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53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53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53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53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53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福建福州八县联考]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方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纺织品以及瓷器等,从长安运往西域,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些活动( )
    A.推动了中外农业生产的发展
    B.加速了技术近代化进程
    C.促进了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
    D.旨在拓展农耕文明范围
    2.[2023·南昌市二模]白居易写有《胡旋女》一诗,题注:“天宝末,康居国(注:唐时西域国家)献之。”诗云:“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从作品可以推知,当时( )
    A.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汇融合
    B.异域乐舞广受欢迎
    C.商路为文化交流提供便利
    D.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2023·青岛市一模]哈密市拉甫却克墓地发掘出土了五铢钱、开元通宝、漆木器、仿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金戒指、瓜棱珠大耳环等器物。这( )
    A.证明该墓葬形成不晚于唐朝初年
    B.说明中国手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
    C.体现了西域开始同中原建立联系
    D.反映了东西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4.[2023·泰安市高三四模]如图所示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
    A.民间娱乐的丰富多样
    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往来
    C.制瓷工艺的精美高超
    D.官营手工业的兴衰变迁
    5.[2023·海南全真模拟]长沙窑兴盛于晚唐五代时期。长沙窑地下遗物众多,朝鲜2地、日本27地、印度尼西亚14地、伊朗14地、泰国3地、菲律宾3地、斯里兰卡2地、巴基斯坦2地均有出土长沙窑的瓷器。这说明,该时期的中国( )
    A.对外贸易呈现出超局面
    B.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发展
    C.民间制瓷业居主导地位
    D.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活跃
    6.[2023·安徽合肥一模]元朝在中央设立会同馆,为远道而来朝见皇帝的四夷宾客、外国使臣、归附人提供便利条件。会同馆设立专门官员,管理远道而来的宾客,并设立译使和通事,供四夷宾客、外国使臣翻译之用。这些举措( )
    A.摆脱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B.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推动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D.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7.
    [2023·山东名校大联考]17~18世纪法国宫廷时尚文化的引导者和代言人、法国宫廷画家弗朗索瓦·休伯特·德鲁埃为蓬帕杜夫人画的最后一张肖像中,她身着一条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文化在法国上层社会的影响
    B.法国艺术家热衷于代言东方商品
    C.中国纺织品已大规模进入法国市场
    D.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
    8.[2023·辽宁五校联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跨国公司把一种全新产品打入一个国家时,它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个国家中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这需要适应或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或口味,使他们接受这种产品,这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这表明( )
    A.跨国公司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B.经济全球化促进文化交流
    C.国际贸易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D.经济全球化要求文化创新
    9.[2023·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二模]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据此,发生在第二个时期的是( )

    A.开通丝绸之路
    B.开辟中俄“万里茶道”
    C.出现“希腊化时代”
    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10.[2023·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定,人民币从2016年10月1日起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这是该组织“历史上首次”扩大作为特别提款权基础的货币篮子。下列宗旨或使命,与此举相吻合的是( )
    A.消除关税壁垒B.稳定国际汇率
    C.促进自由贸易D.与贫困作斗争
    二、非选择题(12分)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张骞传说”起源于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的伟大壮举,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中国优秀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根据《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张骞出关志》,对张骞的故事进行猜测、演绎、流传。张骞的传说主要有青少年时代的《培育黑米的故事》,出使西域时期的《持节不失》《张骞与女儿国王》《开发西南夷》等。张骞去世以后,民间不仅建庙宇祭祀,而且通过《红鲤鱼穴》《野鹤道人》《张骞成佛》等故事,幻化出人们理想中的张骞形象。这些故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精神价值。——摘编自邹近《张骞传说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骞传说”的文化特征。(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骞为世人所敬仰推崇的精神品质。(6分)
    课题训练53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1.解析:(中国物品)从长安运往西域,再转运到欧洲促进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外物品的交流与交换,与农业生产无关,A项错误;张骞出使西域是在古代西汉时期,加速技术近代化进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外物品的交流与交换,而非拓展农耕文明范围,D项错误。
    答案:C
    2.解析:由材料可知唐朝时期西域康居国的女性来到唐朝天子面前,为天子跳舞,成就了白居易的诗作《胡旋女》,说明当时唐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较为便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原地区和西域之间经贸往来的重要渠道,唐朝时期商路的便利促进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C项;东西方一般指的是中国和欧洲国家,材料涉及的是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属于民族关系而非中外关系,排除A项;“广受欢迎”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材料并未反映社会对异域乐舞的态度,排除B项;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符合史实,但是材料体现的西域和唐朝的文化交流并不能说明国力强盛,排除D项。
