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0813(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0813(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秦王谓公子他曰:“昔岁殽之事,韩为中军,与诸侯攻秦。日者,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师以佐秦,秦战不利,因转与楚,不固信盟。吾将伐之,何如?”公子他曰王出兵韩必惧惧则可以不战而深取割王曰善乃起兵韩恐使阳城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令韩阳告上党之守靳悬曰:“秦起军临韩,韩不能有。使阳言之太守,太守其效之。”靳悬曰:“臣请悉发守以应奏,若不能卒,则死之。”韩阳趋以报王,王曰:“吾始已诺矣,今不与,是欺之也。”乃使冯亭代靳悬。冯亭守三十日,阴使人请赵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拜内之于王。”赵王喜,召赵豹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吏民不欲为秦,而皆愿为赵。今冯亭令使者以与寡人,何若?”赵豹对曰:“臣闻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曰:“秦固自以为坐受上党也。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死士皆列之于上党,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王大怒曰:“夫用百万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十七,何故不为?”赵豹出。王召赵胜、赵禹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今其守以与寡人,有城市之邑十七。”二人对曰:“用兵逾年,未见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乃使赵胜往受地。冯亭谓韩王曰:“赵已发兵取上党矣。”韩告秦,秦王怒,令公孙起、王龁以兵遇赵于长平。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D.公子A他曰B王C出兵D韩E必惧F惧G则可以H不战I而J深取K割
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将伐之”与“齐师伐我”(《曹刿论战》)两句中的“伐”字含义相同。
B.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赵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C.“人怀吾义”与“亡去不义”(《鸿门宴》)两句中的“义”字含义相同。
D.所以,文中是表示事件发生的原因,现在一般表示事件的结果,二者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认为韩国曾经作为主力部队与诸侯联合攻打秦国,还曾经在秦、楚之战中违背盟约,背叛秦国,因此想要攻打韩国,得到了公子他的赞同。
B.上党太守靳悬不认同将上党献给秦国的做法,韩阳将此事报告给韩王,韩王认为自己已答应此事,不能欺骗秦国,于是派冯亭取代了靳悬。
C.冯亭想将上党献给赵王,赵王非常高兴,他认为得到城池不易,一定要抓住此机会得到上党。
D.赵胜、赵禹二人认为接收上党对韩赵两国都有利,赵王派赵胜前去接收上党。秦王得知上党已被赵国接收,非常生气,派兵与赵国在长平交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
(2)用兵逾年,未见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
5.赵豹认为赵国不能接收上党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岁暮贫甚戏书陆游阿堵①元知不受呼,忍贫闭户亦良图。曲身得火才微直,槁面持杯只暂朱。食案阑干堆苜蓿②,褐衣颠倒著天吴③。谁知未减粗豪在,落笔犹能赋两都④。
[注]①阿堵:《世说新语》载,王夷甫因雅癖而从不言“钱”,而称之为“阿堵物”。②苜蓿:草本植物。③天吴:传说中的水神,古代衣服上经常绣刻其像。杜甫有诗“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④赋两都:东汉文学家班固著有《两都赋》。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标题内涵丰富:“岁暮”表示时间,“贫甚”点出所写内容,“戏书”表明态度。
B.首联说诗人自己知道钱财是没办法呼叫来的,闭门不出、忍受贫寒,倒也不失为良策。
C.颔联上句写诗人冻得发抖,烤火而身体蜷缩;下句写诗人酒后脸上才出现一点微红。
D.颈联写衣食,因为贫穷只能以苜蓿为食,而衣衫因为破旧颠倒了绣在其中的水神图案。
