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通用版)03(范围:初中复习)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4份打包,原卷版+答题卡+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解析版).docx
    • 练习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考试版).docx
    • 练习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 练习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答题卡).docx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解析版)第1页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解析版)第2页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解析版)第3页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考试版)第1页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考试版)第2页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考试版)第3页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
    化学(通用版)03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 (答题卡)第1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通用版)03(范围:初中复习)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4份打包,原卷版+答题卡+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通用版)03(范围:初中复习) -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4份打包,原卷版+答题卡+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学通用版03-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解析版docx、化学通用版03-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考试版docx、化学通用版03-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化学通用版03-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通用版)03
    化学
    1.中国短道速滑队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骄人的成绩。速滑冰刀可用不锈钢制成,不锈钢属于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答案】B
    【分析】常见的材料分为四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①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②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为无机盐,如玻璃、陶瓷等;③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④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
    【详解】不锈钢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
    2.对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或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B.金刚石、石墨、C60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CO2和CO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D.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作燃料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是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C、CO2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于冶炼金属,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不符合题意;
    D、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以作燃料,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可以利用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硫和10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6g二氧化硫
    【答案】C
    【详解】A、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说法错误;
    B、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在化学反应中不变,说法错误;
    C、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以利用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在密封体系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
    D、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S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硫和氧气反应的质量比为:32:32=1:1,硫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是1:1,6g硫和10g氧气反应时,氧气过量,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小于16g,说法错误。
    故选:B。
    4.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的氧离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不带电的分子 B.1个分子含有2个分子
    C.与的性质完全相同 D.和混合形成的是纯净物
    【答案】A
    【详解】A、根据化学式可知,不是不带电的分子,正确;
    B、1个分子含有4个氧原子,不含有分子,错误;
    C、与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不完全相同,错误;
    D、和是两种不同物质,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错误。
    故选A。
    5.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 4KO2+4CO2+2H2O=4KHCO3+3O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K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B.4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
    C.KHCO3的名称:碳酸钾 D.6个氧原子:3O2
    【答案】B
    【详解】A、KO2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5价,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超氧根离子,则超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则KO2中超氧根的化合价表示为,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4CO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C、KHCO3从右读到左,读作碳酸氢钾,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6个氧原子可表示为6O,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
    故选B。
    6.“醋酸视黄酯”是一种食品营养强化剂,化学式为C22H32O2,下列对该物质描述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有56个原子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
    D.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11:16
    【答案】C
    【详解】A、1个醋酸视黄酯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则(1个)分子中含有56个原子,说法正确;
    B、醋酸视黄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C、醋酸视黄酯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16×2)=1:1,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氧元素,说法错误;
    D、1个醋酸视黄酯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则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22:32=11:16,说法正确。
    故选C。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每一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O2Fe2O3Fe
    B.HClNaClNa2CO3
    C.CuOCuSO4FeSO4
    D.Cu(OH)2NaOHNa2SO3
