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3 解直角三角形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新湘教版 数学 九年级上 4.4.1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教学设计
课题 | 4.4.1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 | 单元 | 第四单元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九年级 |
学习 目标 |
①了解仰角、俯角的定义; ②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①采用引导、启发、合作、探究等方法,经历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归纳、交流等文学活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②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领会教学活动中的类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①通过解答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长社会见识。 ②使学生亲身经历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感受数学实用性,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和态度。 | ||||||
重点 | 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 ||||||
难点 | 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回顾知识 + 导入新课
| 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正弦、余弦以及正切的定义,以及特殊角度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值。而我们这节课要进一步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回忆下前面学习的知识。 在图形的研究中,直角三角形是常见的三角形之一,因而人们经常会遇到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或角度等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我们一般利用前面已学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来解决.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记作a,b,c . (1)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a2+b2=c2(勾股定理) (2)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A+∠B=90°. (3)直角三角形的边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sin A= cos A= tan A= 【导入知识】某探险者某天到达如图所示的点A 处时,他准备估算出离他的目的地——海拔为3 500 m 的山峰顶点B处的水平距离. 他能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吗?
如图,BD表示点B的海拔,AE表示点A 的海拔,AC⊥BD,垂足为点C. 先测量出海拔AE,再测出仰角∠BAC,然后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就可求出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AC. |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并跟着教师的讲解思路思考问题,并探究知识。 |
导入新课,利用导入的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 ||
讲授新课 + 例题讲解
| 从刚刚导入新课的探究中,我们了解到: 在进行测量时, 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仰角; 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做一做】如图,如果测得点A的海拔AE为1600m,仰角∠BAC=40°,求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AC.(结果保留整数). 解:∵ BD = 3500 m, AE = 1600 m, AC⊥BD, ∠BAC = 40°, ∵在Rt△ABC中,tan∠BAC=40° ∴即AC≈2264(m) 因此,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AC约为2264 m. 接下来,我们看一些具体的例子: 【例1】如图,在离上海东方明珠塔底部1000 m 的A 处,用仪器测得塔顶的仰角∠BAC 为25°,仪器距地面高AE为1.7 m. 求上海东方明珠塔的高度BD(结果精确到1 m). 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角和它的邻边,求对边利用该角的正切即可. 解:如图, 在Rt△ABC 中, ∠BAC =25°, AC = 1000 m, 因此 tan25°=从而BC≈1000 × tan 25°≈466.3(m). 因此,上海东方明珠塔的高度:BD = 466.3 + 1.7 = 468(m). 答: 上海东方明珠塔的高度BD为468 m. 【例2】如图,某飞机于空中A处探测到地平面目标B,此时从飞机上看目标B的俯角为α,若测得飞机到目标B的距离AB约为2400米,已知sinα=0.52,求飞机飞行的高度AC约为多少米? 解:由题意得:∠B=∠α,∠C=90°. ∴sin B=sin α≈0.52. ∵sin B=, ∴AC=AB•sin B=2400×0.52=1248(米). 答:飞机飞行的高度约为1248米. 小结: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1)通过读题把已知转化为数学图形; (2)找出直角三角形和已知、未知元素; (3)选择合适的锐角三角函数求未知数; (4)解题. |
结合导入的思考和老师的讲解,利用探究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有关仰角、俯角的方法。
老师在例题讲解的时候,自己先思考,然后再听老师讲解。 |
讲授知识,让学生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有关仰角、俯角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 ||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 1.如图,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记作a,b,c. (1)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为a2+b2=c2(勾股定理)_;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间的关系为_∠A+∠B=90°; (3)直角三角形的边和锐角之间的关系为sin A=____, cos A=____,tan A=____,tan B=____. 2.如图,某地修建高速公路,要从B地向C地修一座隧道(B,C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测量B,C两地之间的距离,某工程师乘坐热气球从C地出发,垂直上升100 m到达A处,在A处观察B地的俯角为30°,则B,C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A ) A.100 m B.50 m C.50 m D.100 m 3.如图,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测量旗杆高度的活动中,已测得仰角∠CAE=33°,AB=a,BD=b,则下列表示旗杆CD的长的式子是( C ) A.CD=bsin 33°+a B.CD=bcos 33°+a C.CD=btan 33°+a D.CD=b 4.建筑物BC上有一旗杆AB,由距BC40m的D处观察旗杆顶部A的仰角54°,观察底部B的仰角为45°,求旗杆高度(精确到0.1m) 解:在等腰三角形BCD中∠ACD=90°,BC=DC=40m, 在Rt△ACD中,tan∠ADC= ∴AC= tan∠ADC·DC= tan54°×40≈1.38×40=55.2 ∴AB=AC-BC=55.2-40=15.2 (m) 答:棋杆的高度为15.2m. 5.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开展测量物体高度实践活动,要测量一幢建筑物AB高度.如图,他们先在点C处测得建筑物AB顶点A的仰角为30°,然后向建筑物AB前进20m到达点D处,又测得点A的仰角为60°,则建筑物AB的高度是多少m?(结果用根式表示) 解:设DB=xm,则 在Rt△ADB中,AB=xtan60°=xm, 在Rt△ACB中,=tan30°,即=, 整理得,3x=x+10,解得,x=5,则AB=5m. 故,建筑物AB的高度是5m. 6.某日,一架直升飞机前往救援一艘刚在南海巡航的渔政船.当飞机到达距离海面3 000米的高空C处,测得A处渔政船的俯角为60°,测得B处发生险情渔船的俯角为30°,请问:此时渔政船和渔船相距多远?(结果保留根号) 解:在Rt△CDA中,∵∠ACD=30°,CD=3 000米, ∴AD=CDtan∠ACD=1000(米), 在Rt△CDB中,∠BCD=60°, ∴BD=CDtan∠BCD=3000(米), ∴AB=BD-AD=2000(米).故此时渔政船和渔船相距2000米. |
学生自主完课堂练习中的练习,然后在做完之后根据老师的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
学生自主完课堂练习中的练习,然后在做完之后根据老师的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 |
借助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借助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 ||
课堂小结 | 在课堂的最后,我们一起来回忆总结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仰角; 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 跟着老师回忆知识,并记忆本节课的知识。 | 帮助学生加强记忆知识。 | ||
板书 | 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 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仰角; 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 借助板书,让学生知识本节课的重点。 | |||
作业 | 教材第126页练习第1、2题. | ||||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3 解直角三角形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九年级上册4.3 解直角三角形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4.2 正切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锐角三角函数4.2 正切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初中湘教版3.6 位似优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3.6 位似优质教案及反思,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