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同步教案】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同步教案】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3.1认识倒数 (表格式)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3.1认识倒数 (表格式)教案,共4页。
认识倒数 | ||||
学习内容 | 教科书第30页单元主题图,第31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的(1)和练习八第1~3题 | |||
育人目标 |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经历探究倒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理、概括等思维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 | |||
学习重难点 | 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倒数的意义。 | |||
学习评价设计 | 1.能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过程性评价) 2.能准确地找出一个数的倒数。(练习评价) | |||
教学过程 | ||||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 |
创设情境 | 1.出示教科书第30页单元主题图。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指出:分数在生活中广泛运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隧道长900米,轿车穿越隧道要用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3.整数除以分数怎么做呢?从今天起我们就一同进入“分数除法”的学习中。 | 观察后回答
提问,思考做法
|
| |
新课教学 | 1.理解倒数的意义。 (1)出示乘法算式: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与同桌交流。 (3)反馈。 预设1:这两个数中的分子、分母刚好交换了位置。 预设2:这些算式的乘积都是1。 预设3: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都是1。 …… (4)你还能举出这样的算式吗? 小结: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板书课题:倒数) (5)理解互为的意义。 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倒数的意义) 学生齐读倒数的意义,找出关键词“两个数”“互为”(教师用彩笔标注) 追问:你是怎么理解“互为”的? 生反馈:“互为”是指两个数的关系。一个数不能称“互为”,是说两个数互为倒数。 小结: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的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①.(教师结合学生算式说明)比如:和乘积是1,所以和互为倒数,也可以说是的倒数,或是的倒数,不能单独说是倒数,或是倒数。 ①指名学生结合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倒数。 2.求一个数的倒数。 (1)出示教科书第31页“填一填”(增加一个数字0.5)学生试做,分类讲解。 ① ②1 6 ③0.5 教师把表格中数字分为“分数”“整数”“小数”这三类。让学生观察表格议一议:怎样求它们的倒数? 小组讨论后小结: ①求分数的倒数,就是将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②整数可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1的倒数是1,6看作,所以6的倒数是。 ③把小数化成分数, 0.5=,所以0.5的倒数是2。 (2)追问:0有倒数吗?小组讨论后小结:互为倒数是指乘积是1的两个数,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没有倒数。 |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举例
齐读倒数的意义,勾画
理解“互为”
结合算式表述“谁是谁的倒数”
观察表格,小组讨论。
讨论交流。 |
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感受发现的乐趣,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发展知识迁移能力。
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理性思维之美,培养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 | |
巩固练习 |
2.练习八1—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讲评。 | 同桌对口令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
| |
课堂小结 |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倒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 谈收获 |
| |
板书 设计 | 认识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可以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 | |||
教学 反思 |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3 分数除法1 倒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获奖表格教学设计,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