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6.4 阿基米德原理第1课时同步练习题
展开沪教版九上 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 6.4阿基米德原理 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1. 将一铁块制成下列哪个物体没入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最大 A. 实心球 B. 实心正方体 C. 薄铁板 D. 空心球 2. 放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一定等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 B. 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C. 与物体同体积的水受到的重力 D. 液体受到的重力 3. 如图所示,一个柱形容器盛水后放在斜面上,水面上漂有一物块。图中 F 表示浮力,四图中示意图画的正确的是 A. B. C. D. 4. 用手将一木块浸没在水中 0.3 米深处,松手后木块将会上浮,在木块露出水面以前的上浮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木块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小 B. 木块所受的重力变小,浮力不变 C. 木块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D. 木块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5. 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ρ铁>ρ铝)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后浸没在水中,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 挂铁块的大 B. 挂铝块的大 C. 一样大 D. 都有可能 6. 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如果河底布满碎石子,则 A. 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 B. 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C. 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D. 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7. 如图所示,弹簧秤吊着实心金属块 A 浸没在水中,金属块 A 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秤的示数为 5 牛,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则物体受到的重力 A. 一定为 5 牛 B. 一定大于 5 牛 C. 可能为 5 牛 D. 可能小于 5 牛 8. 如图所示,重为 G 的金属块 A 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合力的大小 A. 大于 G B. 等于 G C. 大于 F D. 等于 F 9. 将重 5 N 的金属实心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若溢出水重 2 N,则小球受到浮力大小为 A. 0 牛 B. 2 牛 C. 3 牛 D. 5 牛 10. 两个物体分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将他们同时浸没于水中,两弹簧测力计减小的数值相同,则这两个物体必有相同的 A. 体积 B. 密度 C. 质量 D. 形状 二、填空题(共17小题)11. 浮力是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 托的力,浮力的方向总是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 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 无关。 12. 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其重为 20 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6 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 15 N,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为 N,两次实验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同,说明浮力大小与 有关。 13. 在图所示的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 鱼的说法正确,这是因为两条鱼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14. 一金属块所受的重力为 10 牛,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将金属块一半浸入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 牛,此时该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牛。若将金属块浸没在水里,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牛。 15.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称重 20 牛,把它浸没在水中称重为 18.04 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浮力的方向为 。该物体下表面距水面 0.05 米,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帕。 16. 体积为 1×10−3 米3 的石块沉在河底,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当河中水位上涨时,石块受到水的压强 ,浮力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 如图所示,浸没在液体中的正方体,它四周所受到的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力的大小 ,方向 ,因此相互平衡;但是正方体下表面所受到的液体压力 上表面所受到的液体压力,正方体下、上表面的 就形成了液体对物体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 的。 18. 直立在河中的桥墩 (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19. 一正方体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已知酒精对其上表面的压力为 10 牛,对其下表面的压力为 19.8 牛,则此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为 牛;若金属块下沉一段距离后,酒精对其上表面的压力变为 20 牛,则酒精对其下表面的压力变为 牛。 20. 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5 牛,体积为 5×10−4米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牛;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 牛,方向 。 21. 如图所示,重为 6 牛的金属块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5 牛,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方向 。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合力为 。 22. 体积为 2×10−3米3 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若物体重力为 20 牛,则重力与浮力的合力为 牛。距水面 0.1 米深处水的压强为 帕。 23. 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为 2×10−3米3,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为 牛;物体下表面距水面 0.2 米深处的水的压强为 帕。 24. 把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中,称得溢出水的重力为 2 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牛。