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电压的测量精品学案
展开 浙教版八上 §4.5电压的测量(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电压的意义、符号、单位及常见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作用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流表量程,会正确读数。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
二、例题讲解
例题1、1.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B. 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触”
C. 两表都不能将两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 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例题2、下列关于电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
B. 电路中没有电流也可能有电压
C. 电路中没有电压也可能有电流
D.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例题3、如图所示,能正确地测出小灯泡L1两端电压的电路是( )
A. B. C. D.
例题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测量小灯泡L1两端电压的电路。图中有一条导线接错了,接错的导线是( )
A. 导线1 B. 导线2 C. 导线3 D. 导线4
例题5、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两只规格相同的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可能是电路出现故障,灯L1短路
B. 可能是电路出现故障,灯L2短路
C. 可能电路各处完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并且灯L1两端电压为10V
D. 可能电路各处完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并且灯L2两端电压为8V
例题6、下面是某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进行实验:①按图示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③在测L2两的电压时,某同学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④测出B ,C间的电压。
(1)在连接导线时,开关必须________。
(2)他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3)改进方法后,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他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申联电路总电压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他收集到的证据是否支持他的猜想?________。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写出一条)。
三、随堂练习:
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
A. 1.5 V B. 24 V C. 110 V D. 220 V
2、下列电表示数为1.4 伏的是( )
A. B. C. D.
3、酸甜多汁的水果不仅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还可以发电呢!如图所示,几只水果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关于这个电路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果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电压 B. 此时电路中有电荷在发生定向移动
C. 水果中储存的是电能 D. 把水果串联起来可以提高电压
4、学生实验用的电压表有两种量程:0~3 V和0~15 V,电压表上面一行示数看不清楚,而测量又必须用0~15 V的量程,一同学见到指针指到小量程的1.7 V,则实际的电压是( )
A.1.7 V B.3.4 V C.7.5 V D.8.5 V
5、如图,小阳利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进行了如下实验:小阳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则从电压表“﹣”号接线柱连出的导线应连接到哪一个接线柱上( )
A.E B.C C.D D.B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两灯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是( )
A.灯L1开路 B.灯L2开路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
7、观察图中的电压表,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________联,________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连,________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连,该电压表的两个量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测量3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时,电压表应选用图________连接方式测量。
(3)读出图中电表对应的示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四、课后巩固:
1、下列关于电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B.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超过36 V
C.干电池、蓄电池都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D.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2、小宁的探究小组在练习使用电压表时,军军把电压表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
A.灯泡亮、电压表有示数 B.灯泡亮、电压表无示数
C.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D.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均能发光,则( )
A.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 B.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C.甲、乙都为电流表 D.甲、乙都为电压表
4、在以下电路中,能测出灯泡L2两端电压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电压表所测的电压是( )
A.R1两端的电压 B.R2两端的电压
C.电源两端的电压 D.R1和R2两端的总电压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6、如图所示为某电路实物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B. 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C. 灯 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D. 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从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应该是( )
A. 示数变为0 B. 有示数,测量的都是电源电压
C. 有示数,测量的都是灯两端的电压 D. 示数将变大,但无法测量
8、一只电压表有0~3 V和0~15 V两个量程。某次实验中用的是0~3 V的量程,而从0~15 V的量程刻度盘上发现指针所指的电压恰好是8.5 V,则实际测得的电压值是( )
A. 8.5 V B. 2.7 V C. 1.7 V D. 1.5 V
9、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若开关闭合其后果是( )
A. 两表都会被烧坏 B. 两表都不会被烧坏
C. 电压表不会被烧坏,且示数正常 D. 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0、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观察电压表的接线和指针偏转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________极,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V。
11、如图所示,灯L1与灯L2串联,先用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在测灯L2两端电压时,小明和小丽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请你对他们的做法进行评价。
小明: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丽:只将电压表接B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了验证猜想1,他们先在金属片上每隔2 cm作好标记,再将铜片、锌片插入土壤中,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改变两金属片插入土壤的深度,并记录相应的电压值,实验数据如下表:
(1)图丙是同学们最后一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请读出电压值,并填入上表空格中。
(2)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图像。
(3)分析以上数据和图像,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他们利用以上装置验证猜想2,实验中应控制 不变;改变 ,并依次记录电压表的示数。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
二、例题讲解:
例题1、C
解析:A.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触”,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电压表可以将两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故D正确不合题意。
例题2、C
解析: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即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商店里售卖的干电池两端就有电压,但是却没有电流产生,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形成电流的两个条件:①有电压;②有通路,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故D正确不合题意。
例题3、D
解析:A.电压表与L1并联,但是“+”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连,故A错误; B.电压表与两个灯泡并联,测它们的总电压,故B错误; C.电压表与灯泡L2并联,测L2的电压,故C错误; D.电压表与L1并联,且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故D正确。
例题4、C
解析:小明同学测量小灯泡L1两端电压,电压表应与小灯泡L1并联。图中电压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1与L2串联后的总电压。因此,导线3连接错误,应接在小灯泡L1的右端接线柱或小灯泡L2的左侧接线柱上,故C正确,而A、B、D错误。
例题5、A
解析:根据甲图可知,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总电压,V2测灯泡L2的电压。 A.如果过L1短路,那么只有灯泡L2接入电路,此时两个电压表的示数都等于电源电压,故A符合题意; B.如果灯泡L2短路,那么电压表同时被短路,它的示数为零,故B不合题意; 如果电路完好,那么电压表V1的示数肯定大于V2的示数,此时电压选择大量程0~15V,根据图乙可知,此时V1的示数为10V;V2选择小量程0~3V,示数为2V,那么灯泡L1的电压为:U1=U总-U2=10V-2V=8V,故C错误; 灯泡L2的电压就是电压表V2的示数,也就是2V,故D错误。
例题6、(1)断开(2)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支持;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
解析:(1)在连接电路时,为了防止电路时通时断,烧坏灯泡或电表,所以开关必须断开;
(2)电压表原来连接在A、B两点之间测L1的电压,那么接A的肯定为“-”接线柱,接B的肯定是“+”接线柱。如果B点不动,而将A端直接挪到C点,那么电压表的“-”接线柱就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指针反向偏转,可能会烧坏电压表。
(3)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测量出的数据肯定会存在些许的误差,2.4+1.4=3.8V≈3.75V,因此可以说明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但是由于实验次数太少,收集到的数据太少,因此得到的结论会具有偶然性,有时甚至不能找到正确的规律。
三、随堂练习:
1、A 2、D 3、C 4、D 5、A 6、B
7、(1)并;“3”;“-”;0~3伏;0~15伏 (2)乙(3)2伏;12.5伏;0.5伏
四、课后巩固:
1、D 2、C 3、B 4、D 5、B 6、C
7、B 8、C 9、D 10、负 0.6
11、 不正确; 电压表连接A的一端为“+”接线柱,改接C后却连电源负极;
不正确;电压表将测量L1和L2的总电压(或电源电压)
12、(1)0.70 (2)见下图(3)在铜片、锌片之间的距离不变时,土壤电池的电压随铜片和锌片插入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铜片和锌片插入土壤的深度 铜片和锌片之间的距离
科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 电路探秘第5节 电压的测量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 电路探秘第5节 电压的测量优秀学案,共7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优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优质学案设计,共5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电流的测量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电流的测量优质导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