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4《灯笼》自主学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83987/0-16919330189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部编版灯笼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灯笼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超市,基础过关,学习研讨,拓展提升,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灯笼》自主学案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课 题4 灯笼课时1课时一、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2.借助阅读提示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3.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二、知识超市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三、基础过关1.常识填空 吴伯箫(1906─1982),原名 ,山东莱芜人, 家、 家。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争讼( ) 溺炕( ) 斡旋( ) 静穆( )幽悄( ) 怅惘( ) 骠姚( ) 熙熙然( ) 3.根据意思填词语1)为人处世的道理。 ( ) 2)调停,调解。 ( ) 3)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 ) 4)幽深寂静。 ( ) 5)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 ) 四、学习研讨1.课文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提示:概括事件时要标注段落序号。)2.作者借助“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课文中所回忆的这些事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4.一个小小的灯笼,为何能激发作者保家卫国的决心?五、拓展提升以下四首诗,各涉及了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果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庭地白树柄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段落,体会本文语言特点。2.仿写:仿照第二段文字,写一组排比句。提起 ,就会想起 ,就会想起 ,就会想起 ……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口语交际 应对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分析案例 对应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题解读,作者作品,背景链接,字词积累,课文结构,课文主旨,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十六,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