆货车每次正好装满,各要运多少次呢?你想想可以怎样安排。 交流:你有哪些安排的方法?(呈现结果) 比较这些小朋友安排的结果,你觉得哪个的方法比较好?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按顺序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
追问:可以怎样找到所有的安排吗?这样一一列举有什么好处? 说明:一个一个的列举,可以把每种安排都清楚的找出来,不会遗漏,不会重复。 4、阅读“你知道吗?”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补充》P22—23
|
通过对前面相关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对物体的重量和长度有更深的印象,让后进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例子,如有所遗忘可让中等生帮助补充完整。
通过填空后的交流,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相关的单位换算的基本思路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自主整理已经学习过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可以通过画示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到:上海到北京的高速铁路的长就是301千米和1023千米的和,用列车行使的路程进行比较,看能不能到达,可让优等生先说思路,在让后进生复述。
你知道吗可以让学生各自读一读,在组织全班交流,也可以结合讨论,作一些补充说明、图片展示或实物介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 |||||||||
板书设计: 练习三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克——千克——吨 7、301+1023=1324(千米) 300×5=1500(米) 1500>1324 能够到达 | ||||||||||
教后反思:
| ||||||||||
小学苏教版二 千米和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二 千米和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基础练习,巩固练习,【创新尝试】,【评价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学导异,二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学导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