    答案:C
    3.解析:题干内容中“五铢钱、开元通宝、漆木器”等器物能够体现出中原文化,“仿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金戒指、瓜棱珠大耳环”等器物能够体现出西亚文化,据此可知,通过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东西文化在此出现了交融现象,故选D项;仅通过题干内容中该墓葬所出土的文物还不能断定该墓葬的形成时间,还需要墓葬的形制、出土的器物特征和测年数据等多种证据来判断,排除A项;虽然在题干内容中述及了该墓葬的诸多器物,但是并没有将其制作水平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比较,也就不能推断出此时期的手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促进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排除C项。
    答案:D
    4.解析:本题考查唐三彩和丝绸之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唐代骑驼乐舞三彩俑,有骆驼、胡人、乐舞,这说明当时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交流,故选B项;此俑展示的只是一种乐舞形式,无法体现多样娱乐,故排除A项;材料是唐三彩,并非瓷器,故排除C项;此俑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体现了唐三彩的工艺精美,不能显示官营手工业兴衰变迁,故排除D项。
    答案:B
    5.解析:根据材料中海外出土的长沙窑瓷器的分布情况可知,长沙窑瓷器大量外销,且这些出土地点大多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这说明晚唐五代时期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较为活跃,D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商品出口量与进口量的比较,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府行为,B项错误;由材料不能判断民间制瓷业居主导地位,C项错误。
    答案:D
    6.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中央设立会同馆用于接待四夷宾客、外国使臣等,这说明元朝重视提升自身影响力,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摆脱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是外交方面,没有涉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排除B项;推动外交体制的近代化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7.解析:材料“蓬帕杜夫人”“她身着一条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体现的是当时中国文化对法国上层社会服装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与代言东方产品的说法无关,B项错误;“大规模”表述错误,且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纺织品大规模进入法国市场,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排除D项。
    答案:A
    8.解析:据材料“跨国公司”“适应或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或品味”“跨文化交流”等可知,经济全球化促进文化交流,B项正确;材料并未阐述世界市场形成过程,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跨国公司促进了文化交流,没有体现国际贸易经营规模的情况,C项错误;跨国公司推广产品的过程是文化交流的过程,材料未提及文化创新,D项错误。
    答案:B
    9.解析:万里茶道形成于17、18世纪,属于第二时期,故选B项;丝绸之路开通是在汉代,属于第一时期,排除A项;希腊化时代是在公元前330年到公元前30年,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D项。
    答案:B
    10.解析:消除关税壁垒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故A项错误;稳定国际汇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与提升人民币地位,人民币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这样的举动相一致,故B项正确;促进自由贸易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使命,故C项错误;与贫困作斗争,发展援助是世界银行的宗旨,故D项错误。
    答案:B
    11.解析:第(1)问据材料“人们根据《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张骞出关志》,对张骞的故事进行猜测、演绎、流传”可知是普通民众根据史书典籍的记载进行演绎的结果,属于民间文学的代表;据材料“至今已有2 100多年的历史”可知经历了数千年的流传,体现了源远流长的特点;据材料“张骞的传说主要有青少年时代的《培育黑米的故事》,出使西域时期的《持节不失》《张骞与女儿国王》《开发西南夷》等”可知,反映了张骞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故事,具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特点,而且还具有连贯性,体现出系列化的色彩;据材料“民间不仅建庙宇祭祀,而且通过《红鲤鱼穴》《野鹤道人》《张骞成佛》等故事”可知,被人们演绎成了通俗易懂的民间故事,增添了生活气息和神话色彩,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世俗化的特点。第(2)问据材料“《持节不失》《开发西南夷》”可知与张骞开发西域的顽强意识和矢志不渝的高尚气节紧密关联;同时,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汉武帝联络大月氏出击匈奴的意愿,体现了他报效国家的赤诚情怀;在长达几十年的出使过程中,历经千辛万苦,既完成了汉武帝出使大月氏的嘱托,同时还将西域地区的所见所闻记录成册,为汉代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体现了他重义守信的人格魅力和努力进取的生活态度。
    答案:(1)文化特征:据史籍演绎、民间文学;源远流长;系列化、群众性、世俗化;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生活气息、神话色彩。(6分)
    (2)精神品质:凿空万里的顽强意志;报效国家的赤诚情怀;矢志不渝的高尚气节;重义守信的人格魅力;努力进取的生活态度。(6分)

    相关试卷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编选择性必修第十五单元文化交流与传播课题53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学生用书: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编选择性必修第十五单元文化交流与传播课题53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学生用书,共10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七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66讲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七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66讲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共3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二十七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66讲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二十七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66讲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共3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