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练习题
展开第一章质量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珠三角一带保存着为数不多的以蚝壳为墙的古建筑,生蚝壳拌上黄泥、熟糯米等堆砌成墙,形成蚝壳墙,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现如今很少建设以蚝壳为墙的建筑。生蚝生命力强,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海浅水区域,经常作为食物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读图完成1~2题。
1.蚝壳以约45°的倾角向下排列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美观大方dwdw B.节约蚝壳
C.利于雨水排流dwdw D.坚固耐用
2.现如今很少建设以蚝壳为墙的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A )
A.新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
B.气候变化,生蚝数量减少,蚝壳减少
C.社会治安良好,失去防盗作用
D.当地政府保护生蚝和蚝壳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蚝墙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降水较丰富,蚝壳以约45°的倾角向下排列,有利于雨水排流,可避免雨水浸入内墙,保持室内干爽。第2题,新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可替代蚝壳相关功能,并实现其他更多功能。材料未提及气候变化导致生蚝减少的信息,防盗依然是现代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方向,蚝壳作为建筑材料,属于废物利用,跟当地政府保护生蚝和蚝壳无关。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剪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据此完成3~4题。
3.上图反映的生活情景最常出现在我国的( D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4.该季节出现这种生产场景的主要原因是( B )
A.暴雨频发,田间积水,排洪抗涝
B.雨季未到,麦苗返青,需水量大
C.入冬前浇灌,利于麦苗顺利过冬
D.利用土地空闲期间修建水利设施
[解析] 第3题,结合图示,图中有浇麦田,抗旱说法,又是地方特色文化剪纸,因此判断是华北平原,D正确;东北平原因为冬季有积雪,所以春季小麦播种期间,土壤墒情较好,春旱不严重,不用灌溉。A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多,是以种水稻为主的区域,C错误;青藏高原主要农作物是青稞,C错误;故选D。第4题,华北平原出现春旱的原因,是雨季未到,麦苗返青,需水量大,B正确;图示示意春旱、灌溉的场景,A、C、D错误;故选B。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重。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可知( D )
A.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
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
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
D.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6.东北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小,主要原因是该区( A )
A.春季土壤水分多,夏季降水丰富
B.耕作方式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C.农作物耐旱程度高,需水量小
D.河流较多,不需要修建大量灌溉设施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耕地比重大的地区是西部地区,其25°以上坡耕地比重也是最大的;25°以上坡耕地比重最大的是西部地区,该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也较大,故该地区灌溉设施应较多;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当地耕地面积×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故西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由于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比重较东部地区高,因此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第6题,东北地区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土壤水分较多,夏季有丰富的降水,因此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耕地比重小。
今后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如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7~8题。
7.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大地区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A )
A.①②③dwdw B.②③④
C.①②④dwdw D.①③④
8.关于三大地区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大地区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三大地区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解析] 第7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GDP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且东部地区增长最快,所占的比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少。由此可推断出①代表东部,②代表中部,③代表西部。第8题,由图中可以看出,东部的发展速度最快,西部的最慢,且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这样必将导致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继续扩大,而不是有所缩小。
世界著名十大电脑公司之一的某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的电脑将加价。目前,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东莞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南东莞”之说。读世界电脑产业空间发展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 )
A.交通便捷,劳动力廉价
B.高校众多,技术先进
C.地形平坦,气候优越
D.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10.大量电脑生产企业在东莞投资建厂,不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C )
A.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
B.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C.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D.吸引大量移民迁入
[解析] 第9题,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知,东莞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交通便利。高校众多、技术先进不是东莞的优势;地形平坦、气候优越、资源丰富、农业发达与电脑生产的关系不大。第10题,大量电脑生产企业在东莞投资建厂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就业、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吸引大量移民迁入、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等方面。产业集聚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下表为2014年全国及四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万公顷)。据此完成11~12题。
| 稻谷 | 玉米 | 大豆 | 油菜籽 |