    【答案】C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和二氧化碳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铜难溶于水,氢氧化铜和碳酸钠不反应,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是亚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碱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含有OH-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答案】A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错误。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正确。
    C、碱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碱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含有OH-,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正确。
    故选:A。
    9.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之前需要验纯,则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B.活泼金属能与稀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则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A
    【详解】A、点燃氢气之前需要验纯,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会发生爆炸,故在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故A正确;
    B、活泼金属能与稀酸反应放出气体,但是能与稀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有可能是(盐)例如碳酸钠,故B错误;
    C、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但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不是单质,故C错误;
    D、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B.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
    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答案】C
    【详解】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根据是否变浑浊,可以比较两者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一支试管加入二氧化锰,另一只试管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根据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可以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故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图中的实验,烧杯中试管外的白磷不能燃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可以验证燃烧需要氧气,故故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图中的实验,可以根据红墨水在冷水、热水中不同的扩散速度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故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NaOH和Ca(OH)2等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所以Mg(OH)2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在化学反应中,CO和H2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
    【答案】D
    【详解】A、在构成物质的微粒中分子、原子不显电性,但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就是分子或原子,如构成原子核的中子,也不显电性,故A错误;
    B、NaOH和Ca(OH)2都能溶于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形成碱性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到碱性溶液变蓝,Mg(OH)2不溶于水,在水中无法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B错误;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水,此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
    D、在化学反应中,能够得到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CO和H2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单质,因此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D。
    12.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生成物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不符合题意;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42%-40%-10%=8%,不符合题意;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70%-42%):(14%-8%)=14:3,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答案】C
    【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a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故容器内其余气体(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浓度为85%,故氮气体积分数小于85%,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曲线图可知:反应停止时,容器内剩余3%体积分数的氧气,由于红磷足量,故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曲线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18%,且不是质量分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下列有关物质及变化的叙选正确的是
    A.将稀硝酸不断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的pH减小
    B.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C.Na2CO3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答案】A
    【详解】A、稀硝酸是酸,pH<7,氢氧化钠是碱,pH>7,所以将稀硝酸不断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的pH减小,叙述正确;
    B、生石灰具有吸水性,会和空气里的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其成分会发生变化,叙述错误;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叙述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叙述错误。
    故选A。
    1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
    D.t2°C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详解】A.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此选项正确;
    B. 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t1°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此选项错误;
    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法从溶液中获取晶体,此选项正确;
    D.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25g,则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6.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A.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 B.加入镁粉,没有气体生成
    C.测得该溶液的pH=7 D.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答案】C
    【分析】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详解】A、加入氢氧化铜固体,氢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生成蓝色溶液,说明含盐酸,不符合题意;
    B、加入镁粉,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没有气体生成,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氢氧化钠过量,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只含氯化钠,则pH=7,符合题意;
    D、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中含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Ca(OH)2与H2O2溶液反应可制备CaO2。反应过程包括:
    步骤—:,其中O代表氧原子;
    步骤二:主要发生,少量发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增大反应混合物中Ca(OH)2的含量,应使用石灰乳而非石灰水
    B.生成CaO2的总反应为
    C.增加Ca(OH)2的用量,可以消耗更多O,减少O2的生成
    D.制备时反应每生成72gCaO2,同时生成32gO2
    【答案】D
    【详解】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石灰乳中氢氧化钙的浓度远大于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浓度,所以为增大反应混合物中Ca(OH)2的含量,应使用石灰乳而非石灰水,选项正确;
