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学案
展开课时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目标 1.认识和掌握合理的论证方法,深刻理解逻辑的严密性。2.在阅读和表达活动中体会逻辑的运用。
活动一 掌握合理的论证方法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1.直接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1)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从逻辑的角度讲就是归纳推理)
示例一:一统六国的嬴政,笔不停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独树一帜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服务于民的百姓公仆焦裕禄……(不完全枚举)
示例二:纵观古伟人今英雄,多少科学家、艺术家,甚至普通工作者,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用血泪与汗水浇灌着成功的花蕾。(概括枚举)
(2)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就是将论点用谚语、格言或成语去衡量。(逻辑形式是演绎推理)
示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思想,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你的每一次付出,都会有相应的提升。
(3)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以喻体作论据去论证本体(论题)的论证方式。比喻论证中,喻体是一组形象事例,本体则是一种抽象道理。
示例一: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示例二:鲁迅《拿来主义》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等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这些比喻充分论证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通俗明白,相当精辟。
(4)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从事物相反或相异的比较中,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正确性。在比较中阐明了两者的差异之后,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
示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他们都高悬在历史的天空。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5)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属于逻辑中的类比推理。类比论证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示例: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
2.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归谬法。
(1)排除法
排除法又称淘汰法,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只要找出证据否定其他所有的选项就行,这种方法就是大家熟悉的“排除法”。排除法实际上就是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
示例:鲁迅《拿来主义》的中心论点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却偏偏从“闭关主义”说起,采用的就是排除法,其推理过程如下: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大前提)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小前提)
只有自己去拿。(结论)
(2)反证法
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证明最初的观点。其根据的是逻辑规律中的排中律。
示例:王戎“道旁苦李”的故事——李子是苦的。假如李子不是苦的,生长在路边一定会被人摘光了;可现在道旁这棵李子树上挂满了果实,说明没人摘,李子一定是苦的。
(3)归谬法
归谬法是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目的是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
示例:赫尔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使他非常厌烦,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耳朵。
主人向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歌曲。”
赫尔岑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
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
赫尔岑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啦!”
活动二 梳理议论文逻辑链及逻辑运用
逻辑是议论性文章的重要元素之一。行文的思路,或者说论点被逐步证明的过程,其实就是文章内在逻辑链条的推展过程。读者只有梳理出这一过程,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论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体会其中的逻辑运用。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渊洁
①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②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中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③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④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产生厌恶感。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读到《静夜思》,可能会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⑤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而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⑦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⑧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可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有删改)
1.请写出全文的具体论证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提出论点(标题):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引入论敌(第①段):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阐述“输在起跑线上”的适用前提(第②段):输在起跑线上适合短程竞赛,不适合马拉松竞赛。
(4)指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第③段)。
(5)通过举例、比喻论证(第④⑤段):长跑需要保存实力;过早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会消减孩子的兴趣,孩子很难成功。
(6)理论论证(第⑥⑦段):输在起跑线上,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7)重申论点(第⑧段):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是大智慧。
2.请在论证过程的基础上写出本文的逻辑链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引入论敌,有的放矢→限定论题,严谨周密→归谬论证,驳斥论敌,巩固论点→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再巩固论点→理论论证,三巩固论点→水到渠成,重申论点。
3.第③段在论证过程中省略了两个隐含前提,请写出来,并说明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隐含前提一:显然家长不愿意这样。隐含前提二:家长的期望。(2)论证方法:归谬法。
活动三 在辩论中体会逻辑的力量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班级辩论赛,辩题为“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1.明确立场:根据辩题,写出正反两方的立场。
(1)正方立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方立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2)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2.观点分析:以下哪些是正方观点?哪些是反方观点?(填出序号即可)
