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4、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 学案(含解析)

    【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4、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 学案(含解析)第1页
    【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4、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 学案(含解析)第2页
    【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4、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 学案(含解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4、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 学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4、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 学案(含解析),共10页。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回顾】一、物质的鉴别1.鉴定与鉴别的概念不同。鉴定是根据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对它的组成成分加以确认、证实。若待检验的物质为酸、碱、盐溶液,则对阴、阳离子都要加以鉴定。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之区分开来。2.常见物质的鉴定与鉴别方法(1)常见离子的鉴定要求记住初中阶段常见离子的鉴定方法。如HOH可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等鉴定;    ClSO42CO32NH4等可凭借与其他离子反应能产生沉淀或气体等现象进行鉴定;    Cu2Fe2Fe3等可根据溶液中不同的颜色进行鉴定。(2)物质的鉴别方法:选用鉴别方法时,先简单后复杂,先考虑物理方法后考虑化学方法。物理鉴别方法是利用物质的颜色、光泽、状态、溶解性、硬度、磁性等物理性质进行鉴别的,如铜和铝、铁粉与氧化铜粉末、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等都可以用物理方法直接鉴别。化学鉴别方法是通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呈现的不同现象,如颜色变化、出现沉淀、逸出气体等进行鉴别。二、物质的除杂1.除杂的原则(1)一般情况下,所加的试剂要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若所加试剂会和要保留的物质反应,则最后要转化为需要保留的物质,即除去杂质后要恢复要保留的物质的原有状态。(2)除杂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也不能减少要保留的物质。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要保留物质的方法,即可以将杂质转化为要保留物质的方法。(3)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优先考虑物理方法,不行再用化学方法。2.除杂的常用方法(1)过滤法:即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泥沙,可将粗盐溶解于水,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再把滤液蒸发、烘干,即可得到不含泥沙的食盐。(2)结晶法:当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时,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将杂质除掉。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氯化钠。(3)溶解法:将杂质用化学方法溶解。如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可往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得到不含铁的铜粉。Fe2HCl===FeCl2H2(4)沉淀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形成沉淀,滤去沉淀,即可除去杂质。如要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滤去CaCO3沉淀,即可达到除去Na2CO3的目的。Na2CO3Ca(OH)2===CaCO32NaOH(5)化气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使其转化为气体逸出,即可除掉杂质。如用盐酸除去NaCl中的Na2CO3(6)加热法:通过加热,使杂质分解,从而除掉杂质。如要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就可以用加热的方法。2NaHCO3Na2CO3H2OCO2(7)吸收法:用某种物质作吸收剂,把杂质吸收。如实验室用锌跟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氢气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可用下列洗气装置将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吸收,以达到除杂的目的。图4-1.EPS41                1 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固体少许溶于水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固体物质的组成中(  )A.一定有K2SO4,可能有NaCl  B.一定有NaClC.一定有Na2CO3  D.一定有K2SO4NaCl[答案] A 由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可推断物质中含有硫酸钾,生成的沉淀是BaSO4。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AgCl,可推断滤液中有Cl,但Cl可能来源于加入的氯化钡,因此原固体中可能有氯化钠。[方法点拨] 滤液中的可溶性氯化物可能来自后来加入的氯化钡,也可能来自原化合物。初中阶段有两种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2 下列除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 选项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CO2(HCl)NaOH溶液洗气BNaCl(Na2CO3)盐酸蒸发CCaO(CaCO3)过滤DH2SO4(HCl)BaCl2溶液过滤[答案] B A选项中,CO2中混有HCl气体,若选用NaOH溶液,会把两种气体都吸收了。C选项中,CaO中混有CaCO3CaCO3不溶于水,虽然过滤可除去,但CaO跟水反应会生成Ca(OH)2D选项中,H2SO4中混有HCl,如果加入BaCl2溶液,反而把H2SO4除去了,生成了杂质HCl[方法点拨] 除杂时,还要考虑除杂反应中生成物是否带入了新的杂质,杂质与要提纯的物质是否容易分离。 1.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均合理的是(  )AN2(O2):木炭、点燃BCu(CuO):稀硫酸、过滤CNaCl固体(KCl):水、过滤DNaOH溶液(Na2CO3)CaCl2溶液、过滤2(多选)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的是(  )AKNO3[Ba(NO3)2]BNaCl(KNO3)CNaNO3(NaCl)DCa(NO3)2(NaNO3) 3.