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冀教版七 扇形统计图一等奖第1课时表格教案
展开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
第1课时 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扇形统计图,交流、讨论、认识扇形统计图特征的过程。
2.了解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征,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能提出问题并解答。
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事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 | 教师批注 |
一、情境导入 PPT课件出示六(1)班学生对喜欢哪项体育运动的调查情况,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下面问题: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老师谈话:要想清楚地表明各部分与总量的关系,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那就是扇形统计图。 二、讲授新知 1.引入扇形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的四幅扇形统计图,说明是来自六(1)班40名同学的调查结果。有男女生人数统计图,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统计图,上学方式统计图,喜欢不同球类项目的人数统计图。让学生读图,说一说了解到的信息) 生:男女生人数统计图中,“女生45%”表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5%…… 2.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这几幅图的共同特点是把一个圆分成了几个大小不一的扇形,用扇形来表示整体里的各部分,扇形的大小表示这一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PPT课件出示兔博士的话:这叫做扇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扇形统计图。 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四幅图,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
|
教学过程 | 教师批注 |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2)每个圆表示什么?其中每个扇形表示什么?(学生观察后,找学生汇报) 因为这几幅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都来自六(1)班40名同学的调查结果,所以每个圆表示的是六(1)班这个整体,其中的每个扇形表示的是按照不同的标准把这个整体分成的若干份。在同一个圆中,各个扇形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扇形越大表明这一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也就越大。 结合学生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出: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根据例1的统计图(4)填空。 (1)喜欢 项目的人最多,占全班人数的 %。 (2)喜欢 和 的人数之和超过全班总人数的一半。 本题可作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考虑问题的周全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找齐所有答案。若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全班人数的一半即为50%,通过简单试算即可得出结论。 (3)喜欢各种项目的人数的百分比之和是 %。 通过计算让学生明确:在一个整体中,各部分占这个整体的百分比之和一定等于100%,即等于单位“1”。 解决完这三个问题后,问学生:“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让学生当小老师提出问题,并请同学解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何特点。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4题。 2.相关习题。 |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学习主题,精心设问学生的思考。(2)交流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交流辨析中获得成功体验。
[不足之处] 一些学困生做题的效果不是很好。
[再教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师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关系,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
【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1课时 找次品 教案(表格式):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1课时 找次品 教案(表格式),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4课时 喜欢数学情况的调查 教案(表格式):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4课时 喜欢数学情况的调查 教案(表格式),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1.比精品第3课时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六年级上册1.比精品第3课时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