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阶段测试】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
展开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二.三章;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若(92−1)(112−1)k=8×10×12,则k=( )
A. 12 B. 10 C. 8 D. 6
2. 若分式x2x+1▫xx+1的运算结果为x(x≠0),则在“▫”中添加的运算符号为( )
A. + B. − C. +或÷ D. −或×
3.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有( )
A. 0.2−1×(−15)=1 B. 24+24=25
C. −(−3)2=9 D. (−110)2022×102021=10
4. 若关于x的方程mx(x−2)(x−6)+2x−2=3x−6无解,则所有符合条件的m的和是( )
A. 1 B. 2 C. 6 D. 7
5. 如图,A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中线,AE=AD,则∠EDC=( )
A. 30∘
B. 20∘
C. 25∘
D. 15∘
6. 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C,∠B=25°,则∠ACB的度数为( )
A. 105° B. 100° C. 95° D. 90°
7. 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外角平分线,P是AD上异于A的任意一点,设PB=m,PC=n,AB=c,AC=b,则(m+n)与(b+c)的大小关系是( )
A. m+n>b+c B. m+n 8.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分
B. 同位角相等
C. 如果a2=b2,那么a=b
D. x2−x+14是完全平方式
9. 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b>0 B. ab>0 C. a−b>0 D. |a|>|b|
10. 如果a+1的算术平方根是2,27的立方根是1−2b,则ba=( )
A. −1 B. 1 C. −3 D. 3
11. 若a2=16,3−b=−2,则a+b的值是( )
A. 12 B. 12或4 C. 12或±4 D. −12或4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是16的算术平方根,即±16=4
B. −3是27的立方根
C. 64的立方根是2
D. 1的立方根是−1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3. 若xx2+2x÷M=1x2−4,则M应为______.
14. 计算:(−2ab)3×(2ba)2÷(−2ba)3=______.
15.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若a//b,∠1=130°,∠2=30°,则∠3的度数为______度.
16. 规定用符号[m]表示一个实数m的整数部分,例如:23=0,[3.14]=3.按此规定,[10+1]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设A=xx−1,B=3x2−1+1,当x为何值时,A与B的值相等?
18. 先化简,再求值:(1−1m+2)÷m2+2m+12m+2,其中m=2−2.
19.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走高速公路驶向C地.已知A,C两地路程为450千米,B,C两地的路程比A,C两地的路程少50千米,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驶10千米,结果两车同时到达C地,求乙车行驶的速度.
20. 综合与探究小明在学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MON=90°,点A,B分别在OM,ON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探究与发现:若BC是∠ABN的平分线,BC的反向延长线与∠BAO的平分线交于点D.
(1)①若∠BAO=60°,则∠D=______°;
②猜想:∠D的度数是否随A,B的运动而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2)拓展延伸:如图2,若∠ABC=13∠ABN,∠BAD=13∠BAO,求∠D的度数.
21.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CE是等腰三角形,∠AEC=120°,AE=CE,F为BC中点,连接AE.
(1)直接写出∠BAE的度数为______;
(2)判断AF与C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2. 泾河以洪水猛烈、输沙量大著称(居全国江河支流之冠),是渭河和黄河主要洪水、泥沙来源之一.李刚和王烨两位同学想测量泾河某段的宽度AB,如图李刚在河岸边的点C处用测角仪测得视线CA与河岸CB之间的夹角∠ACB的度数,王烨沿AB方向向前走,直到到达点D处时,李刚测得视线CD与河岸CB的夹角∠DCB与∠ACB相等,此时测得BD=30米,已知A、B、D在一条直线上,CB⊥AD,请你求出泾河此段的宽度AB.
23. 课间,小明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尺玩,不小心掉到两堆砖块之间,如图所示.
(1)求证:△ADC≌△CEB;
(2)已知DE=35cm,请你帮小明求出砖块的厚度a的大小(每块砖的厚度相同).
24. 已知x是3的小数部分,y是3的整数部分,求x2−2y的值.
25. 如图1,有五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纸,我们可以把它剪开拼成一个正方形.
(1)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边长是______.
(2)把10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纸(如图2),剪开并拼成正方形.
①请在4×4方格图内画出这个正方形.
②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单位长度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0的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和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和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分式方程的解法,即可得到k的值.
