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安徽)(全解全析)
展开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B卷
七年级语文·全解全析
1.【答案】①一夜征人尽望乡 ②河流大野犹嫌束 ③风正一帆悬 ④枯藤老树昏鸦 ⑤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⑥遥怜故乡菊 应傍战场开 ⑦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每空1分)
【解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澹澹”“竦峙”“傍”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2.【答案】(1)大闹天宫(2分)
(2)白骨精 试禅心 美猴王(3分)
(3)鲁迅 长妈妈 寿镜吾老先生(范爱农、闰土等)(3分)
(4)一借芭蕉扇,孙悟空先被铁扇公主扇飞,后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借来假扇;二借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得到真扇,又被牛魔王骗回;三借芭蕉扇,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1)(2)小题是对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的考查,其中最能表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大闹天宫”,学生对于其他的经典情节也要熟悉。第(3)小题是对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的考查,对于里面的十篇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陈莲河、范爱农等都要有准确的掌握。(4)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西游记》中“三调芭蕉扇”的相关情节,概括作答即可。
3.【答案】(1)示例:作业软件因为种类多,操作简便,所以备受众多学生青睐(或“已成为众多学生使用的快捷学习方式”)。(4分)
(2)示例:小乐,作业软件可以呈现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案,确实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对它产生依赖,不愿独立思考问题,最终“搜作业”就会变成纯粹的“抄答案”,这样不利于我们掌握知识。所以希望你能好好协调这一点,争取下次考试成绩能有所提高,好吗?(5分)
(3)①具有像人那样的推理、感受、识别和判断能力 具有像人那样的感受、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2分)
②变化 调整(2分)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总结。解答时,先认真阅读材料,从每段材料中找出关键字词,然后加以概括即可。材料一中可提取“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材料二中可提取“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材料三中可提取“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加以分析总结即可得出结论。(2)本题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情况下说话的能力。首先要符合语境要求,根据对象正确使用语言,语气要委婉,让同学容易接受;其次,要符合语体要求,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是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总之,劝说要做到语言准确、得体。(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①语序不当。“推理、感受、识别和判断”应改为“感受、识别、推理和判断”;②搭配不当。动词“做出”与宾语“变化”搭配不当,应将“变化”改为“调整”。
4.【答案】小女孩和她的爸爸。(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文本中有关买走最后5朵紫绒花的小女孩和她的爸爸的内容可知,最后一位顾客是这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其实是老人的孙女。
5.【答案】是一个倔强、任性、叛逆但又孝顺的儿子,而且还是一个称职的父亲。(4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时,需要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逐一分析。如儿子为了送给父亲几朵紫绒花而到别人的店里偷,离家出走多年以后还想着父亲的生日,想送给父亲紫绒花,可知儿子是一个爱父亲、懂得感恩的人。
6.【答案】小女孩很可爱;为了满足小女孩的心愿——送给爷爷做生日礼物。(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他决定将紫绒花送给小女孩,满足她的心愿”可知老人是想满足小女孩的愿望才会便宜卖给她。
7.【答案】(1)因为老人说“从今天起不卖了”,那么给爷爷的生日礼物也就成了泡影。(2分)
(2)不可以。删去后就不能表现老人对紫绒花的珍爱,对老伴儿的深情,对儿子的等待。(3分)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即可。第(1)句话中“失望”是因为小女孩想给从未见过面的爷爷买紫绒花,但老人却说不卖了,所以小女孩内心失望。第(2)句话中“迟疑”是因为老人本来想把紫绒花留给自己作为礼物,但又想满足小女孩的愿望,所以内心矛盾,才会有所迟疑。
8.【答案】示例一:同意。因为“紫绒花”是本文的线索,也是人性美好的象征。
示例二:不同意。“最后一位顾客”点明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即可。回答不同意,可围绕文章的主人公及选文的中心作答。回答同意,可围绕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答。
9.【答案】B D(4分)
【解析】(1)激荡,受到冲击而动荡。指事物受到激发而产生的震动状态。主语是“神奇的感觉”,状语是“在我脑中”,前文有“恍然大悟”的词语,所以此语境填“激荡”最为合适。(2)“我新的思想”用什么来支配?启示为开导,使有所领会之意,不能搭配思想,“启事”为名词。“启蒙”是传授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不妥。所以填“启发”最妥。
10.【答案】因为“我”处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缺乏强烈的爱。(3分)
【解析】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问题出在第二段,答案也在第二段。“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可抓住这句话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1.【答案】这种眼光是指“我”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而且似乎都有了生命。(5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中词语的深刻含义。问题和答案都出在第五段。“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可抓住这句话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2.【答案】(1)“我”整天处于黑暗寂静的世界之中,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3分)
(2)“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3分)
【解析】作答此题,要进行全篇的阅读,理解好人物的情感及情感产生的原因。答案是“我”由一个根本没有温柔和同情的人变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一定要看懂情节。
13.【答案】(1)向前。(2)走,离开。(3)原来。(4)大腿。(5)故意。(每小题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前”在这里是“向前”的意思。
14.【答案】(1)狼也是很狡黠的,但顷刻之间两个都死了。禽兽的奸诈计谋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2分)
(2)(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扭着另一只小狼的脚和耳朵令它急急地哀嚎。(2分)
【解析】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黠”“变诈”“止”“彼”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5.【答案】示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等句子可以看出狼的贪婪;从“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等句子可以看出狼的狡诈、凶狠。(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描写对象的特点。结合【甲】文中的相关语句加以分析即可。
16.【答案】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是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抓住问题关键,谈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如果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可以从屠户杀狼自卫的角度进行分析,【乙】文中牧竖“杀狼”则是残忍的表现。
【参考译文】【乙】
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大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看见小狼不见了,神情十分惊慌。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脚和耳朵,让它哀号;大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看见了(牧童和小狼),愤怒地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着树干想爬上去)。(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扭着另一只小狼的脚和耳朵令它急急地哀嚎。大狼听到另一只小狼的哀嚎后停下来四处张望,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边,(它)边刨土边嚎叫像刚才一样。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回身奔向第一棵。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过了许久,便一动不动了。牧童爬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了气。
17.【立意指津】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核心词是“懂得了”,让人感到这中间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要注意写清“懂”的过程和“懂”的内容,所懂不能留于肤浅,应有更深的感悟、体验、了解。也就是说,是谁,或者是什么让“我”懂得了某些道理、某些感悟、某些情感等等。写作时,我们还要注意是什么(人、事、物)让自己懂得了这些体悟。自然,可以写我们亲近的人,也可以写某一物品,例如一棵树、一本书、一件衣服等,还可以是一片风景、一次野外的旅程、一次梦境等。在素材的选择上,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把书中或者课本中看到的人物放在文章中,由他(她)的经历或者在梦境中与他(她)的相遇,告诉自己,提醒自己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在文体上,应该写成记叙文。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湖北)(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湖北)(全解全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D,【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河南)(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河南)(全解全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D,【答案】C,【答案】,【答案】深深的自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湖南)(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湖南)(全解全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B,【答案】,【答案】A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