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学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学案(含答案)
【同步学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 学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同步学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 学案(含答案),共6页。
浙教版八上 §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气候的定义,知道“天气”和“气候”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掌握影响气候的因素。3、了解太阳对气候的影响。4、理解陆地和海洋性质不同时对气温的影响。5、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气候1、气候是某一地区 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 和 。2、浙江地区 月的平均气温较高, 月的平均气温较低;知识点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的影响: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 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 ,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导致地表的气温由 地区向 逐渐降低,形成不同的温度带。2、由于纬度位置不同,造成气候差异,如,我国的海南岛纬度 ,气温,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 ,夏季,冬季长而 。3、海陆位置的影响: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 的影响也比较大。夏天,内陆一般比较 ,而海边则往往比较 ,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主要原因陆地土壤和海洋水的 是不同的。4、由于海陆位置不同,生成气候差异明显,如,海洋上空 充足,空气 ,因此沿海地区的 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5、地形的影响:地形对 也有较大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山顶的气温明显 山麓。迎风坡的降水一般比背风坡 ;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 ℃。二、例题讲解例题1、下列描述中,属于气候特征的是( ) A.狂风暴雨 B.万里无云 C.阴雨连绵 D.四季分明例题2、海南岛是我国冬季避寒的旅游胜地.导致海南岛长夏无冬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海拔例题3、由表可知,形成那曲与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地名纬度平均海拔/米1月均温7月均温那曲(西藏)31°29´N4507-14.4℃8.8℃南京(江苏)32°00´N102.3℃28.8℃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势 D.人类活动例题4、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验证影响气候的因素所做的实验,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一定高于海洋 B.随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C.陆地气温日较差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 D.距海近降水多,深居内陆降水少例题5、一位英国游客为了考察中国各地的春节风俗,从海南岛出发,经过广洲、武汉、北京,到达哈尔滨,一路上他感到越来越冷,不得不购衣御寒,主要原因是( )A.不适应我国气候 B.纬度越来越高 C.地势越来越高 D.距离越来越远例题6、某观赏植物每年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实轻小且有翅(如图甲),到了冬季逐渐脱落。在杭州的某空地上种植几株该植物,若环境适合其自然生长和繁殖,结合我国季风示意图(如图乙),推测若干年后此空地上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最有可能是( )(●表示原种植的植株,○表示繁殖产生的植株)
例题7、大洋平均海拔800米,大洋山海拔1500.6米,为括苍山脉第一高峰;年平均气温13.5℃,每年7月平均温度22.5℃。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特点使得大洋成为人人向往的“避暑仙乡”。
(1)大洋夏季平均气温较低主要受 因素影响。(2)如图是括苍山脉某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三、随堂练习:1、下列描述中,前者属天气、后者属气候的选项是 ( ) A.长夏无冬;有时有小雨 B.阴转多云;四季如春 C.终年高温;冬暖夏凉 D.狂风暴雨;雷电交加2、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气温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风向的差异 D.天气的差异3、冬季,我国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造成这种南北气候差异的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海陆位置4、1月四川盆地的平均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大约高出4℃,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高 B.接受的太阳辐射多 C.远离海洋 D.北面有山地阻挡冬季风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包含的地理原理是( )A.不同纬度气温不同 B.同一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C.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D.南方气温比北方的高6、10.图中形成降水的坡是( )A.迎风坡 B.背风坡 C.阳坡 D.阴坡
(第6题图) (第7题图)7、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处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迎风坡,降水最多 B.B点位置最高,降水最多C.C点处于迎风坡的较高地点,降水最多 D.D点离海洋最近,降水最多 四、课后巩固:1、天气和气候的差异是( )A.天气是经常变化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B.气候是经常变化的,天气是相对稳定的C.天气天天变,气候永远不变 D.天气和气候是一样的2、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气是时刻在变化的 B.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是一样的C.气候具有稳定性 D.世界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很大3、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 B.纬度较高 C.海拔较高 D.温度较高4、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 B.清明时节雨纷纷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四季如春5、下列反应本图降水随地形的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B.海拔越高降水越少C.背风坡多雨迎风坡少雨 D.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6、地形雨多形成于( )A.沿海平原 B.内陆高原 C.山地迎风坡 D.背风山坡7、一般而言,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8、下面的气候要素图中,最有可能表示杭州市的气候状况的是( )
A.A B.B C.C D.D9、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 (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2021年1月,杭州遭遇到了极强寒潮,1月8日杭州城区最低气温仅为-6.4℃,为近30年来1月份的历史第二低温;临安天目山仙人顶出现了-20.6℃的极端低温。杭州城区与天目山在同一天中最低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两地 不同。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10、如图所示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 A 处的天气系统是高压,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 A 处的天气特点是 (2)图中 C 处将受到 的影响,届时该地将出现降雨、降温和大风天气。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A地海拔为3300米,B地海拔为300米,若A地气温为15℃,则B地气温为________℃;(2)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3)运用这一原理,人们在夏季往往到________避暑。12、请根据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中所列气温变化情况最有可能是一年里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比较分析哈尔滨与三亚的气温可知:存在显著差异的是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分析表中乌鲁木齐与长春的有关数据可知:两个城市之间存在差异的气象要素是______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第12题表格) (第13题图)13、如图所示,A 地海拔 2000 米,B 地海拔 3000 米,C 地海拔 1100 米,D 地海拔 100 米, 此地常年刮东风,回答下列问题: (1)A、D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两地气温相差约 ℃。(2)A、C 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因为 A 地处于 ,C 地处于 。 (3)B、C 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 。(4)解释一下C处比A处多雨的原因: 。 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1、长时间内 平均状况 极端状况2、7-8 1-2 知识点2、1、热量 分布的不均匀 递减 低纬度 两极2、低 高 高 短 寒冷3、气温和降水 炎热 凉爽 比热容4、水汽 湿润 降水 5、气温和降水 低于 多 6 二、例题讲解:例题1、A解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属于气候,选项ABC描述的都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属于天气。例题2、A解析:海南岛长夏无冬,说明气温高,海南岛之所以气温高是因为纬度位置低,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多。例题3、C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那曲位于有“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例题4、C解析:通过这一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陆地的气温日较差大,而海洋的气温日较差小,因为水的比热容更大,温差更小。例题5、B解析: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一位游客从海南岛出发,经过广洲、武汉、北京,到达哈尔滨,一路上他感到越来越冷,气温会越来越低,是因为纬度越来越高。例题6、A解析:从题意可知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到了冬季逐渐脱落,从乙图可看出我国冬季风是从西北刮向东南方向,最好种子落在东南方向比较多,故A符合题意。例题7、B解析:A:由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海拔的影响,A错误。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B正确。C:由图可知,山的南坡降水多,是迎风坡,北坡降水少,是背风坡,C错误。D:由图可知,山的南坡降水多,北坡降水少,D错误。三、随堂练习:1、B 2、A 3、B 4、D 5、C 6、A 7、C 四、课后巩固:1、A 2、B 3、A 4、D 5、D 6、C 7、A 8、C9、快;乙;地形10、(1)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2)冷锋11、(1)33 (2)海拔不同(3)山上12、(1)B (2)哈尔滨比三亚气温低 哈尔滨比三亚纬度高(3)温差大小 海陆分布13、(1)1900 11.6 (2)C 背风坡 迎风坡 (3)气温随海拔上升而下降 (4)在迎风坡,暖湿空气沿迎风坡爬升,气温下降,水汽冷却液化形成降水。背风坡气流 下沉,气温上升,小水滴升温汽化,不易形成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