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桥精品第一课时随堂练习题
展开导学案
科目 | 语文 | 年级 | 六 | 课题 | 12.桥 | 主备人 |
| 课时 | 2 | |
辅备人 |
| |||||||||
【学习目标】 1.会写“咆、哮、嗓、淌、哑、揪、呻、废”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拥戴、沙哑、党员、呻吟、废话、吞没、猛然”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 | ||||||||||
【学习重难点、关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 2.朗读短句时,结合故事情节发展,处理好语气的轻重和语速的快慢。 | ||||||||||
【课前预设】 课前,利用网络、书刊搜集关于“小说”的资料。 | ||||||||||
学习流程(第一课时) | 【课上生成】 | |||||||||
【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前搜集资料,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二、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短句 1.读课题,质疑 ◇课文仅用一个“桥”字做题目,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结合故事情节发展,处理短句语气的轻重和语速的快慢。 三、写字识词 1.读课文,圈画出文中词语并书写。 2.写字 ①左窄右宽:咆、哮、嗓、淌、哑、揪、呻 ②半包围结构:废 【合作探究】 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起因:黎明的时候,山洪暴发,全村一百多人惊慌失措,奔向北边那座窄窄的木桥(1~6) 2.经过:德高望重的老支书临危不乱,指挥大家安全过桥(7~23) 3.结果:老支书和他儿子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4~27) 二、朗读指导 1.读第1、2自然段 语调略沉,不宜高扬,语气由轻渐重,语速由缓渐急,仿佛灾难由远而近,转瞬即至。 2.经过发展部分 读老汉的话,停顿要干脆,体现老汉处理危机的果断。 3.高潮部分 老汉揪出自己儿子和最后推儿子走的两次“吼”,要有所区别。 ◇“你还是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这两句要读出责备和命令语气,停顿要有力。 ◇读“少废话,快走。”则要读出急切和关心,“走”字要略延长微扬,加重语气,体现老汉爱子心切。 4.结尾部分 读最后两句,语气沉重,语速要慢,两句间停连要略长,声断意不断,体现悲痛和深深的敬意。 【展示交流】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 2.观察插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短句。 3.书写 ①咆、哮、嗓、淌、哑、呻(口字旁位置) ②废(半包围结构) 【达标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短句。 2.听写词语 ①环境 咆哮、呻吟、吞没、猛然 ②情节(人们) 惊慌、嗓子、跌跌撞撞 ③人物(老汉) 拥戴、沙哑、党员、废话 附:板书设计 12.桥
山洪暴发 → 组织过桥 → 献出生命 (环境) (情节) (人物)
|
| |||||||||
【课后反思】
|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灯光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灯光精品测试题,共6页。
小学人教部编版月光曲精品第一课时测试题: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月光曲精品第一课时测试题,共3页。
小学语文丁香结精品第一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丁香结精品第一课时同步训练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