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14-2023)2024年高考物理突破145分第一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课(06) “三大观点”解答力学综合问题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课(06) “三大观点”解答力学综合问题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限时规范训练,A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解决力学问题的三大观点
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问题(多维探究)
2.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的比较
第1维度: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某快递公司分拣邮件的水平传输装置示意如图,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v=1 m/s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2 kg的邮件轻放在皮带上,邮件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皮带足够长,取g=10 m/s2,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求:(1)邮件滑动的时间t;(2)邮件对地的位移大小x;(3)邮件与皮带间的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解析:(1)设邮件放到皮带上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则F=μmg①取向右为正方向,对邮件应用动量定理,有Ft=mv-0②由①②式并代入数据得t=0.2 s.③
答案:(1)0.2 s (2)0.1 m (3)-2 J
第2维度:动力学观点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动了4.5 m,A车向前滑动了2.0 m,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2.0×103 kg和1.5×103 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碰撞后的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2)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
解析:(1)设B车的质量为mB,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Bg=mBaB①式中μ是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设碰撞后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为vB′,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sB.由运动学公式有vB′2=2aBsB②联立①②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vB′=3.0 m/s③
(2)设A车的质量为mA,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Ag=mAaA④设碰撞后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为vA′,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sA.由运动学公式有vA′2=2aAsA⑤设碰撞前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为vA,两车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AvA=mAvA′+mBvB′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vA=4.25 m/s.答案:(1)3.0 m/s (2)4.25 m/s
第3维度: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如图,一滑板的上表面由长度为L的水平部分AB和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组成,滑板静止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P(可视为质点)置于滑板上面的A点,物体P与滑板水平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1).一根长度为L、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0的小球Q.小球Q位于最低点时与物体P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接触.现将小球Q拉至与O′同一高度(细线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Q向下摆动并与物体P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设物体P的质量为m,滑板的质量为2m.
(1)求小球Q与物体P碰撞前瞬间细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2)若物体P在滑板上向左运动从C点飞出,求飞出后相对C点的最大高度.
第1维度:“弹簧类”模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1)在能量方面,由于弹簧的形变会具有弹性势能,系统的总动能将发生变化,若系统所受的外力和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2)在动量方面,系统动量守恒.(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4)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三类常考的力学综合模型(多维探究)
如图所示,CDE为光滑的轨道,其中ED是水平的,CD是竖直平面内的半圆,与ED相切于D点,且半径R=0.5 m,质量m=0.1 kg的滑块A静止在水平轨道上,另一质量M=0.5 kg的滑块B前端装有一轻质弹簧(A、B均可视为质点)以速度v0向左运动并与滑块A发生弹性正碰,若相碰后滑块A能过半圆最高点C,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1)B滑块至少要以多大速度向前运动;(2)如果滑块A恰好能过C点,滑块B与滑块A相碰后轻质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
答案:(1)3 m/s (2)0.375 J
第2维度:“滑块—平板”模型…………………(1)“滑块”问题是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之一,由于滑块与平板之间常存在一对相互作用的摩擦力,这对摩擦力使滑块、平板的动量发生变化,也使它们的动能发生改变,但若将两者视为系统,则这对摩擦力是系统的内力,它不影响系统的总动量,但克服摩擦力做功,使系统机械能损失,所以解决“滑块”问题常用到动量守恒定律.(2)解决“滑块”问题时一般要根据题意画出情景示意图,有助于分析物理过程,也有助于找出物理量,尤其是位移之间的关系.
[核心整合]1.表现形式(1)直线运动:水平面上的直线运动、斜面上的直线运动、传送带上的直线运动.(2)圆周运动:绳模型圆周运动、杆模型圆周运动、拱形桥模型圆周运动.(3)平抛运动: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与圆轨道有关的平抛运动.
力学三大观点解答多运动过程问题(师生互动)
2.应对策略(1)力的观点解题:要认真分析运动状态的变化,关键是求出加速度.(2)两大定理解题:应确定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量(动能),分析并求出过程中的冲量(功).(3)过程中动量或机械能守恒: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初、末状态,列守恒关系式,一般这两个守恒定律多用于求某状态的速度(率).
(2020·天津卷)长为l的轻绳上端固定,下端系着质量为m1的小球A,处于静止状态.A受到一个水平瞬时冲量后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恰好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当A回到最低点时,质量为m2的小球B与之迎面正碰,碰后A、B粘在一起,仍做圆周运动,并能通过圆周轨迹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A受到的水平瞬时冲量I的大小;(2)碰撞前瞬间B的动能Ek至少多大?
