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精品教案
展开22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会认“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10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能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找出景物的变化,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10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趣,通过对前面古诗词的学习,我们体会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第2篇课文的学习。
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齐读课题:四季之美
3.相信课前同学们已经初读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学,看看这些词语你读准了吗?学生读词语,老师相机点拨。
4.通过预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这是一篇散文,字数不多,但是非常生动。
学生:我知道了作者清少纳言,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姓清,“少纳言”是她在宫中任职的称呼,著有《枕草子》,为日本最早的随笔作品集,她的散文诗作,文字简洁精当、诗意醇厚、感情真挚、娴静委婉。
5.填空。本文的作者是(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_(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随笔作品有《枕草子》。
6.学生: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四季之美》选取于《枕草子》的“物尽”类。作者凭着敏锐而纤细的贵族化、女性化的感觉,捕捉眼前掠过的一-些美好的形象(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生活的),构造了一个清纯优美的诗意世界。
7.了解文章作者及写作背景等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块二:联系实际,整体感知
1.同学们四季之美,人人都能写,如果让你写四季之美,你会写什么?比如春天你会写什么?
学生:我会写春天的小溪,冰雪融化的样子。
学生:我会写春天的山和树。
学生:我会写春天的桃花。
2.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作者写了什么呢?
学生:《四季之美》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最有特点的美。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3.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学生: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4.归纳:是的,我们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这两种。介绍事物的发展,一般用时间顺序;介绍物体不同部位的情况,适合用空间顺序。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所写内容来确定写作的顺序。
5.在作者眼中,春夏秋冬最美的时候分别是什么时候?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学生:春天最美是黎明。
夏天最美是夜晚。
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
6.归纳
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请同学们看,前面是季节,后面对应四季不同的美。这几句是每段的总起句,起总领全段的作用。
7.练习(相信这个练习一定难不住你)
春天最美的是黎明,夏天最美的是夜晚,秋天最美的是黄昏,冬天最美的是早晨。
板块三:朗读课文,感知美景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课文分别写了四季哪些最美的景物?
学生:春天,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冬天,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2.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每个季节中最美的景物吗?
学生:春天,东方天空颜色的变化。
夏天,夏夜细雨中翩翩飞舞的萤火虫。
秋天的归鸦与大雁。
冬天熊熊燃烧的炭火。
3.同学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感受四季最美丽的景色呢?
朗读
4.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朗读,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我最喜欢文中呈现出夏季的静态美,画面中又呈现出萤火虫泛着微微的光,静态的美中又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老师:这就是以动衬静。
5.学生:我也喜欢夏天这一段,尤其最后一句:在漆黑的夜晚,一两只萤火虫飞舞会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美。
出示图
6.学生:我最喜欢春天这一段,它通过云彩色彩流动的变换来表现春天的气象。请大家看图,
我最喜欢的句子是“鱼肚色的天空ꎬ染上微微的红晕ꎬ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7.学生:我喜欢秋天这一段,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老师:是的,这是作者看到的。(出示图)
学生:还有作者听到的“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8.学生:我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后两句,因为我看到雪就会想到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出示图: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堆雪人、打雪仗)
板块四:小结收获,指导背诵
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春天最美的黎明、夏天最美的夜晚、秋天最美的黄昏、冬天最美的早晨。(出示图)
2.春花秋月景明丽,夏雨冬霜南北异。大自然为我们创作了一幅幅瑰奇壮丽、美妙绝伦的画卷。(出示四季的视频)
3.你能说说描写四季的词语吗?
学生:描写春天的词语有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万物复苏
学生:描写夏天的词语有绿树成荫挥汗如雨骄阳似火
学生:描写秋天的词语有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稻谷飘香
学生:描写冬天的词语有冰天雪地冬日暖阳鹅毛大雪
4.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四季最美景物的分别是:春天黎明的天空,夏天夜晚的萤火虫,秋天黄昏的归鸦、大雁、风声、虫鸣和冬天早晨的火盆。那么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5.课后作业:完成对应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
板块一:明晰方法,导入新课
1.师:我们曾经历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季的早晨,但我们很少像作者那样,用细腻的笔法传达真切的感受。
2.怎样才能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对话呢?