一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 10 牛,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一半浸入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 牛,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牛,当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全部浸入水中后浮力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 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重力为 14.7 牛的正方体金属块,将其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9.8 牛,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金属块的体积为 米3。若水对金属块向下的压力为 7 牛,则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为 牛,若此时增大金属块在水中的深度,金属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 在图中,重为 4 牛的金属块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牛,金属块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牛,方向 。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合力将 3 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7. 如图为重为 2.45 牛的木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为 1.2 牛,物块所受浮力为 牛,细线断后木块露出水面前,浮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为 牛。当木块静止时,浮力为 牛;木块在露出水面之前与之后,下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差 (填“变大”“变小”“不变”)。 三、实验题(共6小题)28.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1)实验名称:学生实验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用实验来 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 与它排开的液体 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细线、金属块。 实验步骤: 1 .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空烧杯重力,记下测力计示数 F1, 2 .将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测力计示数 F2, 3 .使溢水杯中水与溢水口恰好相平, 4 .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溢水杯中,记下此时测力计示数 F3。 5 .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此时小烧杯和溢水总重力,记下测力计示数 F4。 ⋯⋯ 问题讨论: (1)在步骤 3 中如何使“溢水杯中水与溢水口恰好相平,” 。 (2)实验中浮力的表达式为:F浮= (用题中字母表示)。 (3)实验中排开水的重力表达式为:G排= (用题中字母表示)。 29. 如图是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是 5 N 、 4 N 、 4 N 、 3 N。(已知 ρ硫酸铜>ρ水) (1)比较图(b)与图(c)可得到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 无关;(2)比较图(b)与图(d)可得到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且 越大,浮力越大。 30.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如图所示): (1)根据图 A 、 B 、 C 或 A 、 B 、 D 可探究出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 ;(2)根据图 A 、 C 、 E 或 A 、 D 、 E 可探究出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 ;(3)根据图 A 、 C 、 D 可探究出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 。 31. 某教师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中,做了如图演示实验。 (1)在弹簧下端挂上小筒和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指针位置 O,如图甲所示。 (2)溢水杯中装满水,把金属块全部浸人溢水杯的水中,用烧杯收集排开的水,弹簧缩短,如图乙所示。 (3)把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小筒中,弹簧指针又恢复到原来位置 O,如图丙所示。乙图的弹簧比甲图的弹簧缩短了,说明金属块受到 的作用;丙图弹簧指针又恢复到位置 O,说明 。 32. 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之后,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同一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所示,他们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酒精,将一圆柱形金属块竖直浸没在酒精中,并用仪器测出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的酒精的压强 p1 、 p2,再换用水重复上述实验(已知 ρ酒精<ρ水),并将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1)由表一(或表二)数据中同一圆柱体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p1 随上表面深度 h 变化的规律,可以得出结论:同一圆柱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 。(2)由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浸没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圆柱体上表面或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也越大;(3)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同一圆柱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深度不同, 保持不变。(4)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 。 33.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高 H 为 0.10 米的圆柱体 A 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 F,将 h 和 F 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步研究 F 和 h 的关系,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 h 及 F 的变化量 Δh 和 Δ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已知 ρ1<ρ2) 表一(液体密度 ρ1) 表二(液体密度 ρ2) (1)实验序号 2 和 12 所空缺的数据分别为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 、 5 、 6 、 7 与 8 或 14 、 15 、 16 、 17 与 18 等数据中 F 和 h 的关系及相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过程中,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8 或 13∼18 中 Δh 和 ΔF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8 和 13∼18 中 Δh 和 ΔF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他们继续分析实验序号 9 和 10 或 19 和 20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圆柱体浸入液体后,当 h 满足一定条件时,F 不再随 h 而变化。