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6 动荡的春秋时期选择题1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A.周王室势力大减    B.周朝即将灭亡 C.分封制得到巩固    D.周朝政局稳定2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3.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齐国与其他诸侯国齐集首止(地名)。(周)太子郑驾临,将周惠王欲立王子带(太子异母弟)为太子之事告诉齐桓公。齐桓公命各诸侯陪伴太子以定太子之位。惠王闻此大怒。之后齐国等诸侯与太子郑会盟。这件事说明(  )A.周天子已不是天下共主 B.王位世袭制已崩溃 C.诸侯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 D.王室衰微地位下降4.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铁制农具和牛耕、王室衰微、尊王攘夷、商君治秦。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三国鼎立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5.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深层影响是(  )A.贵族尽相追逐利禄     B.军队战斗力提高 C.新的政治秩序确立     D.分封制得到发展6.学习历史要关注文明演进中的重要转型时期。材料中的这一时期是指(  )……朝后期,中国政治混乱,……正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重要转型时期。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7.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孔夫子称之为礼崩乐坏,郭沫若称之为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这一时期是指(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8.对于如图所示的于春秋战国时期文物的考古发现,综合起来最为适合的研究主题是(  )http://www.zxxk.comA.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战略   B.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经济C.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   D.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9.品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联中成语卧薪尝胆源于春秋时期哪一个霸主的典故?(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吴王阖闾  D.越王勾践10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推动这一时期大变革、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材料分析题11.山西地处河西之地,是人类初曙的发源地,山西南部更是最早的中国所在区域。晋国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时代变迁。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代,叔虞为周成王的胞弟,据传叔虞与成王玩耍,成王把一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圭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史称桐叶封弟——典出《吕氏春秋览部》1)材料一中的历史典故与哪一历史制度有关?周朝实行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二齐桓公改革: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禳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晋文公改革:重用狐偃、赵衰等人,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军备,施惠百姓,发展生产。接受狐偃尊王攘夷的主张。2)阅读材料二,归纳齐桓公与晋文公称霸的共同原因。材料三 晋国在称霸过程中,不仅灭掉周围三十余国,兼并了部分戎狄部落,还向东夺取了卫、郑、鲁等国的部分土地……——《政区地理山西历史》材料四 戎狄多居山间,车战难以施展,步兵作战灵活敏捷,故戎狄揸长于步战。晋国吸取戌狄军事文化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三晋古文化源流》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诸侯争霸活动产生的影响。材料五http://www.zxxk.com春秋青铜附耳凤螭纹蹄足镬鼎此鼎发掘于一座春秋大墓,墓主人是晋阳城的缔造者﹣﹣晋国卿大夫赵筒子。墓内出土两组七个青铜列鼎。最大的一件青铜鼎高1米,口径104米,是国内已知最大的春秋大鼎。4)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什么社会状况?
    参考答案1A 2C 3D 4D 5C 6B 7B 8C 9D 10C111)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疆域。2)重用人才;通过改革国富兵强;利用尊王攘夷为口号。3)诸侯争霸战争促进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4)春秋时期,青铜器成为尊贵和权力的象征,等级森严。

    相关试卷

    初中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