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同步学案】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同步教案】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 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节第1课时 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案,共8页。
一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 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例1、例2,第10~11页课堂活动第1~3题,第12页练习二第4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结合具体情境,探究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体验计算方法多样性,并优化算法。4.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正确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理解口算算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学生准备:练习本、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1.口算课件出示青青大草原情境图,喜羊羊开着快乐列车奔驰在草原上(轻音乐:火车开啦),列车上有许多算式。5×9= 8×7= 6×5= 8×4=3×7= 9×6= 4×6= 2×8=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认识他吗? (学生:喜羊羊)今天喜羊羊开着快乐列车从青青大草原来了,他将与我们一道走入今天的数学课堂。在快乐列车上有一些算式,你们会算吗?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要求学生用手势去判断对错。过渡:同学们算得真好! 让我们一起坐上喜羊羊的快乐列车,一起前行吧!2.填空6个十是( ) 16个十是( )30个十是( ) 56个十是(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在铁路两旁的行道树上还有一些问题,你能解答吗?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要求学生用手势去判断对错。[点评:利用学生熟悉的喜羊羊将学生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复习表内乘法和几个十是多少的知识,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旧带新,降低了新知识的难度,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教学单元主题图(1)出示单元主题图。教师:我们乘着喜羊羊的快乐列车,与喜羊羊一起从青青大草原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请大家仔细观察这美丽的大森林,从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全班集体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集体交流所获得的数学信息。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板书: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点评:通过创设情境,呈现教科书的主题图,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开开心心进课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奠定基础。]2.教学例1(1)观察情境,收集信息。教师:大森林里的动物可真热情,这不,鸡妈妈邀请我们到她们家去做客。课件出示例1图片。教师: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一共有3盒鸡蛋,每盒20个”的信息和提出“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的问题。(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算理,教师巡视。②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算理,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1种:20+20+20=60(个)第2种:20×3=60(个) 把20×3看作2个十乘3,2个十乘3得6个十,也就是60。第3种:3×20=60(个) 先用3乘20中十位上的数2得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得60。(3)即时练习,巩固提高。①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30×4,40×8,5×60。②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口算算理。③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算理。(4)归纳整理,小结提升。教师: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我们应该怎么算比较快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口算方法,再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在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时,可以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十,再去乘一位数,积是多少个十,也就是几十;还可以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再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1个0。[点评: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明白算理,加深对算理的深入理解。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会选出最优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再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1个0。]3.教学例2(1)观察情境,收集信息。教师:喜羊羊带着我们继续在美丽的大森林中前行,他又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呢?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有两堆小正方体,每堆有13个”的信息和提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的问题。(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算理,教师巡视以发现不同的解法。②全班集体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1种:13+13=26(个)第2种:13×2=26(个) 13=10+3,10×2=20,3×2=6,20+6=26。(引导学生借助情境理解算理)第3种:13×2=26(个) 先用2乘个位上的3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2乘十位上的1得2,表示2个十,写在十位上,结果就是26。(引导学生借助情境理解算理)……(3)即时练习,巩固提高。①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32×3,24×2,3×12。②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口算算理。③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算理。(4)归纳整理,小结提升。教师: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我们应该怎么算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口算方法,再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在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不进位),可以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数,再用一位数乘个位上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也可以先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将乘得的积写在个位上,再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将乘得的积写在十位上。[点评:在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出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理解口算的算理,学生选出最优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1.教科书第10页“课堂活动”第1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算理。(2)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操作,并说出算理。2.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2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算理。(2)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先说出算理,再说说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3.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第1、2、3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出算理。4.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3题(1)同桌玩对口令游戏。(2)师生玩对口令游戏。[点评:通过适量的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口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口算算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又有什么疑问?[点评:全课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