①没有温饱免谈道德;②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③不温不饱依然谈道德;④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⑤温饱之人都谈道德。
(1)正方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方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② (2)③
解析 根据必要条件的逻辑性质和推理规则,正方立场“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意味着没有温饱就不能谈道德,也意味着如果谈道德那一定是温饱的。温饱的群体和讲道德的群体是前者包含后者或两者全同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方的立场是“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要举证的是存在不温饱却讲道德的情况。温饱群体和道德群体可能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也可能是两者交叉关系;仅从逻辑的角度来说,还有可能是全异关系,当然,这在现实中是很难论证的。如下图所示:
“没有温饱免谈道德”,“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是支持正方的;“不温不饱依然讲道德”是支持反方的。而“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温饱之人都谈道德”和正反两方的观点都不构成冲突。
3.概念界定:以下对“温饱”概念的界定,哪些对正方有利?哪些对反方有利?(填出序号即可)
①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②温饱就是社会上总体无衣食之困;③温饱就是或温或饱;④温饱就是既温且饱。
(1)对正方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反方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③ (2)②④
解析 由于正方要证明“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温饱就不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努力使温饱降低到人类的生存底线。如果不温饱就难以生存的话,谈道德的难度自然加大了。因此,“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对正方有利。
由于反方要证明“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温饱也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尽量多地高过人的生存底线,即使不温饱亦有一定的生存余地;另外,反方界定温饱时可强调“社会总体上无衣食之困”,那么“不温饱”就变成了“社会上总体有衣食之困”,这并不排除“局部无衣食之困”,如此又给自己留下了较大的伸缩空间。
把温饱定义为或温或饱对正方有利,那么,不温饱就变成了既不温又不饱,在同等条件下这就要比温而不饱或饱而不温更难以谈道德。
相对于把温饱界定为或温或饱而言,界定为既温且饱对正方更加不利,既温且饱,意思就是只有两样都具备才能谈道德,无形之中抬高了谈道德的条件,论证的难度也增加了。
4.论证思路:以下论证思路是正方的还是反方的?分析这样设计论证思路的理由。
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人有理性,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
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
(1)论证思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证思路设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反方
(2)这样设计符合反方的论辩观点和思考。先论“谈道德”的大前提:人存在是必要条件,隐含着“温饱”或“不温饱”两种可能。再论“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隐性否定了“温饱”条件。在这两步后得出结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谈道德。这隐含一个结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最后对对方的观点进行直接反驳: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而不是达到或做到了“温饱”再谈道德。
解析 教材中的论证思路部分,实际上给出的是反方的思路。首先指出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是反方相当高明的设定,因为存在显然是比温饱更加宽泛的条件,而温饱这一条件就可能被绕过。下面进一步指出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仅构成对温饱这一条件的竞争和替代,而且体现了人的特性和人的尊严。在此基础上,反方可以宣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这就彻底撇开了温饱这一条件;进而反其道而行,不仅不温饱依然能谈道德,而且“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至此,不仅攻击了对方的观点,而且亮出了自己替代性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还树起了价值高标。
5.攻防策略:以下哪些属于正方的策略?哪些属于反方的策略?(填出序号即可)
①论证不能温饱就难以生存;②论证从生存到温饱存在过渡地带;③对方举例时,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讲道德,或者指出其已处于温饱状态;④谈道德的行为尽量宽泛。
(1)正方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方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③ (2)②④
解析 ①论证不能温饱就难以生存,人不能“存在”,自然不能谈道德——这是正方的策略。
②论证从生存到温饱存在过渡地带——这是反方的策略,意味着在这个过渡地带也可以谈道德。
③对方举例时,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讲道德,或者指出其已处于温饱状态——这属于正方的策略。因为反方举出不温饱却谈道德的例子即可驳倒正方观点;而正方的化解方式或者指出这些例子中的人物已经温饱,或者指出他们未谈道德。
④谈道德的行为尽量宽泛——这属于反方的策略。如上所言,正方要把反方认为道德的界定为非道德的;反方则要把正方认为非道德的界定为道德的,从而使道德的范围超出温饱的范围。
练 透
1.对下面语段中小张和小李两人的争论,下列论断合适的一项是( )
小张约小李第二天去商场,小李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去爬山。”第二天,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小张以为小李不会去爬山了,就去小李的宿舍找他,谁知小李仍然去爬山了。待两人又见面时,小张责怪小李食言,既然天下雨了,为什么还去爬山;小李却说,他并没有食言,是小张的推论不合逻辑。
A.小张和小李的这个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B.小张的推论不合逻辑。
C.两个人对毛毛细雨的理解不同。
D.由于小李食言,引起了这场争论。
E.由于小李的表达不够明确,引起了这场争论。
答案 B
解析 在这个例子中,就出现了日常理解和逻辑理解的冲突。按照日常理解,如果一个人说自己不下雨就去爬山,那么言外之意就是“下雨就不去爬山”,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小李确实食言了。但是如果我们严格地按照逻辑来理解,小李只是说自己不下雨会去爬山,并没有说自己下雨会不会去爬山,所以小张的指责是没有道理的。这样理解的话,小李就没有食言,排除A、D两项。题目内容没有涉及两人对毛毛细雨的理解,排除C项。这场争论的原因不是小李的表述“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去爬山”不明确,而是小张的推论不合逻辑,排除E项。故选B。
2.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话题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流行的一定是被喜欢并接受的,那么流行感冒也就成为最受欢迎的疾病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看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杰作了。
(示例二)如果作文有可传的秘诀能够代代相传,那么作家这一行当就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了。
3.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部分。
