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道德与法治课时小练习:七年级全一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道德与法治课时小练习:七年级全一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第1页
    道德与法治课时小练习:七年级全一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第2页
    道德与法治课时小练习:七年级全一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全册我们与法律同行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全册我们与法律同行课堂检测,共8页。
    道德与法治课时小练习:七年级全一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单项选择题1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     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办事就要(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④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3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依法办事的有(    A农民工为了得到自己应得的工资,把欠钱的老板告上了法庭B老王和邻居因拆迁问题到政府机关静坐C中学生刘明买了一双新鞋,穿了一天就坏了,他找到商家要求更换D小明在市场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时举报4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①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崇拜法律  ②我们要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③法律的权威来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④当法律成为我们的信仰,就会体现其自身的价值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据有关部门统计的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不遵守纪律、无心学习的有36人;由于好奇而吸毒,从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有32人;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有32人。这说明(   ①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②青少年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③青少年要树立法律意识将法治精神铭刻在心中④青少年要学会明辨是非,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近日,某校聘请当地民警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法治教育讲座。民警通过案例、图片等形式讲解了基本法律常识及青少年自我防护知识,并与现场学生们进行了交流互动。此举有利于(    ①普及法律知识,建设法治国家②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③青少年知法守法,严格制定法律④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7广州男子韩某驾车时不礼让正在过斑马线的学生队伍,还辱骂带队老师。因涉嫌寻衅滋事,韩某受到法律制裁。这(    ①启示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不做违法的事情②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启示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④表明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作用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8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从公民角度看,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的是(    A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C国家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 D国家建立齐全的执法机关920213月,深圳市普法办发布了《民法典小人书》、“普法总动员小游戏”以及《法治头条》栏目,让公众在休闲娱乐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熏陶和法治教育。深圳市普法办这样做有利于青少年(   A运用法律解决一切问题 B尊法守法,杜绝违法行为C参与执法,维护法律权威. D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10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趋势却很明显。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  ①未成年人自身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②未成年人自身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③加大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惩罚力度④及时纠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二、情境探究题11小强 7 岁时父母离异,被判归父亲抚养,但实际上他一直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父亲从来不管他,母亲也很少来看望他。小强 11 岁时,爷爷去世了,他只能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常常 打骂他……进入初中后,他常常和一帮“哥们儿”聚在一起打牌、飙歌或去网吧打游戏,经常上 课迟到甚至旷课,即便勉强坐进了教室,也是心不在焉。1小强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两项保护? 2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  3如果你是小强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   12走进法治天地材料一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只是口号。1上述材料体现的法律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随着社会发展,未成年人保护中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校园安全和学生欺凌问题,监护人监护不力甚至监护侵害问题、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频发,一桩触目惊心的案件屡屡牵动公众的心,社会各界对于强化未成年人法治保障的呼声日益强烈。2社会公众如此关切未成年人的法治保障问题,是基于什么考量? 材料三  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美好生浩、民法典相依”主题宣传方案》,要求在每年5月份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把民法典普法作为“八五”普法的重点内容。3结合所学,请你分析上述活动开展的意义。 4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与法相伴       参考答案1C解析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强调要树立法治观念,依法律己,依法办事,公民要做到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決不做,故C正确;爱护河流,保护河流;自尊自信,学会坚强;调控情绪,品味生活,在题文中未体现,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C解析】依据教材知识,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故题文中的选项均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B解析A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故属于依法办事;CD是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故属于依法办事;公民有问题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权。老王和邻居因拆迁问题到政府机关静坐,这是法律不允许的,不属于依法办事,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4D解析】题内容说明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崇拜法律,法律的权威来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崇拜法律,当法律成为我们的信仰,就会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所以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故本题选D5B解析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深渊,因而我们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信仰,将法治精神铭刻在心中,学会明辨是非,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青少年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选B。6B解析】结合题干民警来到学校为全校师生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法治教育讲座,分析可知,这种做法为青少年的普法教育提供新的载体,提高了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利于青少年学法、知法、懂法,维护法律尊严,有助于建设法治国家,说法①④正确;杜绝一词太绝对,说法错误;青少年不能制定法律,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7A解析】韩某因为不礼让正在过斑马线的学生队伍,还辱骂带队老师,而受到法律制裁,启示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不做违法的事情;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同时表明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作用;说法①③④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B解析】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在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做到依法办事,B说法正确;ACD说法都不属于公民角度,应排除;故本题选B9D解析】深圳市普法办这样做有利于青少年运用法律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解决一切问题,A错误;尊法守法,减少违法行为,B错误;青少年没有执法权力,C错误;深圳市普法办这样做有利于青少年尊法守法,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D正确;故本题选D10D解析】依据教材知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未成年人自身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未成年人自身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及时纠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等,故①②④说法正确;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故说法错误;故选D11.(1家庭保护;社会保护2老师;母亲;居委会或村委会;当地公安机关;妇联;共青团;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3答案合理即可给分。例如:辅导他写作业;引导他参加健康的体育运动;做他的朋友,帮他树立理想和目标;等解析】(1)本问的设问主体是小强父母和网吧老板,需要调用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相关知识。(2)本问的设问主体是小强,需要调用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相关知识。3)本问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写出帮助小强同学进步的措施即可。12.(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等等。3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有利于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有利于培育良好的法治环境;等等。4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增强法治意识;等等。解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调用法律的特征的有关知识。2)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调用未成年人受保护的原因的有关知识。3)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个人,需要调用树立法治意识的有关知识。4)本题考查与法律同行,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同步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全册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单音与和声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全册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单音与和声测试题,共8页。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全册情绪的管理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全册情绪的管理测试题,共8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