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精品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精品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3页。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课时 维护秩序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能力目标】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材料,思考:2019年3月22日下午,北京日报记者来到朝阳区清河营南街,看到由西向东从立通路到清苑路整个路段,两侧非机动车道和部分机动车道上,密密麻麻停满了私家车辆。这些车辆停放无序,有的车辆直接横着停在了道路两侧,有的车还停在了人行便道的斑马线上,更有甚者直接停在了道路中央的机动车道。部分路段的路两侧由于被私家车停满,使原本双向4车道的道路,现在能供车辆行驶的不足两车道,现场的交通秩序十分混乱。看了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受?提示:社会需要秩序。教师过渡: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用“治”表示社会的有序状态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巩固,用“乱”表示社会秩序的破坏和社会的无序状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秩序与规则的话题。【新课讲授】一、社会生活有秩序1.阅读教材P22“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体现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教师小结】生活中处处需要秩序,处处离不开秩序,家庭、学校、工厂、公共场所等都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2.阅读教材P23“探究与分享”,思考:(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提示:交通堵塞,耽误时间,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提示:家长要遵守交通规则,有序接孩子放学;交警要维持交通秩序;等等。【教师小结】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3.
观察漫画并阅读材料,思考:
2019年3月1日起至年底,江苏省南通市公安机关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19年向污染环境宣战“利剑斩污”专项行动,持续深入严打各类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犯罪行动,重点打击涉水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全市公安机关将以水污染为重点整治领域,以金属表面加工、污水处理厂及相关涉危废单位为重点整治行业,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相关问题作为重点关注问题,通过侦破一批影响较大的重大案件,打掉一批严重污染环境的犯罪团伙,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国庆70周年和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营造良好环境。(1)你想生活在上面漫画中的环境里吗?为什么?提示:不想。因为水污染会破坏环境,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2)上述材料中打击涉水犯罪和社会秩序有什么关系?提示:打击涉水犯罪有利于制裁污染、破坏水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洁净的水环境,为人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安全保驾护航。【教师小结】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二、维护秩序靠规则1.阅读教材P24“探究与分享”,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提示:银行的“一米线”、学校规定、交通法规、各个行业领域的规定等。(2)如何理解规则?提示: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教师小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2.阅读教材P25上面的“相关链接”,思考:如何理解“一米线”等社会规则对我们的影响?提示:这些社会规则既有利于保护个人信息,维护个人安全,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有利于维护社会良好的秩序。【教师小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3.阅读材料,思考:由安徽蚌埠南站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靠站台,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罗某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扰乱了铁路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1)罗某违反了哪些规则?提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2)对罗某的处罚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为什么?提示:强制性的。因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属于法律法规,是强制性规则。(3)“高铁堵门”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提示:要遵守法律法规,听从工作人员指挥,自觉维护公共安全和秩序,共同营造和维护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教师小结】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本课时我们认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知道了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懂得了维护秩序靠规则,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青春寄语:诚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板书设计】维护
秩序◇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图片、情境、新闻等展示了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在教学中能够利用热点事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剖析相关案例,收获启示,提升规则意识、公民意识等。今后要注意的是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将规则意识落实到生活中去,落实到积极行动中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精品表格测试题,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精品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精品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