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化气法除去的是(  )ANaNO3[Ba(NO3)2]BNaCl[Mg(OH)2] CKNO3(K2CO3)DNa2SO4(MgSO4)4.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用吸收法除去,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AO2(H2O):用浓硫酸除水 BCO2(HCl):用NaOH溶液除HClCNH3(H2O):用浓硫酸除水DCO2 (HCl):用Na2CO3溶液除HCl5.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药品或方法ACaCl2溶液盐酸过量的碳酸钙、过滤BCaOCaCO3适量稀盐酸CN2O2灼热的铜网DCOCO2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6.有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乙与丙混合产生的沉淀不溶于甲,乙与丁混合产生的沉淀可溶于甲,则四种溶液是(  )  AHClNa2CO3CaCl2MgSO4BHNO3AgNO3KClKNO3CHClBa(OH)2Na2SO4MgCl2DHNO3Ca(OH)2K2CO3CuSO4 7.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样品,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现取10.6 g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另取10.6 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 g 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3B.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KCl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D.样品中只混有NaHCO38abcd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HCl四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它们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表所示的现象,则abcd依次是(  )  abcda  b c  A.Na2CO3AgNO3HClBaCl2BAgNO3Na2CO3BaCl2HClCHClAgNO3BaCl2Na2CO3DBaCl2HClNa2CO3AgNO39(多选)某水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Ca2Ba2SO42CO32,现取两份100 mL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沉淀物6.27 g,经足量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在所得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以下关于该水溶液的推测正确的是(  )ACl一定存在B100 mL溶液中K的质量不小于2.34 gCK一定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Ca2 可能存在 10.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检测次数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第一次KClK2SO4Na2CO3NaCl第二次KClBaCl2Na2SO4K2CO3第三次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11.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试回答:(1)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A.氯化物        B.硫酸盐C.硝酸盐        D.碳酸盐12.现在自来水消毒用ClO2,而以前用的是Cl2,对人体健康不利。将SO2气体通入氯气的水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酸。(1)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SO22H2O===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为了证明所得混合酸中含有的两种酸根离子,设计实验加以确认,依次加入的试剂:①________②________13.若从Na2CO3Na2SO4H2SO4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表。试根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先进行分步推断,再推断所取的两种溶液的可能组合。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推断(或结论)(1)将两种溶液取出并混合混合溶液无色、澄清混合液中肯定不含________混合时无明显现象混合溶液肯定不是________组合(2)pH试纸测定混合溶液的pH测定的结果:p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Ba(NO3)2有白色沉淀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上述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溶液的可能组合(写出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组写几组,可填满也可不填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AD两项会引入新的杂质;C中两种固体都可溶于水。2AC 3C  首先寻找杂质中能产生气体的离子,初中阶段常见的有CO32HCO3     NH4,本题中只有C选项中含有CO32,可以添加与物质中的酸根离子组成相同的酸,即HNO3,使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4A  除水蒸气常用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除其他气体时遵循只能与杂质反应的原则。5B  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CaO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而且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6C  Na2CO3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可以溶于盐酸中;AgNO3KCl反应生成的AgCl沉淀不溶于硝酸,但AgNO3KNO3不反应;Ba(OH)2Na2SO4反应生成的BaSO4沉淀不溶于盐酸,Ba(OH)2MgCl2反应生成的Mg(OH)2沉淀可以溶于盐酸;Ca(OH)2K2CO3反应后生成的CaCO3沉淀能够溶于稀硝酸。7A  混有杂质的碳酸钠加水后溶液澄清,则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硝酸钡;纯净的碳酸钠质量为10.6 g时,会生成二氧化碳4.4 g,纯净的碳酸氢钠10.6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约是5.55 g,氯化钾不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现在取10.6 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 g二氧化碳,说明样品中一定混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碳酸氢钠。