7.诗的尾联两句有何含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阐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并对子路的表现进行点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告诫君王要不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要远离谗佞奸邪就要想到使自身端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花”和“月”是古人诗词中常用意象,许多作者常将这两个意象合在一起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两句。
(二)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洪性寡欲,不好荣利,少好学,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樗蒱齿名。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以其练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练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其自序曰:“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考览奇书,既不少矣。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道士弘博洽闻者寡,而意断妄说者众。至于时有好事者,欲有所修为,仓卒不知所从,而意之所疑又无足谘。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忽与邓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
(节选自《晋书·葛洪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洪A不论B功赏C径至D洛阳E欲F搜求G异书H以广I其J学K洪见L天下M已乱
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樗蒱,汉末盛行的棋类游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用樗木制成,故称。
B.檄,秦相张仪曾用檄指斥楚相的过错,文中指古代官府用来声讨征伐的文书。
C.黄白,指方士用来烧炼丹药的金银。为了保密,不直言金银而以黄白作隐语。
D.克,句中意为“严格限定”,“克期”是指把完成某事规定在严格的期限之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葛玄是葛洪从祖,曾把炼丹秘术传给弟子郑隐。葛洪向郑隐学道求仙,掌握了郑隐的全部法术,后来又师从鲍玄。鲍玄器重葛洪,把女儿许配给他。
B.葛洪被干宝推荐承担国史编修工作,但他坚决推辞,因年岁已高,想炼仙丹以求长寿,听说交阯出产仙丹,便请求任句漏县县令,皇帝开始不答应。
C.葛洪在自序中表明写书目的:大概讲讲长生之理,决人之疑;世上儒家门徒只知道信服周公、孔子,没人相信神仙之书,作此书给真有见识的人看。
D.葛洪博学精识,在江东无人可比。著述篇章比斑马身上的斑纹还要富丽多彩,又很能辩析玄奥的理义。他写信给好友后即端坐着像睡着一样去世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
(2)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
5.葛洪是道家理论家,又是医药学家。请简要概括葛洪取得医学成就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①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注]①邓剡,文天祥同乡好友。379年,与兵败被俘的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元都。到金陵时,邓剡因病留下。临别之际,邓剡作词赠天祥,为好友壮行。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长江,词人感叹上天不借东风给好友文天祥,致使他抗元失败,沦为俘虏。
B.这首词写金陵风物时融情于景,蜀鸟吴花、荒城颓壁,都寄寓了作者复杂的情感。
C.友人离别后只有孤月相伴,让词人无法入眠,蕴含了深深的朋友之情,家国之悲。
D.这首词擅长运用典故,如借嬴政和司马懿的典故,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企盼之情。
7.清代王奕清《历代词话》卷八引明陈子龙语盛赞这首词,说它“气冲斗牛,无一毫萎靡之色”。你觉得这一评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与人的年龄大小无关。
(2)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
1.BDF
2.C
解析:C.“人怀吾义”的“义”是名词,“恩义”的意思;句意:人们怀恋我的恩义。
