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 练习一(2)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展开第7课时 练习一(2)
复习内容:教材第33页第6~9题。
复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递增与递减的变化规律。
2.通过实践操作,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3.在看图列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5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用较好的方法整理算式卡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5以内加减法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
一、系统梳理 1.提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一余下的题目,板书课题:练习一(2)。 2.回顾整理。 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 求还剩下多少,用减法。 0+任何数=任何数 任何数+0=任何数 任何数-0=任何数 任何数-它本身=0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第33页第6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第6题上图。 ①让学生依次数出每堆草莓的个数,然后同桌交流:草莓个数有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②指名汇报:每次少2个。 (2)完成教材第33页第6题下图,并说出变化规律:每次多2个。 2.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33页第7题。 (1)师:小朋友,这种像楼房的计算题认识吗?是怎么回事呢? 请小朋友来读一读。 学生代表读算式,再请学生开火车读算式,弄明白题意。 (2)你会做这些题吗?请在书上连线。 (3)集体订正,课件配合显示答案。 3.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33页第8题的四幅图。 (1)让学生对照情境图讲“猴子吃桃”的故事。 (2)完成教材上的填空。 (3)全班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对于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允许有不同的列式,只要解释合理都可以。 第三幅图:5-3=2一共有5个桃子,吃了3个桃子,还剩下2个桃子。 4-2=2有4个桃子,又吃了2个桃子,还剩下2个桃子。 第四幅图:5-5=0一共有5个桃子,吃了5个桃子,还剩下0个桃子。 2-2=0有2个桃子,又吃了2个桃子,还剩下0个桃子。 4.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第9题。 (1)同桌互说,理解题意。 箱子上是几,就把得数是几的所有加减法算式放进去。 (2)以小组为单位,把算式卡片进行整理。 整理之前引导学生讨论,说说怎样整理更好。 预设:先计算,再按结果进行整理。 先整理加法算式,再整理减法算式……只要合理均给予肯定。 (3)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写算式。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结合算式说出每个数的意义。 2.按得数把算式填到相应的方框里。(填序号)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1.你知道下面的水果各表示几吗? 2.如图,阳台上左右两边有一些兰花,优优要让两边的兰花同样多,应该怎么做? 五、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 1.在○里填上“>”“<”或“=”。 5-5○2-0 2-2○0+1 4+0○5-2 4-0○3+2 3+0○2+1 0+5○5-0 2.数一数,填一填。 |
回忆所学知识。
学生交流。
读算式,理解题意。
讲故事,完成填空。
列式说理。
动手整理。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后完成。
互说收获。
|
板书设计
练习一(2)
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0+任何数=任何数 任何数+0=任何数
求还剩下多少,用减法。任何数-0=任何数 任何数-它本身=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课的教学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找规律时,先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增加还是减少)是怎样变化的?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给学生以指导。又如在整理算式时,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整理,再实际操作,给学生大的方向,节约了课堂学习时间。
不足之处: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太少,应把独学与互学配合起来。
教学建议:练习课要让学生从中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挖掘教材所蕴含在知识后面的方法,将方法渗透于知识教学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