为进一步研究 h 所满足的条件,需添加的器材为 (选填“甲”“乙”或“丙”)。 器材:圆柱体甲高 H=0.10 米,圆柱体乙高 H=0.20 米,正方体丙棱长 H=0.10 米 表三 请在表三的第二列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达到研究 h 所满足条件的目的。 四、简答题(共1小题)34. 一个倒梯形容器(上大下小),装了适量水。容器底部有一个密度小于水的小球,用细线系在容器底部,使之在水面下。将整个容器放在一电子秤上,如果线突然断裂,小球上浮,那么秤的示数在这过程中有何变化? 五、计算题(共7小题)35. 一合金体积为 3×10−3米3,浸没在水中时,求合金块受到的浮力 F浮。 36. 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 5×10−3米3。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2)物体的重力 G。 37.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示数为 7.6 牛,将重物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6.62 牛。求:(1)重物受到的浮力;(2)重物的体积。 38. 总体积为 50 米3 的冰块(密度 0.9×103 千克/米3),漂浮在水面上时,求:(1)冰块受到水的浮力;(2)冰块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 39. 一个物体浸没在水里,水对它的浮力是 1.96 牛,如果这个物体浸没在煤油里,求:煤油对它的浮力。(ρ煤油=0.8×103千克/米3) 40. 有一石块在空气中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4 N,当石块浸没在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200 cm2,石块浸入水中时没有水溢出,g 取 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石块受到的浮力;(2)石块的密度;(3)由于石块的浸入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41. 中国在海军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中,已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核潜艇。如图为某种型号的导弹型核潜艇,该艇水上排水量为 16600 吨,水下排水量为 18700 吨,艇长 170.7 m,艇宽 12.8 m。下潜深度可达 300 m。(海水密度近似取作 ρ水=1.0×103 kg/m3,g 取 10 N/kg) (1)它在水下航行的过程中,利用声呐和雷达系统对目标进行探测和定位,声呐和雷达系统分别是利用 波和 波来工作的。(2)它在水下航行时所受浮力是多少?(3)它在水面航行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答案1. D2. B3. A4. C5. A6. B7. B8. D9. B10. A11. 上;竖直向上;密度;体积;深度12. 4;5;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13. 大;排开液体的体积14. 2;4;615. 1.96;竖直向上;49016. 9.8;变大;不变17. 相等;相反;大于;压力差;竖直向上18. 不受到19. 9.8;29.820. 4.9;0.1;竖直向下21. 1.5;竖直向上;4.522. 19.6;0.4;98023. 19.6;19.6;196024. 2;2;变大;不变25. 4.9;5×10−4;11.9;不变26. 1;竖直向上;等于【解析】(1)由题意可知,金属块的重力为 4 N,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金属块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示=4 N−3 N=1 N,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当重为 4 N 的金属块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由于金属块静止,所以金属块受到的合力为零;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受到合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大小为 3 N,方向竖直向下。27. 3.65;1.2;2.45;变小28. 实验目的;定量;浮力;重力;溢水杯;将水倒入溢水杯直至有水溢出,待溢水完毕后,杯中水即与溢水口相平;F2−F3;F4−F129. (1) 深度 (2) 液体密度;液体密度30. (1)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2) 液体密度;在不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3) 深度;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31. 浮力;浮力大小等于金属块(物体)排开水(液体)所受的重力32. (1) 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与上表面所处深度成正比 (2) 1 、 4 或 2 、 5 或 3 、 6 (3) 下表面与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强的差值 (4) 同一圆柱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物体下表面与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强的差值越大33. (1) 22.0;22.0 (2) 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越深,测力计示数越小 (3) ① 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与圆柱体浸入深度的变化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② 在圆柱体浸入不同种液体的过程中,液体的密度越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与圆柱体浸入深度的变化量的比值越大 (4) 乙;0.20;0.30;0.4034. 秤的示数变小。小球所受浮力大小不变,小球加速向上运动,与小球同体积的一部分水向下加速运动,因小球的密度小于水,故小球和水组成的系统重心加速向下运动,处于失重状态,所以秤的示数变小。35. 29.4 牛36. (1) 49 牛 (2) 49 牛37. (1) 0.98 牛 (2) 1×10−4米338. (1) 441000 牛 (2) 5 米339. 1.568 牛40. (1) 2 N【解析】F浮=5.4 N−3.4 N=2 N。 (2) 2700 kg/m3【解析】根据 F浮=ρ水V排g,V排=F浮ρ水g=2 N1.0×103 kg/m3×10 N/kg=2×10−4 m3,m石=G石g=5.4 N10 N/kg=0.54 kg,ρ石=m石V石=m石V排=0.54 kg2×10−4 m3=2700 kg/m3。 (3) 100 Pa【解析】h升=V排S=2×10−4 m3200×10−4 m2=0.01 m,Δp=ρ水gh升=1.0×103 kg/m3×10 N/kg×0.01 m=100 Pa。41. (1) 超声;电磁 (2) 1.87×108 N【解析】在水下时:F浮下=G排下=m排下g=1.87×107 kg×10 N/kg=1.87×108 N。 (3) 2.1×103 m3【解析】在水面时:F浮上=G排上,即 ρ水gV排上=m排上g,此时核潜艇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上=m排上ρ水=1.66×107 kg103 kg/m3=1.66×104 m3,同理,核潜艇的总体积为:V=V排下=m排下ρ水=1.87×107 kg103 kg/m3=1.87×104 m3,所以:V露=V−V排上=1.87×104 m3−1.66×104 m3=2.1×103 m3。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6.4 阿基米德原理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6.4 阿基米德原理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共7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6.5 液体对压强的传递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6.5 液体对压强的传递同步练习题,共7页。
物理九年级上册6.4 阿基米德原理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上册6.4 阿基米德原理课堂检测,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