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2.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公开课教案设计
展开新湘教版 数学 九年级上 2.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教学设计
课题 | 2.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单元 | 第二单元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九年级 |
学习 目标 |
①能运用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 ②会运用根的判别式求一元二次方程中系数的范围。
| ||||||
重点 | 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或没有实根。 | ||||||
难点 | 在具体题目中,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实根个数的情况。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回顾知识 + 导入新课
回顾知识 + 导入新课
|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将学习了用直接开方的方法、以及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探究方程的根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回顾下前面学习的知识: 1.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 (a≠0) 3.解法: 【导入新课】用公式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 (1)2x2+x-6=0; 解:b2-4ac=49, ∵b2-4ac=49>0 ∴x= ∴x1=, x2=-1. (2)3x2-12x+12=0; 解:b2-4ac=0 ∵b2-4ac=0 ∴x= ∴x1=x2=2. (3)2x2-6x+5=0. 解:b2-4ac=-4, ∵b2-4ac=-4<0 ∴原方程无实数解. 我们在运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 = 0(a≠0)时,只有b2-4ac≥0原方程才有解. 我们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 0)配方后,可以得到: 由于a≠0,所以4a²>0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 (1)当,>0,由于正数有两个平方根,所以原方程的根为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2)当,0,由于0的平方根是0,所以原方程的根为 此时,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当,0,由于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我们可以发现,b²-4ac的正负决定了方程的个数. |
学生跟着教师回忆知识,并思考本节课的知识,注意与老师一起推导公式。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并跟着教师的讲解思路思考问题,并探究知识。 |
回顾学过的知识,帮学生复习知识,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帮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课程。
导入新课,利用导入的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
讲授新课 + 例题讲解
讲授新课 + 例题讲解
| 一般地,像刚刚导入探究的一样,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情况可由b2-4ac来判定,我们把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 b2-4ac. 根的判别式作用: ①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②由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系数的取值范围.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 b2-4ac的关系: ①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②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 =- ③当△时,所以原方程无实根. 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例1】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3x2+4x-3=0; (2)4x2=12x-9; (3)7y=5(y2+1). 分析:要判断上述方程根的情况,就必须算出“△”,确定它的 符号即可. 解:(1)∵△=b2-4ac=42-4×3×(-3) =16+36=52>0,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 4x2-12x+9=0. ∵△=(-12)2-4×4×9=144-144=0, ∴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 5y2-7y+5=0. ∵△=(-7)2-4×5×5=49-100=-51<0,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例2】当k取什么值时,关于x的方程 2x2-(4k+1)x+2k2=1,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3)方程没有实数根. 分析:先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计算判别式的值,后根据根的情况确定△的符号.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2x2-(4k+1)x+2k2-1=0. ∴△=[-(4k+1)]2-4×2(2k2-1)=8k+9. (1)∵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 ∴8k+9>0. ∴k>-. (2)∵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8k+9=0.∴k =-. (3)∵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0.∴8k+9<0.∴k<-. 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判别式: 2.先把已知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应用判别式创造条件. 【例3】设关于x的方程:x²-2mx-2m-4=0,证明:不论m为何值,这个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4m²-4(-2m-4) =4m²+8m+16 =4(m²+2m+1)+12 =4(m+1)²+12>0 ∴不论m为何值,这个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例4】已知:a、b、c是△ABC的三边,若方程ax²+2 有两个等根,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对于原方程Δ =0,即 (ax²+2)²-4a×2(b+c)=0 解得a=b=c. ∴△ABC为等边三角形. |
结合导入的思考和老师的讲解,利用探究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
老师在例题讲解的时候,自己先思考,然后再听老师讲解。
老师在例题讲解的时候,自己先思考,然后再听老师讲解。 |
讲授知识,让学生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
课堂练习
| 1.一元二次方程x2+4x+12=0的根的情况是 ( D ) A.有一个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2.下列一元一次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C ) A.x2-x+1=0 B.x2-2x+3=0 C.x2+x-1=0 D.x2+4=0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 A.k≤1 B.k≥1 C.k<1 D.k>1 4、对关于x的方程 x2+6x+m=0回答下列问题. (1)m取什么值时,使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m取什么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3)m取什么值时,方程有无实数根? 解:这里a=1,b=6,c=m,∴△=b2-4ac =62-4×1×m=36-m, (1)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即△=36-m=0,即m=36; (2)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即△=36-m>0,即m<36; (3)方程无实根,即△=36-m<0,即m>36; 5.已知:a、b、c是△ABC的三边的长,且关于x的方程(a+c)x2+2bx+a-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求证 :△ABC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先计算方程判别式的值,再根据△=0确定a、b、c的关系. 证:△=(2b)2-4(a+c)(a-c)=4b2-4a2+4c2.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 ∴4b2-4a2+4c2=0,∴b2+c2=a2, ∴△ABC是直角三角形. 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1)x+2m-1=0,其根的判别式的值为1,求m的值及该方程的根. 解:Δ=[-(3m-1)]2-4m(2m-1)=9m2-6m+1-8m2+4m =m2-2m+1=(m-1)2 ∴ (m-1)2=1, ∴m1=2, m2=0(二次项系数不为0,舍去). 当m=2时,原方程变为2x2-5x+3=0, ∴原方程的根为:x=或x=1. |
学生自主完成巩固练习中的练习,然后在做完之后根据老师的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
学生自主完成巩固练习中的练习,然后在做完之后根据老师的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
|
借助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借助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
课堂小结 | 在课堂的最后,我们一起来回忆总结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1.根的判别式:将记作“△”.△=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根的判别式与根个数的关系:, ①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②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 ③当△时,所以原方程无实根.
| 跟着老师回忆知识,并记忆本节课的知识。 | 帮助学生加强记忆知识。 |
板书 |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根的判别式:将记作“△”.△=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根的判别式与根个数的关系:, ①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②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 ③当△时,所以原方程无实根. | 借助板书,让学生知识本节课的重点。 | |
作业 | 教材第45页练习第1、2题. 教材第45页练习2.3第3、4题. |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2.1 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九年级上册2.1 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4.2 正切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4.2 正切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初中湘教版3.6 位似优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3.6 位似优质教案及反思,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