“亡去不义”的“义”是动词,“合乎正义”的意思。句意:我若逃走离开就太不合乎正义了。
3.D
解析:D.“认为接收上党对韩赵两国都有利”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用兵逾年,未见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赵胜、赵禹二人没有认为接收上党对韩国有好处。
4.(1)韩国不能守住上党,将要把它献给秦国,(可是)上党的百姓都不想做秦国的臣民,而愿意做赵国的臣民。
采分点:且,将要;与,给、献给;第二个“秦”,秦国人
(2)发动战争超过一年,没看见得到一座城,现在安坐而得到城邑,这是非常有利的事。
采分点:用兵,发动战争;逾,超过;利,形作名,有利的事;“此大利也”判断句
5.①赵国接收上党是无故获利,不合道义;②韩国想转嫁祸患给赵国,接收上党会给赵国带来祸患;③秦国自以为可以坐得上党,已为上党付出很多辛劳,不会让赵国轻易获得;④弱小的国家不能从强大的国家那里得到好处,秦国军队强大,那些勇敢不怕死的将士列阵在上党,纪律严明,政务顺利,不能与他们发生战争。
参考译文:
秦王对公子他说:“早年殽山的战争,韩国作为主力部队,与诸侯联合进攻秦国。从前,秦国、楚国在蓝田交战,韩国派出精锐部队帮助秦军,秦军战斗不能取胜,韩国因此反与楚国联合,不坚守盟约。我准备进攻他们,怎么样?”公子他说:“君王出兵韩国,韩国一定恐惧,恐惧就可以用不打仗的方法而多割取土地。”昭王说:“好。”于是就出动军队。韩国十分恐惧,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作为讲和的条件。韩王派韩阳告诉上党太守靳悬说:“秦国出动军队来进攻韩国,韩国就会灭亡。韩王派我把情况告诉太守,太守还是把上党献给秦国吧。”靳悬说:“我请求发动全部守军对付秦兵,如果最终不能守住,那么我就为国战死。”韩阳迅速把情况报告给韩王,韩王说:“我开始就答应了这件事,现在不给,这是欺骗秦国。”于是就派冯亭取伐靳悬。冯亭坚守三十天,暗中派人请求赵王说:“韩国不能守住上党,将要把它献给秦国,(可是)上党的百姓都不想做秦国的臣民,而愿意做赵国的臣民。现在上党有十七座城邑,愿意恭敬地献给大王。”赵王很高兴,召见赵豹说:“韩国不能守住上党,将要把它献给秦国,可上党的民众都不想做秦国的臣民,而都愿意做赵国的臣民。如今冯亭派使者把上党献给寡人,你看怎么样?”赵豹回答说:“臣下听说圣人认为无故获利是最大的祸患。”赵王说:“人们怀恋我的恩义,怎么说是‘无故’呢?”赵豹说:“现在秦国自认为可以轻易地得到上党。再说韩国之所以把上党献给赵国,是想要把祸患转嫁给赵国。秦国付出了攻打上党的辛劳,而赵国却得到了利益,即使是强大的国家也不能从弱小的国家得到这种好处,而弱小的国家却能从强大的国家手中得到吗?如今君王得到上党,可以说是有缘故吗?况且秦国那些勇敢不怕死的将士都列阵在上党,法令严格,政务推行顺利,不可以和他们作战,君王还是认真考虑一下。”赵王大怒说:“使用百万的军队,很长时间打仗,都得不到一座城,现在不用军队却能得到十七座城邑,为什么不接受呢?”赵豹从宫中出来。赵王召见赵胜、赵禹告诉他们说:“韩国不能守卫上党,现在上党太守把它献给寡人,有十七座城邑。”二人回答说:“用兵一年多,没看见得到一座城,现在安坐而得到城邑,这是非常有利的事。”于是赵王就派遣赵胜前去接受土地。冯亭对韩王说:“赵国已发兵占领上党了。”韩国将此事告诉秦国,秦王大怒,命令公孙起、王龁率领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交战。
6.C
解析:C.“烤火而身体蜷缩”错,颔联上句“曲身得火才微直”意思是诗人在严寒季节里全身冻得发抖,只有在屋子里烤火,才能不再蜷缩着身子。故选C。
7.含意:贫穷并未使得自己豪气减退,自己创作力依然非常旺盛,还能像班固一样写出《两都赋》这样优秀的作品来。
诗人的心态:表现出诗人虽然处在艰难困顿的环境之中,但依然具有昂扬奋发的心态,同时也彰显出诗人豁达的胸襟。
8.(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二)
1.CEK
2.B
解析:B.“文中指古代官府用来声讨征伐的文书”错,檄在文中指征召,而非声讨。
故选B。
3.D
解析:D.“著述篇章比斑马身上的斑纹还要富丽多彩”错,“著述篇章富于班马”,意为著述篇章丰富,超过班固、司马迁。
4.(1)权贵之家,即使近在咫尺也不去逢迎,对深通道义之人,虽路途遥远艰险也一定去造访。
(2)虽不值得藏之于名山,但也可以收在金匮之内,来给有见识人观看。
解析:(1)“虽”,前一个是即使,后一个是虽然;“知道”,深通道义;“造”,造访。
(2)“诸”,兼词“之于”;“缄”,收藏;“示”,给……看。
5.(1)淡薄名利;(2)刻苦好学;钻研医术,精心核查文章正误;博览群书,精细慎重思考。
解析:根据“洪性寡欲,不好荣利,少好学,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樗蒱齿名”可知,葛洪性格清淡寡欲,不好名利,从小就刻苦好学,没有玩耍之类的爱好,不知道棋盘上有多少条线,也不知摴蒱之类赌具的名称,可见其淡薄名利,刻苦好学。
根据“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可知,葛洪继承了鲍玄的学业,同时又兼攻医术,所撰写的文章著作,都精心核查正误,可见其钻研医术,精心核查文章正误。
