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单元练习】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学期-单元练习 (含答案)
【单元练习】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精选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练习】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精选练习,共15页。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练习—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附解析) 一、选择题1.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北地区最缺水 D.西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2.日常生活中,我们①呼吸的空气 ②饮用的水 ③日常使用的钢铁工具 ④取暖用的煤⑤做饭用的天然气 ⑥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太阳能 ⑦学习用的纸质书本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①②⑥⑦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⑦ D.①②④⑥3.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A.天然气 土地 淡水B.太阳能 风能 水能C.可燃冰 森林 煤D.潮汐能 铁矿石 电4.小徐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国际竞争激烈 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5.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6.对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 B.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就多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D.随着人口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还会继续减少7.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北多南少,西多东少B.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十分紧张,水土配合不协调C.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D.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8.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9.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破坏的是A. B. C. D.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关于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和竹楼C.地形以盆地、平原为主D.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和内陆湖泊 12.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A.山脉 B.丘陵 C.高原 D.平原1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森林资源 B.生物资源C.矿产资源 D.水资源14.读 “美丽中国漫画图”, 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 D.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15.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气候资源 D.水资源读我国某跨流域调水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从调水的方向与规模判断,该工程属于( )A.南水北调 B.东水西调 C.引黄济青 D.引大入秦17.该工程的水源地与主要受益地分别位于( )A.黄河流域华北地区 B.珠江流域西北地区 C.长江流域西北地区 D.长江流域华北地区 18.如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B.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④荒地C.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④草地D.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④林地19.下图漫画《手下留情》,给我们的启示是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D.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20.图中的“共享单车”今年2月在百色城内开始使用,它们被安放在人口密集区,打开手机 扫车身二维码便可获得自行车的骑行使用权。关于“共享单车”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低碳环保出行 B.受天气影响小C.实现了资源共享 D.出行更加方便快捷21.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A.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草 B.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C.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产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22.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A.城镇建设挤占 B.水土流失严重C.风沙危害加剧 D.污染严重23.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二、解答题24.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B____________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西北部大多数为A____________气候。(3)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说明中国气候具有显著的( )A.多样性特征 B.大陆性特征C.海洋性特征 D.垂直性特征(4)造成我国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25.读“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和“中国径流带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数据来源:中国天气网)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3.75.810.116.821.925.628.728.223.417.711.46.0降水量(毫米)48.458.795.0131.1164.2225.0190.3111.779.792.051.826.0 (1)请运用表格数据在右图中补全“武汉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______。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武汉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2)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大,年降水量从______向______递减。(3)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具有______的特点,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了解决我国______、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4)有人认为武汉市不缺水,而有人认为武汉市缺水,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______。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季________(填“多”或“少”),冬春季________(填“多”或“少”)。(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________,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________,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__(合理/不合理)。(4)天津市缺水现象严重,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参考答案:1.A【详解】从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东南部多,西北部少,水资源的分布大体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A正确;西南水资源多于东北,B错误;西北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C错误;东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D错误,故选A。【点睛】2.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常生活中,我们呼吸的空气 ,饮用的水,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太阳能,学习用的纸质书本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日常使用的钢铁工具取暖用的煤,做饭用的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3.B【详解】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为人们提供能量和资料的物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组资源中,天然气、煤炭和铁矿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B。4.B【详解】题干说明了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使得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故B正确。故选B。【点睛】5.B【详解】试题分析:陡坡开荒水土容易流失导致生态破坏;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利于水土保持,既保护环境,又可获得经济效益;陡坡上开垦耕地;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会占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会加剧草场退化,故本题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资源。