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学设计
展开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知道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概念,并能通过具体的数据学会计算它们的方法。
- 理解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通过读图学会分析造成变化的原因。
- 学会绘制和分析任何一个地方的气温曲线图。
【过程与方法】
- 用设问质疑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小组展开讨论,然后互相交流不同意见。如通过读书了解气温的概念、特点、单位;通过读教材图4.1和图4.2,理解日平均气温的观测、计算方法;通过类比和小组讨论的方法,学会计算月、年平均气温的方法。
- 通过学生自己绘制气温曲线图,体会气温变化的规律,培养识图、绘图和读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描述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地理的重要性,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 通过对气温的观测和气温分布图的学习,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以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本节知识点】
- 气温
- 气温的时间变化
- 气温的空间分布
一、气温
【学习目标】
1.知道气温的含义、单位和测量方法。
2.结合实例,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气温。
【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45页至第46页的图文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气温的含义、单位、读法、表示方式和测量方式。
2.完成“图上所得”,计算出某地的日平均气温。
3.推导出某地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活动一】
从图4.1中初步了解气温观测的方法。
图4.1 气温观测
【读图提示】
(1)图中三位学生在利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观测气温。
(2)百叶箱一般距离地面约1.5米。
(3)观测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水银面保持平行。
(4)一般每天测4次,时间为2时、8时、14时、20时。
【活动二】
从右图中准确读出不同时刻的气温值 ,并会计算日平均气温。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图中仪器为温度计,单位是℃。
(3)红色柱状表示不同时刻的气温值。
(4)图中四个时刻是通常的观测时刻。
(5)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当地的日平均气温。
【规律总结】
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将每天2时、8时、14时、20时观测到的气温值相加除以4。
【合作学习】
推理:如何计算某地的月、年平均气温?
【规律总结】
月平均气温=日均温相加除以该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月均温相加除以12
【板书】
【达标检测】
一、填空题
1.气温是指大气的 ,单位是 。
2.气温的高低,通常用放在百叶箱里的 来测量。
3.一个地方的气温状况通常用 、 和
来表示。
二、计算题
下图为青海西宁气象站某日观测的气温,计算当地的日平均气温。
【(-2)+(-1)+5+4】÷4=1.5℃
【拓展探究】
你知道百叶箱的用途吗?
百叶箱是一个放置气象观测仪器,且空气能够流通的箱子。箱子里放有温度计、湿度计、最高和最低温度计等多种仪器,距地面大约1.5米。
百叶箱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冰雹等的影响,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百叶箱外壁漆成白色,投射在百叶箱上的阳光就会被白色的表面反射掉,这样箱内的空气不致因箱壁升温而烤得很热,所测出来的气温和湿度就有代表性,所以百叶箱的外壁一定要漆成白色。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含义。
2.运用资料,绘制太原市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掌握气温曲线图的判读方法。
【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46页至第47页的图文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的含义。
2.读图4.2,说出北半球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
的时刻,并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3.读图4.3,说出北半球陆地一年中气温最高和气温最低
的月份,并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4.根据“积极参与”中的气温数据绘制太原市气温曲线
图,并简要分析太原、悉尼、新加坡三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
【活动一】
从图4.2中读出北半球某地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时刻及气温日较差的意义。
图4.2 北半球某地气温的日变化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是时;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是℃。
(3)曲线表示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变化。
(4)曲线有波峰和波谷,波峰处的垂直虚线对应的是时间,水平虚线对应的是最高气温值;波谷处的垂直虚线对应的是时间,水平虚线对应的是最低气温值。
【规律总结】
北半球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活动二】
从图4.3中读出北半球某地一年中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及气温年较差的意义。
图4.3 北半球某地气温的年变化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是月;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是℃。
(3)曲线表示一年中气温随时间的变化。
(4)曲线有波峰和波谷,波峰处的垂直虚线对应的是月份,水平虚线对应的是最高气温值;波谷处的垂直虚线对应的是月份,水平虚线对应的是最低气温值。
【规律总结】
北半球陆地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7月,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1月。南半球则相反。
【活动三】
绘制太原市2010年气温曲线图。
【绘图提示】
(1)图中横坐标表示1—12月,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是℃。
(2)拿尺子在横坐标的每个小格子中间,用虚线画出各月份的相应位置。
(3)在纵坐标上逐一找出各月的平均气温值,用虚线延伸到与各月份相应位置虚线的交叉点上。
(4)用平滑的曲线将各十字交叉点的圆点连起来,曲线要通过每个圆点的中间。
【合作学习】
比较三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填写48页表格。
【学法指导】
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1.找极值
找出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2.看弯曲
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
3.析变化
分析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图中,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气温的日变化越大。气温年变化图中,位于热带的判断依据是各月均温都高,都在15℃以上,曲线弯曲程度很小;位于温带的判断依据是各月均温高低变化明显,曲线弯曲程度大,气温年较差大;位于寒带的判断依据是各月均温都很低,大多在0℃以下,各月的寒冷程度不同。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板书】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
A.正午12点整 B.午后1点左右
C.上午11点整 D.午后2点左右
2.下列地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的是 ( )
A.陆地沿海地区 B.海洋
C.内陆的沙漠地带 D.高山上
二、读太原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气温最高值及出现的月份?