根据“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考览奇书,既不少矣。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可知,葛洪不愿以功得赏,径直去了洛阳,想要搜求异书秘籍以扩充自己的学问;他考释阅览的奇书,已经不少了,只是书中多为隐语,难以完全理解,如果不是精审慎思就不可能明悟,如果不是刻苦钻研就不可能完全体察,可见其博览群书,精细慎重思考。
参考译文:
葛洪字稚川,是丹阳句容人。葛洪性格清淡寡欲,不好名利,从小就刻苦好学,没有玩耍之类的爱好,不知道棋盘上有多少条线,也不知摴蒱之类赌具的名称。从祖葛玄,吴时学道成仙,曾把炼丹秘术传授给弟子郑隐。葛洪投奔于郑隐门下学道求仙,掌握了郑隐的全部法术。后来又师从于南海太守上党人鲍玄。鲍玄见到葛洪非常器重,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他为妻。葛洪继承了鲍玄的学业,同时又兼攻医术,所撰写的文章著作,都精心核查正误,而文辞丰富华美。太安年间,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传檄书召葛洪为将兵都尉,让他攻击石冰的策应部队,葛洪打败了这支敌军。石冰之乱平息后,葛洪不愿以功得赏,径直去了洛阳,想要搜求异书秘籍以扩充自己的学问。葛洪见当时天下已乱,想到南方去躲避,就到广州刺史嵇含处任参军。到嵇含遇害后,就滞留南方多年,对各地长官邀请入幕的征召一概不去。元帝为丞相时,征召他为掾吏,因为平贼的功劳,赐爵关内侯。干宝与他关系亲密,推荐他才华出众可承担国史的编修工作,授大著作之职,葛洪坚决推辞不接受。因年岁已高,想炼仙丹以求长寿。听说交阯出产仙丹,请求任句漏县县令。皇帝因他资历声望高不答应。葛洪说:“我并非想要荣耀,只因为那里有丹罢了。”皇帝这才同意。葛洪在罗浮山多年,悠闲自在地养生,著述不停。他的自序中说:“权贵之家,虽近在咫尺也不去逢迎,对深通道义之人,虽路途遥远艰险也一定去造访。我考释阅览的奇书,已经不少了,只是书中多为隐语,难以完全理解,如果不是精审慎思就不可能明悟,如果不是刻苦钻研就不可能完全体察。道士广闻博览的少,而率意妄断者多,至于时常有好事之人,想有所修为,仓猝之间又不知从哪里学起,心中的疑难却又无处咨询。现写成这部书,大概讲一下长生之理。世上儒家门徒只知道衷心信服周公、孔子,没有人相信神仙之书,不只自高自大以讥笑之,还要毁谤这些真正的书。因此我写这书,专谈黄白之事(指术士所谓炼丹化成金银的法术)的,名为‘内篇’,其余批驳和通释方面内容的,名为‘外篇’,内外总共一百一十六篇。虽不值得藏之于名山,但也可以收在金匮之内,来给有见识的人观看。”葛洪博学精识,在江东无人可比。著述篇章丰富,超过班固、司马迁。他又能精辟入微地辩析玄妙深奥的理义。后来他忽然写信对邓岳说:“当远行去寻找仙师,即刻就要启程。”邓岳收到书柬,慌慌张张地赶去道别。而葛洪端坐到中午,竟像熟睡一样去世了。
6.D
解析:D.“借嬴政和司马懿的典故”错,“嬴”并非嬴政,“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企盼之情”错,“睨柱吞嬴”谓战国蔺相如使秦完璧归赵故事,“回旗走懿”谓诸葛亮遗计吓退司马懿事,应为借蔺相如身立秦廷,持璧睨柱,气吞秦王的气魄和诸葛亮死了以后还能把司马懿吓退的那种威严写出了对好友的赞许与期望。
7.①意象选择雄壮,气势雄浑。水天空阔、剑气冲天、扁舟齐发、涛生云灭,给人以振奋之感;②典故运用豪壮,突显豪气。借蔺相如和诸葛亮的胆识与才华写出了对好友的赞许与期望,豪气十足;③情感抒发悲壮,气冲斗牛。虽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但仍期盼有人能够雪恨,本词是为好友壮行之词,言辞悲壮,令人动容。
解析:“气冲斗牛”意思是:形容气势很盛。可从意象选择、典故运用、情感抒发等角度分析。
意象选择雄壮,“水天空阔”“堂堂剑气”“扁舟齐发”“涛生云灭”,选取长江、长空、剑气、扁舟、江海、波涛等意象,营造了气势雄浑的意境,给人以振奋之感。
典故运用豪壮,“睨柱吞嬴”谓战国蔺相如使秦完璧归赵故事,“睨”“吞”表现了赵国丞相蔺相如身立秦庭,持璧睨柱,气吞秦王的那种气魄:“回旗走懿”谓诸葛亮遗计吓退司马懿事,“走”表现了蜀国丞相诸葛亮死了以后还能把司马懿吓退的那种威严。用典故写出对文天祥的期望之情,豪气十足。
情感抒发悲壮,“睨柱吞赢”化用蔺相如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表达自己要进行殊死斗争的决心;“回旗走懿”化用诸葛亮死后吓退司马懿的故事,表达自己要以死报国之志;“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现实虽然是如此残酷,但顽强的斗争的精神却仍使作者激动不已。本词是为好友壮行之词,言辞悲壮,令人动容
8.(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或: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6(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古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