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备课课件】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三课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76147/0-16918069587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品备课课件】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三课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76147/0-16918069587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品备课课件】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三课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76147/0-16918069587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品备课课件】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三课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76147/0-169180695882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品备课课件】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三课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76147/0-169180695884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品备课课件】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三课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76147/0-169180695886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品备课课件】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三课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76147/0-169180695888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品备课课件】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三课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76147/0-169180695890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备课课件ppt
展开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他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卢钺,即卢梅坡,(生卒事迹均不详),南宋诗人,《全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梅坡”应该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到现在他的原名和原字都散佚了,独留下一个卢梅坡的名字。傅张文据陈著《跋徐子苍徽池行程历》及陆文圭《送唐子华序》,确定卢梅坡为宋末人。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动人心魄 的美,在深秋时候有什么样的美呢?历朝历代的诗人在他们的诗文中给答案?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三首》,一起去追随诗人,穿越到他们的时代,品鉴深秋之美吧……
听录音,小声跟读。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 2、小声跟读,划分段落。
mù yín tí cè fēng lú yuán
吟 侧 峰 缘 降 输
jiàng fèi xū xùn shū
横看成岭侧成峰
梅雪争春未肯降。
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吗?
同学们,识字练习结束啦!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
暮江吟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 江 吟
傍晚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一道快落山的太阳的光照射在江面上。
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江水的一半是青绿色的,一半是红色的。
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可爱呀!
露水晶莹,好像一颗颗珍珠,弯弯的月儿好像一把弓。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枫桥夜泊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暮江吟》通过描写 、晚霞映江,弯月初升、露珠晶莹几幅景象,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傍晚:夕阳西沉、晚霞映江
夜晚:弯月初升,露珠晶莹
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著名文学家,三人世称“三苏”。
题西林壁: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意:(庐山)横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从远近高低各个方位看到的景象都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我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只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这首诗想要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我们要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办呢?
《题西林壁》通过描写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姿态不同来告诉我们,看问题的 得到的 。
横看——成岭 侧看——成峰
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
小学 xuekeedu.cm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一剪寒梅傲立雪中,雪花和梅花都是冬天的景物,都是报春的使者,它们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朗读诗文,思考下列问题:
诗人觉得“梅花”与“雪”,各有什么优势?
梅花和雪到底谁更美呢?我们回到诗中,看一看诗人是怎么说的。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降:服输骚人:诗人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诗意: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不及,比不上白:洁白香:清香
诗意: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争”字生动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了“摩擦”,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互不认输,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因难以评判高下,所以只好停下笔来思索的情形。
这两句诗是诗人对梅和雪的评语“雪白梅香”。“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写的妙趣横生。
在诗人笔下,雪似梅,梅似雪,诗人借此要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哲理呢?
诗人借对梅与雪的评价,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一个普遍性的生活哲理: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必须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一下这首古诗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雪梅》这首诗揭示出一个普遍性的生活哲理:世上万物都各有千秋,无论何人都各有长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雪梅》展现了一幅梅花傲雪迎春图,写出了梅和雪的各自特点, , 。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事上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一、看拼音,写词语。
rì mù yín shī tí mù shān fēng lú shān yuán fèn jiàng luò xùn sè
日 暮 吟 诗 题 目 山 峰 庐 山 缘 分 降 落 逊 色
费( ) 章( )拂( ) 障( ) 输( ) 降( ) 愉( ) 阵( )
1.《暮江吟》通过描写夕阳西沉、晚霞映江,弯月初升、露珠晶莹几幅景象,表达了作者愉悦轻松的心情。2.《雪梅》展现了一幅梅花傲雪迎春图,写出了梅和雪的各自特点,梅有其香,雪有其白。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事上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3.《题西林壁》通过描写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姿态不同来告诉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暮江吟》的作者是( ),诗中表现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
5.《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代诗人(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的感觉。
6.俗话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获奖ppt课件,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半江瑟瑟半江红,一道残阳铺水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暮江吟,潜心学习,齐心协力,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心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