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案】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年级上册-《18 材料的导热性》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694848/0-16921073345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教案】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年级上册-《18 材料的导热性》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694848/0-16921073345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教案】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上册材料的导热性优秀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上册材料的导热性优秀课时作业,共4页。
课题18.材料的导热性课型新授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材料的性能》第一节课。本课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醒学生准备不同的材料和加热用具。第二部分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锅身和锅柄要用不同材料做?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活动二探究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探究。活动三举例说明生活中怎样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启发学生设计一个不烫手的杯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知道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不同。了解容易导热的常见金属:银、铜、铝、铁等。举例说明怎样利用金属的导热性。2. 能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并深化探究金属导热性能的差异。3. 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不同突破措施:通过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让学生们亲身去体验不同材料(主要是金属盒非金属)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 难点: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突破措施:教师重点引导关注变量的唯一性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每小组一杯热水、粗细、长短相同的铜棒、木棒。 学生准备:搜集、观察生活用品(重点是厨房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教学过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问题导入】 1.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老师这里有四根小棒,看看特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从小棒的材料、长短、粗细等方面回答 2.提问:猜一猜,把它们放入热水中,谁能先把热传到小棒的顶端? 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进行一场传热比赛,不过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比赛公平? 二、实验验证 1.不同物体的导热性一样吗? 2.那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更强? 【探究活动】 器材:粗细及长短相同的铜棒、铁棒、玻璃棒、木棒、大烧杯、热水等 实验步骤(1)把外形相同的铜棒、铁棒、玻璃棒和木棒放到烧杯相同的位置,彼此分开,并固定;(2)往烧杯里加入一定量的热水;(3)用手摸一下四根小棒的同一位置,感受温度的变化,并比较四根小棒同一位置的冷热情况; 得出结论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 实验器材:粗细、长短相同的铜棒、铁棒、铝棒,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凡士林(或硝化棉)等 实验步骤(1)将三根小棒放到三脚架上,底下垫上石棉网,一端放酒精灯,另外一点抹上相同多少的凡士林或者放上一小块硝化棉;(2)点燃酒精灯,观察凡士林的熔化情况,或者观察硝化棉的燃烧情况; 得出结论容易导热的常见金属材料,按照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铜、铝、铁等 三、知识总结 师:阅读资料卡内容,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关系 四、生活应用(完成闭环)能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的。 分析课本展示的几种常见生活物品,也可以说一下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物品,让同学们讨论: 这些物品都应用到了那些材料; 不同的部分运用了不同的材料,如何运用材料的导热性解释?作业设计设计一个不烫手的杯子(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出成品,没有条件的可以画一份设计图)板书设计 材料的导热性一、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一样吗? 二、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1.实验物品; 2.设计实验:方法指导;3.实验结论: 教学反思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上册陶瓷材料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上册材料的漂浮能力优秀达标测试,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材料的导热性优秀习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