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解决问题的策略(2) 教案
展开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例2和“想想做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借助线段图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用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一、情境导入
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也可以用画线段图来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学习策略。
1.出示例2。
(1)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3)教师引导: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
这里可以画一条线段表示绿花的朵数。(画线段)
那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应该画多长呢?(画的线段是上一条的2倍长。)
表示红花朵数的线段要画得比黄花朵数的线段怎样呢?(再长一些。)
(4)这样从条件想起,可以很清楚地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求黄花有多少朵,再求红花有多少朵。)
2.再次感受策略。
引导:那如果把条件改成“红花比黄花少7朵”,(出示条件)求红花有多少朵又该怎样想、怎样算呢?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一人板演。
交流:计算过程对不对?你用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说明解题思路)
3.回顾反思收获。
引导:同学们已经解决了两个实际问题,现在回顾、比较一下两题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的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重点说说两题中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为什么不同呢?
小结:因为两题中表示红花和黄花朵数关系的条件不同,所以第二步的算法不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看图说说第(1)题的条件。
你能根据条件提出哪些问题?(板书问题)
这里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提问:第(2)题的线段图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板书问题)
提问:求苹果树有多少棵可以怎样想?
指出:明白了实际问题的条件,就可以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计算的问题,这样就能知道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正确解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谁游得最快、谁游得最慢吗?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呢?
四、课堂小结
回顾反思,说说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再对同桌说一说。
【教后思考】
这节课的重点要放在让学生体会策略的重要性上,并主动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不要把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要看学生是否感受到相关策略是有用的,并愿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这些策略,从而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精品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精品表格教案,共4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七 解决问题的策略优质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七 解决问题的策略优质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回顾反思,加深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