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说课小数乘整数_人教版新课标
展开五年级上数学说课-小数乘整数人教版新课标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小数乘整数》。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既是小数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的基础。
二 教材编写特点:
1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 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1)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2)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3)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3 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在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三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安排的例题例 1是小数乘整数的引入题。以购物问题为素材,引入新课的学习。例2的学习是在例1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弄清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要点。 “做一做”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点有二:①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有0,可根据基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末尾的0不能去掉。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2、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的进行笔算。
3、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和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四 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说一说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开始,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你们喜欢放风筝吗?”随后呈现例1的场景图,图上分别是几种不同形状风筝的单价,让学生在观察中清楚的知道它们的单价不一样。然后选择“一个老鹰风筝3.5元,买3个这样的风筝多少元?”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3.5×3。最后让学生观察这个乘法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发现其中一个因数是小数。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板书:小数乘整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放风筝是孩子们喜爱的一项运动,由放风筝导入新课显得亲切而自然。创设放风筝的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主动探索,初步感悟计算方法。
这个环节主要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解决3.5×3
首先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乘法来计算?让学生口答出:因为这是求3个3.5元是多少。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而计算3.5×3这道算式的结果。然后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思考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这样几种:一种是根据乘法的意义用加法算出结果:
3.5+3.5+3.5=10.5(元);另一种是利用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把3.5元看成3元5角,3个风筝就是有3个3元和3个5角,合起来也就是9元15角,因为15角是1元5角,和9元合起来一共就是10元5角。即10.5元。(课件)(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第三种可能的方法:把3.5元先看成4元,求3个4元是多少?因为多算了3个5角钱,所以要从12元里再减去一个15角,即等于10元5角,也就是10.5元。(4元×3=12元;5角×3=15角;12元-15角=10.5元)。第四种学生可能会提出:把3.5元看成35角,求3个35角是多少?也就是用35角乘3等于105角,再转化为10.5元。在学生提到这种方法时教师指出这是把小数先看成整数来计算的。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并板书:因为3.5元还可以看做是35角,用35角×3等于105角,换算成元就是10.5元。
3.5 元 35角
× 3 × 3
10.5 元 105 角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种不同的做法,哪一种计算方法更为简便?在肯定前面三种算法后,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四种算法。使学生明确第四种方法更简便。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因数3.5是几位小数?积10.5又是几位小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知道小数乘法可以先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比较因数与乘积之间的小数位数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因数小数位数与乘积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为小数乘整数计算法则的应用与概括做铺垫。
第二层次:解决0.72×5
0.7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60 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 360
因为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因此对这道题提出要求:“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怎样计算?”在学生按要求小组讨论之后全班进行交流,使学生明确:根据例1的做法,我们可以先将0.72转化为整数来计算,即0.72扩大到它的100倍 成为72,72×5自然学生都会用竖式计算,但关键是所得乘积360是原题的乘积吗?学生肯定回答:不是!因为根据积的变化规律,360是因数0.72扩大100倍之后所得的结果,要想得到0.72×5的结果还必须要把360再缩小到它的一百分之一,即3.60才是原题正确的乘积。最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末尾的0去掉。然后再让学生观察:0.72是几位小数?3.60是几位小数?
第三层次:比较算法
首先提出要求,让学生比较3.5×3和0.72×5这两道算式,可以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小结:一位小数乘整数,积也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成整数,积也是两位小数。接着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小数和整数相乘,是不是乘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积的小数部分也有几位?
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3.5×3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用竖式计算,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是相同的。然后通过教学0.72×5,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感性认识。最后通过比较算法,引导学生得出小结并进行合理的猜想,既有利于明确用计算器计算的针对性,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验证猜想,归纳计算方法。
首先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我们要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要用计算器来计算几道题,看看会不会有例外的情况。然后板书几道题:4.76×12、2.8×53、103×0.25。让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并记录下得数。在学生操作完后指名报得数,并板书。接着引导学生得出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随后组织学生根据刚才的计算和比较在小组里讨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应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这一环节让学生带着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意图去计算,目的明确,为之后的归纳计算方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一”的第1——4题。通过练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巩固对算理的认识,又有利于学生提高计算能力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所学,总结延伸。
在课结束之前,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并说说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些什么。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六、课堂作业当堂完成,有利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循环小数_人教版新课标: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数学说课循环小数_人教版新课标,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稍复杂的方程_人教版新课标: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数学说课稍复杂的方程_人教版新课标,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解方程_人教版新课标: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数学说课解方程_人教版新课标,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