    B、由题文可知,初始的反应物是氢氧化钙和过氧化氢,最终的生成物是过氧化钙和水,即生成CaO2的总反应为Ca(OH)2+H2O2=CaO2+2H2O,选项正确;
    C、由步骤二可知,增加Ca(OH)2的用量,可以消耗更多O,减少O2的生成,选项正确;
    D、由题文可知,反应中,少量发生O+O=O2↑,主要反应是Ca(OH)2+H2O2=CaO2+2H2O,制备时反应每生成72gCaO2,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32g,选项错误,故选D。
    18.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反应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C.生成物中C物质与D物质的质量比为1∶1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C
    【分析】根据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方程式是:
    根据方程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乙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生成物中C物质与D物质的质量比即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是:(44×2):(18×2)=22:9,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该反应有单质氧气参加反应,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从0价变为-2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9.已知32gO2、44gCO2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现将44gx充分燃烧,反应中有关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B.反应中O2与CO2的质量比为5:3
    C.物质X的化学式为C3H8O D.生成H2O的质量为72g
    【答案】D
    【详解】A、已知32gO2、44gCO2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g,,则,故选项A错误;
    B、反应中O2与CO2的质量比为,故选项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C3H8,故选项C错误;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H2O的质量为72g,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20.某金属粉末可能含有Cu、Fe、Mg中的一种或多种。取5.6g该金属粉末于烧杯内,加入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到固体质量为21.6g。下列对该金属粉末成分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的是
    A.只有Fe B.只有Cu和Mg
    C.只有Mg和Fe D.Cu、Fe、Mg三种都有
    【答案】C
    【详解】5.6g铁完全反应生成银的质量为:
    5.6g铜完全反应生成银的质量为:
    5.6g镁完全反应生成银的质量为:
    5.6g该金属粉末与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金属的质量为21.6g,故该金属粉末可能只含铁,可能含铜和镁,也可能含铁、铜、镁,不可能只含镁和铁。
    故选C。
    21.中国科学家首次从月壤样品中发现新矿物——嫦娥石。学习小组查得资料:嫦娥石是从月壤样品的14万个颗粒中,利用针尖和颗粒之间静电吸附作用,分离出的一个粒径约1.0×10-5m的单晶颗粒,其化学式Ca9NaMg(PO4)7。请和小组同学起研究。
    (1)嫦娥石的吸附分离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嫦娥石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3)围绕“人类在月球上生活”的话题,展开月球上嫦娥石应用的讨论:
    ①助力农业生产:嫦娥石可作为生产____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的原料。
    ②提炼金属单质:若用107.2g嫦娥石提炼金属镁,最多可得镁的质量为________g(嫦娥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72)。
    ③展望更多应用:根据嫦娥石的组成推测,其可能另有的用途是__________(填一种)。
    【答案】(1)物理变化 (2)5/五 (3) 磷肥 2.4 制取氧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详解】(1)嫦娥石的吸附分离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2)嫦娥石的化学式为:Ca9NaMg(PO4)7,由Ca、Na、Mg、P、O五种元素组成。
    (3)①嫦娥石中含有磷元素,所以可作为生产磷肥的原料。
    ②若用107.2g嫦娥石提炼金属镁,最多可得镁的质量=。
    ③嫦娥石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可以用来作为制取氧气的原料。(合理即可)
    22.下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

    (1)氧元素的中子数________ 。
    (2)C 粒子属于________(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写出其粒子符号________。
    (3)A、B、C、D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C 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
    (5)A 粒子与________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
    (6)C 与 D 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1)8 (2) 阴离子 (3)BC (4)3/三 (5) B CD (6)
    【解析】(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如图,右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因此氧原子质子数是8,根据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则中子数是
    (2)C中的质子数是16 小于核外电子数18,则C是阴离子,C核内有16个质子则是硫元素,根据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为:;
    (3)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A、B、C、D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核内都有16的质子;
    (4)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所在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数,如图所示,C是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则其原子时核外有三层电子,因此属于第三周期;
    (5)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由A最外层电子数是6,如图所示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因此A和B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填:B;
    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是8,属于稳定结构,如图所示故填:CD;
    (6)如图所示,C是硫离子表示硫元素显-2价,D是钠离子表示钠元素显+1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
    2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1为硫的部分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D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2)某物质的化学式为Na2SO3,它代表的点是______(填“A~H”)。
    (3)B点代表的物质能与H2S反应在一定条件生成A点表示的物质和一种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写出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5)在D的稀溶液中加入适量镁条的实验中:
    ①宏观表征:可以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固体逐渐溶解;
    ②微观表征:图2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的主要离子,写出所表示的微粒符号______。
    【答案】(1)H2SO4 (2)G (3)SO2+2H2S3S+2H2O (4)S:O=2:3
    (5) 有气泡生成 Mg2+
    【解析】(1)由图分析可得,D点表示的物质是+6价的硫的酸,则该物质为硫酸,化学式为:H2SO4。
    (2)Na2SO3属于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已知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4价,因此Na2SO3代表的点是G。
    (3)由图分析可得,B点表示的物质是+4价的硫的氧化物,则该物质为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A点表示的物质为硫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硫能与H2S在一定条件反应生成硫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
    (4)由图分析可得,C点表示的物质是+6价的硫的氧化物,则该物质为三氧化硫,化学式为:SO3,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S:O=(32×1)∶(16×3)=2:3。
    (5)由小问1分析可知,D的稀溶液即为稀硫酸溶液,
    ①、由于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镁和氢气,可以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有气泡生成,固体逐渐溶解,故填:有气泡生成;
