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认识地球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第3课《认识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 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认识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赤道、纬(经)线的定义。
4. 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5. 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培养不畏艰险的科学精神。
神。
【教学重点】
1.经度、纬度的划分;
2.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1.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和特点等学习内容;
2.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教学方法】
读图、小组探究、列表比较、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猜谜语:
说它小,它真小,
像只皮球真灵巧;
说它大,它真大,
陆地海洋全装下。
今天,大家来制作一个地球仪!
准备材料: 一根铁丝;一个兵乓球;胶布,彩色笔及钳子等。
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地球的形状
多媒体展示“盖天说”和“浑天说”的图片
师:古代是怎样看待天地关系的?(生答)
明确:“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一些人想象中的地是平的,像一个大托盘,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着;而“浑天说”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来的,他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在一些人的想像中,地球像一个蛋黄。
多媒体展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
师: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圈,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
生读图回答: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师: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展示地球卫星照片
师:地球卫星照片,让人类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
师: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球”体?
学生回答。
图片展示: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了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使我们看到了地球的形状。
回顾: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主观猜测——环球航行——精确测量)
提问: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形状的过程,你有何感悟?(学生回答。——鼓励学生要有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提问:我们如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呢?(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阅读材料,并回答)
明确: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提问:地球到底有多大?你能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吗?(生答)
明确: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所以说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过渡:地球是个巨大的星球,要掌握它的详细情况将会很难,于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二)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的图片
指导找出下列地理事物:
地轴、南极、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播放“地球自转”视频
提问: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呢?(生观看视频并回答)
明确: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动。
(1)纬线、纬度
学生阅读教材17页内容,小组探究以下内容:
纬线的定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之后进行汇报展示,学生互相补充,教师指正。
明确:
定义: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等的圆圈
形状:圆圈
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展示纬度划分的图片
纬度:为了区分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的度数。
提问:纬度是如何划分的?从赤道向北、向南,纬线的度数是增大还是缩小?(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从赤道(0°纬线)向北向南度数越来越大,向北向南各划分为90°,以北是北纬(N),以南是南纬(S)。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90°N)和南纬90°(90°S)。
图片展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和基多的赤道纪念碑
明确: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划分了90度,所以赤道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展示图片:几条重要的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指导学生在图2---6中找出来,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并标出纬度。
提问:高、中、低纬度是如何划分的?你所居住的地方属于高、中、低纬度地区中的哪一个纬度地区呢?(生答)
明确: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填表:
| 纬 线 |
定 义 | 地球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
形 状 | 除南北两个极点外,每一条纬线自成圆圈 |
长 度 |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
指示方向 | 东西方向 |
起 点 | 赤道(0°) |
度数划分 | 赤道向北、向南各分为90°,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 |
半球划分 |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有关纬线、纬度的内容之后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经线、线度
学生阅读19页教材内容,小组探究以下内容:
经线的定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之后进行汇报展示,学生互相补充,教师指正。
明确:
定义: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形状:半圆
长度:等长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为区别各条经线所标定的度数。
展示经度划分的图片
提问:经度是如何划分的?(生读图分析答)
明确: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各划分了180°,以西为西经(W),以东为东经(E),西经180°(180°W)和东经180°(180°E)重合为一条经线。
展示图片: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和本初子午线
明确:本初子午线是西经和东经的分界线
提问: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应的经线,都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有何关系?(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两条相对应的经线度数之和为180;一条经线在西经,另一条在东经。
练习:说出与下列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西经20°、0°、东经170°(西经20°和东经160°,0°和180°,东经170°和西经10°)
提问: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也是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吗?(生回答问题)
明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为何没有用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呢?(生读图分析答)
明确: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上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
练习:连连看
小组探究(同桌两人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他们在哪里?
小明说他一脚踏着南半球,一脚踏着北半球,向东看到东半球,向西看到西半球,请问,小明在哪里?(小明位于赤道与西经20°的交界处)
小芳说她前面是北半球,后面是南半球,左面是东半球,右面西半球,请问她在哪里?(小芳位于赤道与东经160°的交界处)
| 纬 线 |
定 义 | 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 |
形 状 | 半圆 |
长 度 | 等长 |
指示方向 | 南北方向 |
起 点 | 本初子午线(0°经线) |
度数划分 | 向西、向东各划分了180°,以西称西经(W) ,以东称东经(E) |
半球划分 | 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
小组探究:
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沿同一经线圈飞行,最终又飞回到北京。请问:它在飞行途中改变过方向没有?
学生观察地球仪,小组讨论探究,回答问题。
明确:北京向北——北极点——沿同一经线圈向南——南极点——沿同一经线圈向北——北京
纬线与经线对比
要素 | 纬线 | 经线 |
形状 | 圆圈 | 半圆 |
长度 | 从赤道向两极缩短,直至缩为一点 | 等长 |
指示方向 | 南北 | 东西 |
半球划分 | 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 西经20°和东经160°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
相互关系 | 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构成网状 |
纬度与经度比较
要素 | 纬度 | 经度 |
度数起点 | 赤道(0°纬线) | 本初子午线(0°经线) |
度数划分 | 向北向南各划分90° |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
代号 | 北纬(N)南纬(S) | 西经(W)东经(E) |
半球划分 | 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 西经20°和东经160°把地球 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
拓展延伸
自制地球仪
1.在乒乓球上画出南、北极和赤道,并每隔30°画一条经线和纬线。
2.标出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以及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
3.用不同颜色表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
4.在南、北极点各钻一个小孔,用铁丝为地球仪作一个支架。
第三课时
复习上节课有关经、纬线、经纬度的有关知识后进入本节课学习
(三)经纬网
定义: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展示图片:教室座位网络图
请学生找找自己的位置
把教室座位图转换成经纬网图,请学生再来找找自己的位置
引入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明确: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如伦敦(51°N,0°)。
展示:经纬网图
提问:在一幅经纬网图中,如何判断北纬还是南纬?东经还是西经?(学生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明确: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
练习:读出A、B两点的经纬度(A 20°S,40°W ;B 40°N,60°E)
小试牛刀:
读出A、B、C三点的经纬度,并判断出三点各位于哪个半球?C在A的什么方向?B在A的什么方向?C在B的什么方向?
A(40ON,40OW )B(30ON,80OW )C( 50ON,60OW );A、B、C全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在A的西北方向,B在A的西南方向,C在B的东北方向。
小组探究:
提问:贝贝和玲玲的说法正确吗?说说你的判断理由。贝贝在玲玲的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回答问题)
明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贝贝脚跨0°经线,显然是在东半球,玲玲站在位置大致是在东经170°附近,位于西半球。所以玲玲是正确的。贝贝在玲玲的西南方向
图片展示经纬网的其他形状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纬线和经线的定义、形状、长度、度数划分、划分起点、半球划分以及经纬网定位。
【板书设计】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优秀教案设计,共5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获奖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