2.气温最低值及出现的月份?
3.太原的气温年较差约是多少?
4.太原的年平均气温约是多少?
5.太原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6.太原市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三、读图说出气温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拓展探究一】
一天中的最高温为什么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呢?
天气的冷热,主要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但太阳光热并不能直接使气温升高,太阳光热能被空气直接吸收的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当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这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太阳光辐射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吸收的热量再释放出去烘热了空气,所以,地面受热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气温升高。午后2点左右,地面温度升到最高,空气温度也达到最高。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拓展探究二】
为什么海洋与陆地的气温不同?
海洋比陆地的比热容大。
同纬度地区相比,夏季,海洋比陆地增温慢,所以海洋比陆地气温低;冬季,海洋比陆地降温慢,所以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三、气温的空间分布
【学习目标】
1.知道等温线、等温线图的含义。
2.阅读地图,归纳世界气温空间分布的特点。
3.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48页至第50页的图文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等温线、等温线图的含义。
2.读图4.4,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
3.结合实例,简要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活动一】
从图4.4中读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图4.4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辨别图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气温值。
(3)红色曲线是等温线,数字表示的是气温值。
(4)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大致的纬度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5)年平均气温低于
-10℃的地区,大致的纬度范围是南、北极圈以内。
【规律总结】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地区递减;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青藏高原呈现低温中心。
【学法指导】
等温线图的判读
1.看数值,辨方向。
等温线的数值大小及递变方向。
2.分清疏密程度。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分析弯曲形状。
等温线呈闭合状,表示有高温中心或低温中心。
【活动二】
从图4.5中读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
图4.5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辨别图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气温值。
(3)红色曲线表示等温线,数字表示的是气温值。
(4)北半球颜色多,等温线密集且弯曲度大,表示气温变化大。
(5)南半球颜色少,等温线稀疏且比较平直,表示气温变化小。
【规律总结】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地区递减;北半球等温线弯曲且密集,气温差异大;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且稀疏,气温差异小,主要是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广阔。
【活动三】
从图4.6中读出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
图4.6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辨别图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气温值。
(3)红色曲线表示等温线,数字表示的是气温值。
(4)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颜色都以玫红色和黄色为主,除南极洲外,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多在0℃以上。
【规律总结】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地区递减;除南极洲外,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多在0℃以上。
【合作学习一】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图4.5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1月份,位于亚欧大陆的A地,气温为 ;位于太平洋中的B地,气温为 。说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图4.6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7月份,位于亚欧大陆的A地,气温为 ;位于太平洋中的B地,气温为 。说明同纬度地区相比,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原因是什么?
【合作学习二】地势对气温的影响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高处不胜寒”,说明气温与地势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规律总结】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板书】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2.大致位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同一时间的气温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3.下列城市夏季最凉爽的是( )
A.海口 B.上海
C.太原 D.拉萨
二、说出下列诗词、谚语或歇后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2.“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4.北戴河和五台山是华北地区的避暑胜地。
三、计算题
太原市的平均海拔大约800米,某日气温32℃,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43米,珠峰的气温应该是多少?
(8844.43-800)米/100米×0.6℃=48 ℃
32 ℃-48 ℃=-16 ℃
珠峰的气温应该是-16℃。
【拓展探究】
1.为什么城区与郊区的气温不同?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温度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凸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下垫面、人工热源、空气污染、绿地减少、人口迁徙等。
2.你知道赤道雪山(峰)吗?
被誉为“赤道雪峰”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非洲坦桑尼亚东北部。在赤道附近“冒”出这一晶莹的冰雪世界,世人称奇。酷热的日子里,从很远处望去,蓝色的山基赏心悦目,而白雪皑皑的山顶似乎在空中盘旋。常伸展到雪线以下飘渺的云雾,增加了这种幻觉。山麓的气温有时高达59℃,而峰顶的气温又常在零下,故有“赤道雪峰”之称。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乞力马扎罗山一直是一座神秘而迷人的山——没有人真的相信在赤道附近居然有这样一座覆盖着白雪的山。
3.你知道中国气温极值的所在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