    ②、微观表征: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后溶液中有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微粒的变化的可知, 所表示的微粒为镁离子,离子符号为Mg2+,故填:Mg2+。
    24.下图是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钾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2)3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若要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填一种即可)。
    (3)40℃时,将25g氯化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钾
    ②t℃时,硝酸钾、氯化钾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③40℃时,用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依次为m1、m2、m3,则:m1ω1
    【答案】(1)硝酸钾/KNO3 (2)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等 (3)28.6% (4)①③④
    【详解】(1)由图可知,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
    (2)3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若要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等;
    (3)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该温度下,将25g氯化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0g,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①由图可知,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钾,正确;
    ②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则该温度下,硝酸钾、氯化钾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所含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错误;
    ③40℃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铵大于氯化钾,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大于氯化铵大于氯化钾,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铵大于氯化钾,故溶剂质量m1<m2<m3,正确;
    ④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30℃(不考虑水的蒸发),升温后,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加,均变为不饱和溶液,升温后,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10℃时,溶解度:氯化铵大于氯化钾大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铵大于氯化钾大于硝酸钾,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2>ω3>ω1,正确。
    故选①③④。
    25.根据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图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
    (2)图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图C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
    (4)图D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减少污染 用灯帽盖灭 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详解】(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图A中的现象为: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色。浓氨水和酚酞在两个烧杯中,而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色,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可以溶于水和水反应,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减少污染。
    (3)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以免引起失火,正确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
    (4)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图D的实验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26.化学兴趣小组按图示装置(K1,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Ⅰ: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
    实验Ⅱ:打开K1,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
    实验Ⅲ:打开K2,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1)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的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2)实验Ⅰ中,往A装置的锥形瓶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根据实验Ⅰ和Ⅱ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原因是______。
    (3)实验Ⅲ,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实验Ⅲ,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为进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一:CaCl2;
    猜想二:______。
    ①请完成猜想二。
    ②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二正确
    操作
    ①______。
    现象
    ②______。

    【答案】 > 无明显现象 不能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导致气压减小,发生倒吸) HCl CaCl2 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详解】[思考与交流]
    (1) B中滴有酚酞的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
    (2)实验I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也能使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也能使B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装置,且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也能产生白色沉淀,故根据实验I和II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III,C中稀盐酸倒吸进B中,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4)①A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打开K1,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打开K2,C中溶液倒吸入A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显中性或酸性,故溶液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稀盐酸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过量,故溶液中还可能含氯化钙,或氯化钙、氯化氢,故猜想二:CaCl2、HCl;
    ②如果猜想二正确,则溶液中含氯化氢,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故可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猜想二正确。
    27.A-J及X均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其中C为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为蓝色沉淀,H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和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蓝色溶液,J为浅绿色溶液,B、D、E、G、J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A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NaOH (2) 改良酸性土壤 化合反应
    (3)