全国 | 3 031.0 | 3 712.3 | 917.9 | 758.8 |
黑龙江 | 320.6 | 544.0 | 262.2 | 0 |
吉林 | 74.7 | 369.7 | 33.2 | 0 |
河南 | 65.0 | 328.4 | 45.4 | 0.5 |
湖南 | 412.1 | 34.6 | 17.0 | 129.8 |
11.从全国看,表中四种农作物播种面积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B )
A.油菜籽dwdw B.大豆
C.玉米dwdw D.稻谷
12.黑龙江和吉林油菜籽播种面积为0,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A.热量dwdw B.土壤dwdw
C.市场dwdw D.交通
[解析] 第11题,根据表中数值,从全国来看,表中四种农作物播种面积集中程度最高的是大豆,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约占全国的28.6%,B对。油菜籽集中程度较高,约占17%,A错。玉米、稻谷集中程度低,C、D错。第12题,长江流域是油菜最适宜种植的地方,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热量不足是东北地区发展油菜作物种植的限制条件。故A符合题意。故选A。
湾区经济是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是其最重要的特征。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建设,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等重大项目已经或将要落成启用,届时将形成“一小时城轨交通圈”。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规划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湾区城市群的发展预计使湾区内各城市( D )
A.核心城市一城独大
B.湾区同行业竞争加强
C.湾区发展模式趋同
D.城际间分工协作加强
14.随着湾区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立,湾区内部( C )
A.行政界线将消失dwdw B.消费差异将加大
C.区域融合将加快dwdw D.交通将更加拥堵
15.以下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区位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有世界上通航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口群
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单一化的民族与文明特征
④便捷的交通,“一小时城轨交通圈”的建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第13题,通过制定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群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区域内部的联系与协作得到加强,各自的优势、特点更加鲜明,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模式不会相同,D项正确。第14题,湾区现代化交通体系建成后,湾区内部的行政界线不会消失,但整个区域会联系更加紧密,消费和生活方式趋同,区域之间的相互整合加快,交通更加便捷,C项正确。第15题,随着现代化快捷交通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便捷,粤港澳大湾区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B项正确。
二、综合题(4个小题,共55分)
16.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甲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20年,该国人均GDP约2 000美元,仅为世界人均GDP的20%。该国人口3 900万(2020年),80%是牧民。全国年平均降水量240毫米,国土面积的80%是高原山地,只有12%的土地可用于耕种。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 900多米)是该国最贫瘠的地区,南部山麓零星分布着一些高山牧场,只有每年盛夏有牧民来此放牧。图示意该国地理位置。
(1)简述甲国地理位置特征。
(2)分析牧民只有在盛夏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3)简述该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位于北温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邻国较多。
(2)瓦罕走廊位于内陆山地,海拔高(达4 900米),气温低;盛夏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草类茂盛,适合放牧。
(3)问题:水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加强国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的困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解析] 第(1)题,读图,该国大致位于30°N-40°N之间,故该国位于北温带;由经纬度,海陆轮廓可知,该国应为阿富汗,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周边邻国较多。第(2)题,由材料“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 900多米)”分析可知,瓦罕走廊位于内陆山地,海拔高(达4 900米),气温低,其他季节不适合放牧;而盛夏气温较高,有较多的冰雪融水,草类茂盛,适合放牧,因此牧民只有在盛夏才到瓦汗走廊放牧。第(3)题,由材料“甲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20年,该国人均GDP约2 000美元,仅为世界人均GDP的20%”可知,该国经济落后,农业发展面临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资金短缺,根据该国的位置可知,该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量少,水资源缺乏;针对水资源缺乏,可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如修建水利工程等;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缺水问题;对于资金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引入外资。而面对技术薄弱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得以解决。
17.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囯东南沿海某村总人口约2 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人口占36%。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
材料二 图1为该村等高线地形图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2为该村土地利用结构图。
图1
图2
(1)该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有类型多样;以园地、林地和耕地为主。
(2)分析该村立体农业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指出该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4)根据当地资源利用状况,为振兴该村经济可积极发展的产业有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
[答案] (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3)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单一;农业衰退。
[解析] 第(1)题,据图2分析可知,该村土地利用类型以园地、林地和耕地为主,类型多样。第(2)题,读材料可知,该村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读图1可知,该地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为发展立体农业提供了条件。第(3)题,读材料可知,该村总人口约2 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流失;60岁以上人口占36%,人口老龄化严重;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产业结构单一;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说明农业衰退。第(4)题,读材料可知,该村地形多样、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因此可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产品的销售可依靠互联网进行网上销售,发展农村电商。