3.这节课我们采用体验式学习,变换角色,把自己当成摄像师,拍摄到四季最美的景物,感受四季的独特韵味。
板块二: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1.小组合作学习:四季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进行描述的?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春天学习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这一段是对春天黎明的描写,通过“泛、染、飘”三个动词体现它变化的动态美。
生:通过颜色的变化体现时间的推移ꎬ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3.出示图。看,这就是黎明时的天空和彩云。
4.学生交流
学生:下面我通过朗读表现春天黎明的美。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5.老师:从你的朗读里,我仿佛看到黎明即将到来,突然红光跳出了海面,云被染红了,海也被染红了,这时一个火球缓缓升起,海面彻底被染红了,太阳升起来了,整个天、整个海都红遍了。
6.小结
①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春季黎明的喜爱之情,
②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春天——黎明(东方天空颜色的变化)
7.现在有请夏天学习组。
生:本段通过对夏天夜晚的描写,写出了萤火虫翩翩起舞的景色最美。出示图。
生:宁静的夜里,除了月光和灯光,动人心魄的莫过于萤火虫了。萤火虫闪着微光在蒙蒙细雨的夜晚飞行,打破了夜的宁静,这一动态描写为夜晚增添了动态美。
学生汇报
学生:这时晴朗的夜下起了微微细雨,伴着沙沙的细雨,几只萤火虫打着它们特有的小灯笼飞来了,微微的黄光在细雨中越发朦胧了,这让观众在视觉上体验到一种迷离的气息。
学生:夏天这一段为我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美:一是静态的美,一是动态的美,萤火虫的设计是点缀夏天色彩最富有特色的一笔。
学生:漆黑的暗夜有无数萤火虫,作者把明亮的月夜与漆黑的暗夜进行对比,表现了漆黑的暗夜也有独特的美,突出对夏天夜晚的喜爱和赞美。
8.教师小结
这个画面有动有静,以动为主,意境非常优美,作者通过蒙蒙细雨中翩翩飞舞的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ꎬ凸显了安静夏夜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到惊喜。
板书:夏天——夜晚(细雨中翩翩飞舞的萤火虫)
请秋天学习小组。
9.学生汇报
学生:在秋天的黄昏这一节中,以时间的顺序呈现夕阳映照西山与夕阳西沉两幅画面,夕阳映照西山是以视觉效果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归鸦和大雁的感动,夕阳西沉是以听觉效果为主要内容,风声与虫鸣声使人心旷神怡。
学生:“夕阳斜照”“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这些动态描写不仅写出了黄昏下乌鸦成群归巢时的动态美,而且给人一种家的温暖。
学生:“成群结队”“比翼而飞”这些动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大雁在高空中列队飞翔的形态,飞行的动态美跃然纸上。
10.图片。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真是叫人感动。(出示:归鸦、大雁)
11.声音。还有那风声、虫鸣声使人心旷神怡。(出示风声、虫鸣声)
板书:秋天黄昏归鸦、大雁叫人感动,风声、虫鸣使人心旷神怡。
请冬天学习组。
12.学生汇报
学生:这里“当然”一词表明落雪早晨的美是毋庸置疑的。然后具体写下雪的早晨或凛冽的清晨,享受炭火的温暖时那种闲逸的心情,这种心情和寒冷的冬晨十分和谐,相得益彰,突出冬天早晨的美。
13.图片。冬天的早晨和温暖的炭火。(出示图)
学生: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作者笔锋一转,虽然让人有淡淡的失望,但正是与上句对比,才让我们感受到冬天的早晨那浓浓的情趣,在平淡中突出冬天早晨的美。
板书:冬天—早晨(火盆)
板块三:回归全文,指导背诵
1.学了这篇优美的散文,在作家的笔下,春天黎明的天空,夏天夜晚的萤火虫,秋天黄昏的归鸦、大雁、风声以及虫鸣,冬天早晨的火盆,四季最美,惹人喜爱。
2.课堂小结
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四季之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启迪人们从四季的变化中去细细品味人生的真谛。
3.朗读课文
(1)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练习背诵。
(2)指名任选一个季节,展示背诵。
板块四:拓展延伸,仿写文段
1.清少纳言的文字简洁、清新、有独特韵味,值得我们学习。请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志。
2.学生: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弦上跳动的音符,奏出优美的旋律。
3.推荐阅读。
喜欢春天的同学,可以去读读朱自清的《春》,汪曾祺的《夏天》中写了很多夏天的植物,可有意思了,喜欢夏天的孩子可不要错过了,喜欢秋天的同学,可以去看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喜欢冬天的同学可以去读读《济南的冬天》,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冬天是怎样的。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朗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