6.B【详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少,B符合题意;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丰富,A不符合题意;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随着人口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还会继续减少,CD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故选B。【点睛】7.A【详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故A不正确;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十分紧张,水土配合不协调,水少,耕地多,故B正确;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C正确;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D正确。根据题意选A。【点睛】8.D【详解】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均衡,我国耕地资源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我国水资源南方地区多,北方地区少;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地区匹配不合理,北方在农业发展中会遇到水资源缺乏问题;我国南方地区人口多,但是耕地面积少,所以南方地区人地矛盾较为突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9.D【详解】分析漫画可知,A、B、C三选项都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A属于乱占耕地,B属于过度放牧,C属于土地资源被污染;D选项表达的是严格控制耕地的使用,保护耕地,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漫画理解答题即可。10.A11.D 【解析】10.读图可知,土地利用类型Ⅱ在内蒙古有大面积的分布,应为牧草地。甲有大面积的未利用地,且牧草地分布也较多,结合选项应为新疆(新),土地利用Ⅰ应为耕地。故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对应新疆,耕地、草地。故A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11.结合地理事实可知,根据内蒙古草场比重最大,可知Ⅱ为牧草地,贵州(黔)耕地比重大,Ⅰ为耕地,甲地区草地和其他未利用地比重大,因此甲是新疆。新疆水域面积小,水能资源不丰富,A不符合题意;乡村聚落中常见平顶房,B不符合题意;地形以盆地、山地为主,C不符合题意;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和内陆湖泊,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我国土地类型的分布,读图分析解答。12.A【详解】陆地上有五种基本地形:丘陵、平原、山脉、高原、盆地,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陆地地形的基本骨架,山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故选A。13.C【详解】自然资源按资源的更新速度和更新周期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一般来说,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都属于可更新的可再生资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有关知识.14.C【详解】以上四种做法中,“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和“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都是不科学的,只有“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原则,故选C。15.A【详解】自然资源按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种资源中,矿产资源短时内无法更新或再生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他三种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A。16.A17.D 【分析】16.读图可知,该工程是从我国湖北省丹江口水库调水到我国的北方地区的北京,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是我国南水北调的中线方案。故选A。17.读图可知,水源地是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属于长江流域,受益地是华北地区。所以正确的是D。【点睛】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读图解答即可。18.A【详解】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②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①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③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④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故选A。【点睛】19.C【详解】读漫画可知,一次性筷子对森林资源破坏很严重,所以我们要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故选C。20.B【详解】共享单车的设立有利于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了资源共享。所以选项A、B、D是恰当的,共享单车受天气影响较大,如下大雨天,刮大风,下大雪等,都不利于骑单车。【点睛】本题考查了共享单车的目的。21.A【详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要就是保护好自然环境,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是对草原的保护,故A符合题意。22.A23.B 【解析】2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甲到丙,该地区新建了很多城镇,使得耕地逐渐减少,所以A正确。23.该地耕地逐渐减少,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城镇建设过度,为此需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护耕地;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影响耕地的因素。24.(1)亚热带季风 (2)温带大陆性 (3)B (4)C【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气候有关知识,要知道我国气候的不利方面。【详解】(1)由图可知,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B表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西北部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3)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说明中国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温差大。(4)造成我国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点睛】25.(1)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 东南##东南沿海 西北##西北内陆(3)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西北(4)不缺水,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处多水带(湿润地区);紧邻长江,河湖提供丰富水源##缺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季节性缺水;武汉市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造成水源不足 【分析】本大题以“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和“中国径流带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气候类型的判断,降水柱状图的绘制、降水的分布规律、解决水资源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由图可知,武汉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大,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了解决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4)本道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要先表明观点再回到理由。我认为武汉缺水,其原因是:武汉虽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季节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季节性缺水;武汉市工农业发达,人口和城市密集,需水量大;还有水资源的浪费造成资源性缺水,工业发达,排放的水污染造成水质性缺水,从而导致水源不足。我认为武汉不缺水。原因是:武汉地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处多水带(湿润地区)河湖众多;紧邻长江和汉江,都是大江大河,河湖提供丰富的水源26.(1) 多 少(2) 空间 长江 华北 西北(3) 60% 多 20% 少 不合理(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修建水利工程等(合理即可) 【分析】本题以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为材料,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耕地的分布及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1)中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跨流域调水可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以缓解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60%,比南方相对较多,而水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20%,比南方相对较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不合理,南方地区耕地资源不足,北方地区是水资源不足。(4)天津市缺水现象严重,为缓解缺水问题,可以采取措施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修建水利工程等。【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