    【分析】A-J及X均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B、D、E、G、J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其中C为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可推出C为碳酸钙,C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A,A能与水反应生成B,可推出A为氧化钙,B为氢氧化钙,B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和D,可推出D为氢氧化钠,F为蓝色沉淀,D能与E反应生成F和G,E为蓝色溶液,可推出F为氢氧化铜,E为铜盐溶液,G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H,H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推出H为硫酸钡,G为硫酸钠,则E为硫酸铜,I和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J为浅绿色溶液,E能与X转化为I和J,可推出X为铁,I为铜,J为硫酸亚铁,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D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2)B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A转化为B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3)反应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为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8.CuCl2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含有Cu2S、Fe2O3及一些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备CuCl2•2H2O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快反应速率,以下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
    A.延长酸浸时间 B.将辉铜矿粉碎
    C.适当增加盐酸浓度 D.适当提高酸液温度
    (2)“酸浸”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加入氨水的作用是①调节pH,中和过量盐酸,②_______。
    (3)欲获得CuCl2•2H2O晶体具体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洗涤、烘干。
    (4)色光度是产品质量指标之一,合格CuCl2•2H2O晶体的色光度范围为﹣0.5~0.5,反应过程溶液pH对产率、色光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综合考虑制备时应控制pH的较合理范围是 _______。
    【答案】(1)BCD (2) (或) 除去氯化铁 (3)过滤 (4)3.4﹣4.0
    【分析】(1)
    A、延长酸浸时间,与反应速率无关;故A错误
    B、将辉铜矿粉碎,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
    C、适当增加盐酸浓度,增大了反应物接触的机会,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适当提高酸液温度,分子运动加快,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BCD;
    (2)酸浸时,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盐酸和氧化铁生成的氯化铁对于氯化铜也是杂质,所以氨水的作用是:①调节溶液酸碱度,中和过量的盐酸;②除去氯化铁;
    (3)欲获得CuCl2•2H2O晶体具体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
    (4)色光度是产品质量指标之一,合格 CuCl2•2H2O 晶体的色光度范围为﹣0.5~0.5,根据反应过程溶液pH对产率、色光度的影响图所示,综合考虑制备时应控制pH的较合理范围是3.4﹣4.0。
    29.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1~5的整数)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中n的值,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了3次实验:(不考虑稀盐酸挥发)
    【查阅资料】a、碳酸镁晶须受热分解,生成3种氧化物;

    【实验步骤】
    (1)①______;
    ②准确称取3.45g MgCO3•n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
    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C装置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a,______;
    编  号
    1
    2
    3
    实验前
    309.00
    309.00
    309.00
    实验后
    310.10
    310.00
    310.20
    ⑥准确称量C装置的质量(如表);
    ⑦重复上述步骤;
    ⑧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2)A装置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B装置中反应的现象______。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4)计算碳酸镁晶须中的n值______(只写结果)。
    【实验反思】
    (5)若缺少D装置,n的值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6)MgCO3•nH2O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缓缓鼓入空气(2) NaOH浓溶液 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3)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造成误差
    (4)解:由图可知,三次实验中,装置C中溶液增加的质量的均值为1.1g,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1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镁的质量为x

    =
    x=2.1g
    样品中水的质量=3.45g−2.1g=1.35g
    化学式中,MgCO3、H2O的个数比=:=1:3
    即化学式中,n=3,故填3。
    (5)偏小
    (6)MgCO3•3H2OMgO+3H2O+CO2↑
    【详解】(1)由图可知,该实验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所以该实验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中,通过装置C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实验步骤是⑤打开弹簧夹a,缓缓鼓入空气,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填缓缓鼓入空气。
    (2)A装置中盛放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鼓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产生干扰,故填NaOH浓溶液;
    B装置中的反应是碳酸镁晶须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故填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3)D装置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故填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造成误差。
    (4)见答案
    (5)若缺少D装置,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即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计算出的碳酸镁的质量偏大,则测出的n的值将偏小,故填偏小。
    (6)由(4)可知,n的值为3,即MgCO3•nH2O为MgCO3•3H2O,该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MgCO3•3H2OMgO+3H2O+CO2↑。


    相关试卷

    化学(通用版)02(范围:初中复习)-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4份打包,原卷版+答题卡+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通用版)02(范围:初中复习)-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4份打包,原卷版+答题卡+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学通用版02-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解析版docx、化学通用版02-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考试版docx、化学通用版02-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化学通用版02-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通用版)01 (测试范围:80%初中复习+20%初高衔接)-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4份打包,原卷版+答题卡+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通用版)01 (测试范围:80%初中复习+20%初高衔接)- 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4份打包,原卷版+答题卡+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学全国通用版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解析版docx、化学全国通用版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考试版docx、化学全国通用版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化学全国通用版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全国通用版)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 (包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这是一份化学(全国通用版)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 (包含答案及评分标准),文件包含化学全国通用版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考试版pdf、化学全国通用版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答案及评分标准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