8C  ad会生成气体,所以ad是盐酸或碳酸钠中的一种,ab会生成白色沉淀,ac不会反应,所以a是盐酸,d就是碳酸钠,盐酸和b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b是硝酸银,c就是氯化钡,两两混合后现象如下表所示: 盐酸硝酸银氯化钡碳酸钠盐酸 白色沉淀 气体硝酸银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氯化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现象,所以a是盐酸,b是硝酸银,c是氯化钡,d是碳酸钠。9BC 第一份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氯离子、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份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得沉淀物6.27 g,经足量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沉淀质量减少,说明加入氯化钡后产生两种沉淀,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于钙离子、钡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沉淀,因此溶液中一定不含钙离子和钡离子,因为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阳离子K,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由上述分析可知,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2.33 g,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      6.27 g2.33 g3.94 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出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设氯化钡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K2CO3BaCl2===BaCO32KCl      197   149      3.94 g   x x2.98 g设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K2SO4BaCl2===BaSO42KCl233  1492.33 g   y y1.49 g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1.49 g2.98 g4.47 g447 g氯化钾中含钾元素的质量为4.47 g××100%2.34 g100 mL溶液中K的质量不小于2.34 g10(1)(2)碳酸根离子 Ba(NO3)2检验并除尽硫酸根离子 AgNO3 (1)第二次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中,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能共存,故检测结果不正确。(2)要确定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需分别用银离子和钡离子检验。检验时必须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所以首先应检验并除去碳酸根离子,可先加过量的硝酸,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在检验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要先检验硫酸根离子,因为硝酸银能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银,是一种微溶性物质,所以先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最后用硝酸银来检验氯离子。11(1)AgCl (2)C 根据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废水中有Ag。过滤,将所得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废水中有Ba2。向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废水中有Cu2。只有当阴离子为NO3时,废水才是澄清的。12(1)H2SO4 2HCl(2HCl H2SO4)(2)Ba(NO3)2 AgNO3 (1)反应物中含有氢、硫、氯、氧四种元素,生成两种常见的酸,故猜测生成物是H2SO4HCl,配平,检查。(2)证明所得混合酸中含有的硫酸根和氯离子,所选的试剂是硝酸钡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但是硝酸银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会对氯离子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首先需加入硝酸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检验并除去硫酸根,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13(1)Cu(NO3)2 H2SO4Na2CO3HNO3Na2CO3(2)H2SO4HNO3至少存在一种,不存在Na2CO3(3)存在H2SO4Na2SO4或二者同时存在(4)一定不含NaClH2SO4NaNO3 H2SO4Na2SO4H2SO4HNO3 HNO3Na2SO4 (1)将取出的两种溶液进行混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而硝酸铜溶液为蓝色,所以可判断取出的溶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铜;硫酸和硝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在两种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则一定不会是硫酸与碳酸钠或硝酸与碳酸钠混合。(2)测得溶液的   pH2,说明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3)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混合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4)所得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氯离子。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知道混合溶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铜、碳酸钠和氯化钠,一定含有酸和含硫酸根的物质,所以可能的组合有H2SO4NaNO3H2SO4Na2SO4H2SO4HNO3HNO3Na2SO4

    相关学案

    【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9、有机物 学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9、有机物 学案(含解析),共8页。

    【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7、酸、碱、盐 学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7、酸、碱、盐 学案(含解析),共12页。

    【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5、离子共存问题 学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培优导学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全册:5、离子共存问题 学案(含解析),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