18.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白水运动指在有波浪险滩的江河中漂流,怒江是世界白水运动爱好者的天堂。
位于怒江中游的怒江州呈现出“四山夹三江”的险峻地貌,州府泸水市距离省会昆明超过600公里。2020年以前,该地区贫困发生率曾一度高达56.24%,是全国脱贫攻坚战役中难啃的“硬骨头”。
溜索曾经一度是怒江大峡谷两岸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过渡者将竹、木制做的溜板或特制座位,吊在绳索上,借助于绳索的倾斜度,溜向彼岸。
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怒江州海拔1 500米以下的森林遭破坏严重。相关专家表示,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1)说出怒江有利于开展白水运动的水文特征。
(2)据图文材料,说明制约怒江州水电能源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
(3)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征,推测溜索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4)材料中相关专家所说的“灾难”主要表现为土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多等。
[答案] (1)河流径流量较丰富,水位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河段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地处亚热带地区,河流无结冰期。
(2)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远离能源消费市场,输电困难;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怒江为跨国界河流,受政治因素影响。
(3)运量小;运距短;安全性差;每根溜索只能单向运输;修建成本低,技术要求不高。
[解析] 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及水位等因素。分析“白水运动指在有波浪险滩的江河中漂流”可知,利于开展白水运动的水文特征应从水量大、水流急、含沙量低、结冰期短(或无)等方面考虑。怒江穿行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覆盖率高,因此河流径流量较丰富,水位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水流湍急;无结冰期。故适合开展白水运动。第(2)题,水能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资金、技术、劳动力、生态条件、清洁能源、政策等因素。由材料可知:怒江州所在地区“四山夹三江”,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怒江州地处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当地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与东部发达地区相距遥远,因此开发水电能源远离能源消费市场,输电困难,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怒江流经中国、缅甸两个国家,为跨国界河流,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因此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受政治因素影响。第(3)题,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怒江大峡谷所在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架桥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高。材料显示,溜索过江是“过渡者将竹、木制做的溜板或特制座位,吊在绳索上,借助于绳索的倾斜度,溜向彼岸”,因此利用溜索过江,对成本和技术要求低,但运量小,运距短,安全性差,且每根溜索只能单向运输。第(4)题,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相关专家所说的“灾难”主要是因为怒江州海拔1 500米以下的森林遭破坏严重。森林的破坏直接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受损;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当地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层破碎,山高谷深,降水丰沛,森林破坏易导致当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19.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之一,其制鞋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成长为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制鞋业原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呈现出“东鞋西移”现象。璧山区遵守“创新+资本=新动力”的经济逻辑,稳步推进西部鞋业建设,被誉为“中国西部鞋都”。下图为璧山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1)试分析璧山区成为“中国西部鞋都”的主要原因。
(2)阐述“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试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答案] (1)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府吸引投资的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鞋业发展悠久,技术水平成熟。
(2)带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
(3)劳动力成本差异:东北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
原因:①制鞋业为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②农业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民工数量减少;③东部地区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力工资待遇降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④制鞋业普遍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使从事制鞋业的人群数量减少。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地理位置优越;有多种交通方式相联系,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有政府吸引投资的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鞋业发展悠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技术水平成熟。第(2)题,“东鞋西移”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主要从经济发展、就业机会、收入、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第(3)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西部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要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制鞋业为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我国农业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民工数量减少;东部地区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工资待遇降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目前制鞋业普遍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使从事制鞋业的人群数量减少。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后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一课一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