[题组突破]1.(2022·安徽蚌埠市第二次质检)如图所示,竖直光滑的半圆轨道ABC固定在粗糙水平面上,直径AC竖直.小物块P和Q之间有一个被压缩后锁定的轻质弹簧,P、Q和弹簧作为一个系统可视为质点.开始时,系统位于A处,某时刻弹簧解锁(时间极短)使P、Q分离,Q沿水平面运动至D点静止,P沿半圆轨道运动并恰能通过最高点C,最终也落在D点.已知P的质量为m1=0.4 kg,Q的质量为m2=0.8 kg,半圆轨道半径R=0.4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A、D之间的距离;(2)弹簧锁定时的弹性势能;(3)Q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1)0.8 m (2)6 J (3)0.31
(1)物块A沿圆弧轨道滑至P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弹簧被压缩的最大弹性势能(未超过弹性限度);(3)物块A最终停止位置到Q点的距离.
2.(2022·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与另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B发生正碰,碰后B物块刚好能落入正前方的沙坑中.假如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已知物块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与沙坑的距离为0.5 m,g取10 m/s2,物块可视为质点.则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 )A.0.5 m/s B.1.0 m/sC.1.5 m/s D.2.0 m/s
4.(2022·青岛市模拟)(多选)如图,轻质弹簧上端悬挂于天花板,下端系一圆盘A,处于静止状态.一圆环B套在弹簧外,与圆盘A距离为h,让环自由下落撞击圆盘,碰撞时间极短,碰后圆环与圆盘共同向下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运动过程中,圆环、圆盘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碰撞后环与盘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碰撞后环与盘一块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与h无关 D.从B开始下落到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环与盘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解析:CD 圆环与圆盘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总动量守恒,由于碰后速度相同,为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碰撞后环与盘一起向下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弹簧弹力,由于弹力增大,整体受到的合力变化,所以加速度变化,故B错误;碰撞后平衡时,有kx=(m+M)g,即碰撞后新平衡位置与下落高度h无关,故C正确;从B开始下落到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环与盘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有能量损失,故环与盘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故D正确.
5.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A=4.0 kg和mB=3.0 kg,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壁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 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墙壁对物块B的弹力在4 s到12 s的时间内对B的冲量I的大小( )A.9 N·s B.18 N·sC.36 N·s D.72 N·s
解析:C 由图知,C与A碰前速度为:v1=9 m/s,碰后速度为:v2=3 m/s,C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以C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Cv1=(mA+mC)v2,可解得mC=2 kg,12 s末A和C的速度为:v3=-3 m/s,4 s到12 s,墙对B的冲量为:I=(mA+mC)v3-(mA+mC)v2,代入数据解得:I=-36 N·s,方向向左;故墙壁对物块B的弹力在4 s到12 s的时间内对B的冲量I的大小为36 N·s,故C正确,A、B、D错误.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相同高度的平板小车A和B,质量分别为mA=0.3 kg和mB=0.2 kg,滑块C静止于A车右端,质量mC=0.1 kg,可视为质点.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A车在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经t=1 s的时间运动了x=1.5 m的距离,撤去推力随即与B车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假设A车足够长,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1)求A、B两车碰撞前瞬间,滑块C与A车右端的距离Δx;(2)若A、B两车碰撞前瞬间,B车的速度vB=2.5 m/s、方向水平向左,试通过计算判断滑块C能否滑上B车.
答案:(1)0.5 m (2)不能 理由见解析
9.(2021·湖南卷)(多选)如图(a),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体用轻弹簧连接构成一个系统,外力F作用在A上,系统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B靠墙面),此时弹簧形变量为x.撤去外力并开始计时,A、B两物体运动的at图像如图(b)所示,S1表示0到t1时间内A的a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S2、S3分别表示t1到t2时间内A、B的a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A在t1时刻的速度为v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到t1时间内,墙对B的冲量等于mAv0B.mA > mBC.B运动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等于xD.S1-S2=S3
解析:ABD 将A、弹簧、B看成一个系统,0到t1时间内,重力、支持力对系统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墙对系统的冲量等于系统动量的变化量,即墙对B的冲量等于mAv0,A正确;t1时刻之后,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题图(b)可知,t1到t2这段时间内,S3>S2,故B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大于A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可知A物体的质量大于B物体的质量,B正确;撤去外力F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运动后,A、B具有动能,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弹簧的最大形变量小于x,C错误;t2时刻,A、B的加速度均最大,此时弹簧拉伸到最长,A、B共速,设速度为v,a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代表速度的变化量,0~t2时间内,A的速度变化量为S1-S2,t1~t2时间内,B的速度变化量为S3,两者相等,即S1-S2=S3,D正确.
第1次碰前,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1=μAmAgcs θ·L=1 JA、B第一次碰后至第二次碰前xA=xB=vB1t2=0.8 m此过程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2=μAmAgcs θ·xA+μBmBgcs θ·xB=12 J因摩擦而产生的总热量:Q=Q1+Q2=13 J.答案:(1)1 m/s (2)1.2 s 13 J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课(12)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点一,命题点二,ACD,命题点三,限时规范训练,A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复习第一轮:专题强化课(06) “三大观点”解答力学综合问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决力学问题的三大观点,应对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九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