要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金龙,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以精湛技能完美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水林……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画线部分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②列举叶金龙、吴玉泉、赵水林等典型人物,论证了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③使论证真实、科学、直观,更具说服力。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打动了无数人,而我却偏偏关注前两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这两句是不是在暗示“虽然皇帝的恩泽惠及不到我,可我却不管那么多,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来”呢?或许有,但袁枚绝对不会说出来,因为清代的文字狱极为严酷。当然,追问当年袁枚到底是怎么想的,意义不大。诗也好,文也罢,读经典诗文的价值不在于理解诗文本身,而是把这些诗文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和自身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经典诗文常读常新,常读常深。
(1)文中有一处逻辑错误,应将“不在于……而是”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中作者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5个字)。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推出这个结论的。
答案 (1)不仅在于 更在于 (2)要结合现实生活与自身经历将经典读新读深 自己读袁枚诗的经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说过我们要发展记忆,那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有此需要。没有文化的动物中,能以本能来应付生活,就不必有记忆。我这样说,其实也包含了另一项意思,就是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是依他们生活需要而决定的。我们每个人、每一刻所接触的外界是众多复杂,但是并不尽入我们的感觉,我们有所选择。和我们眼睛所接触的外界,我们并不都看见,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意的,我们的视线有焦点,焦点依着我们的注意而移动。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选择的根据是我们生活的需要。对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熟视无睹。我们的记忆也是如此,我们并不记取一切的过去,而只记取一切过去中极小的一部分。我说记取,其实不如说过后回忆为妥当。“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事实上,在当前很难预测将来之用,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有时这过程非常吃力,所以成为“苦忆”。可是无论如何记忆并非无所为的,而是实用的,是为了生活。
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在祖茔上呢?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
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我记得在小学里读书时,老师逼着我记日记,我执笔苦思,结果只写下“同上”两字。那是真情,天天是“晨起,上课,游戏,睡觉”,有何可记的呢?老师下令不准“同上”,小学生们只有扯谎了。
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
指头上的结是文字的原始方式,目的就是用外在的象征,利用联想作用,帮助人的记忆。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不够时,方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土社会中黏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
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一说到来历就得从“开天辟地”说起;不从这开始,下文不是只有“寻常”的当前了么?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
这样说,中国如果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的呢?我的回答是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景,我在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因为生活所需不断发展记忆,而动物以本能应付生活,不必需要记忆,因而也没有记忆力。
B.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但事实上世代黏着的乡土社会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C.记取与回忆不同,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是实用的,是为了生活。
D.乡土社会中,口口相传可以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从而让后代从中寻求到解决生活问题的有效方法。
答案 D
解析 A项“动物以本能应付生活,不必需要记忆,因而也没有记忆力”错。由第1段“没有文化的动物中,能以本能来应付生活,就不必有记忆”可知,选项遗漏了限制语“没有文化的动物”,导致扩大范围,表述绝对。B项“但事实上世代黏着的乡土社会是根本无法实现的”错。由第2段“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可知,是说“不常实现”,而不是“根本无法实现”。C项“记取与回忆不同”错。由第1段“我说记取,其实不如说过后回忆为妥当”可知,记取和回忆在这里是相同的。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有选择地注意生活中的对象,与生活无关的并不关心。
B.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仍具有乡土性,有语言而无文字,文字不是乡下人的东西的情况将不会改变。
C.与都市生活不同,乡土社会每代的生活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人们循规蹈矩。
D.在乡土社会中,祖先们的经验必然就是子孙们会得到的经验,是同一方式反复重演。
答案 B
解析 “文字不是乡下人的东西的情况将不会改变”错。由最后一段“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可知,强调文字下乡的条件,推断不出“文字不是乡下人的东西的情况将不会改变”。
7.下列选项中,最能全面准确地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我们的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语言到文字的过程包含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
B.记忆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生活中的需要,人们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
C.乡土社会的人们反复地生活在同一生活定型中,不需要用文字来帮助他们生活。
D.乡土社会个别的经验等于世代经验,因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答案 C
解析 本文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其论述的中心是文字下乡的问题,A、B、D三项并未涉及,而C项交代了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也是作者的主要观点。
8.文章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引用论证。引用“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来论证“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的观点。②类比论证。用“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的演员记得的只有一套戏文”类比乡土社会“个别的经验等于世代的经验”。③举例论证。列举小学时老师让“我”写日记的实例,论述了在定型社会中生活节奏相似,记忆都是多余的。④对比论证。将乡土社会和都市社会进行对比,突出乡土社会的特点。
9.为什么文字对于乡土社会和都市社会有需要与否的区别?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乡土社会属于定型社会,语言即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需要文字帮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②都市社会属于不定型社会,人所需记忆的范围更大,当接触陌生的东西会出现记忆力不够的情况,需要文字来记录。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学习活动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学习活动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学案设计,共10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学案及答案,共10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学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