【解答】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k,得
(92−1)(112−1)=8×10×12k,
∴(9+1)(9−1)(11+1)(11−1)=8×10×12k,
∴80×120=8×10×12k,
∴k=10.
经检验k=10是原方程的解.
故选:B.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
x2x+1+xx+1=x(x+1)x+1=x,
x2x+1÷xx+1=x2x+1⋅x+1x=x,
故选:C.
3.【答案】B
【解析】解:A.根据负整数指数幂,0.2−1×(−15)=−1,那么A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有理数的乘方,24+24=32=25,那么B正确,故B符合题意.
C.根据有理数的乘方,−(−3)2=−9,那么C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积的乘方,(−110)2022×102021=(110)2022×102021=110×(110)2021×102021=(110×10)2021×110=110,那么D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负整数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积的乘方解决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负整数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积的乘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mx(x−2)(x−6)+2x−2=3x−6
去分母,得mx+2(x−6)=3(x−2).
去括号,得mx+2x−12=3x−6.
移项,得mx+2x−3x=−6+12.
合并同类项,得(m−1)x=6.
∵关于x的方程mx(x−2)(x−6)+2x−2=3x−6无解,
∴m−1=0或6m−1=2或6m−1=6.
∴m=1或m=4或m=2.
∴所有符合条件的m的和为1+4+2=7.
故选:D.
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再根据分式方程无解求得m的值,从而解决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解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AC=60∘,
∵AD是△ABC的中线,
∴∠DAC=12∠BAC=30∘,AD⊥BC,
∴∠ADC=90∘,
∵AE=AD,
∴∠ADE=180∘−∠DAE2=180∘−30∘2=75∘,
∴∠EDC=∠ADC−∠ADE=90∘−75∘=15∘.
6.【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C=BD,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得出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MN垂直平分BC,
则DC=BD,
故∠DCB=∠DBC=25°,∴∠BDC=130°,
则∠CDA=50°,
∵CD=AC,
∴∠A=∠CDA=50°,
∴∠ACB=180°−50°−25°=105°.
故选A.
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作辅助线构造以m、n、b、c的长度为边的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解本题的难点.
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AE=AC,连接EP,证明△ACP和△AEP全等,推出PE=PC,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得到m+n>b+c.
【解答】
解: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AE=AC,连接EP,
∵AD是∠BAC的外角平分线,
∴∠CAD=∠EAD,
在△ACP和△AEP中,
AE=AC∠CAD=∠EADAP=AP,
∴△ACP≌△AEP(SAS),
∴PE=PC,
在△PBE中,PB+PE>AB+AE,
∵PB=m,PC=n,AB=c,AC=b,
∴m+n>b+c.
故选:A.
8.【答案】D
【解析】解:A、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分,故错误,是假命题;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
C、如果a2=b2,那么a=±b,故错误,是假命题;
D,正确,是真命题,
故选:D.
利用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实数的性质及完全平方式的定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实数的性质及完全平方式的定义,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解:∵a<0|b|,
∴a+b<0,
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a<0 ∴ab<0,
故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a<0 ∴a−b<0,
故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a|>|b|,
∴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图示,可得:a<0|b|,据此逐项判定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数的方法,以及数轴的特征: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要熟练掌握.
10.【答案】A
【解析】解:∵a+1的算术平方根是2,27的立方根是1−2b,
∴a+1=4,1−2b=3,
∴a=3,b=−1,
∴ba=(−1)3=−1.
故选:A.
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得到a+1=4,,1−2b=3,分别计算出a、b的值即可.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熟练掌握平方根、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立方根、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立方根、平方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先依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求得a、b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
解:∵a2=16,3−b=−2,
∴a=±4,b=8.
∴当a=4,b=8时,a+b=12;
当a=−4,b=8时,a+b=4.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解:A、4是16的算术平方根,即16=4,故A错误;
B、−3是−27的立方根,故B错误;
C、64=8,8的立方根是2,故C正确;
D、1的立方根是1,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的三次方等于a(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13.【答案】x−2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乘除运算,正确化简分式是解题关键.
直接利用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进而计算得出答案.
【解答】
解:∵xx2+2x÷M=1x2−4,
∴M=xx2+2x⋅(x2−4)
=xx(x+2)⋅(x+2)(x−2)
=x−2.
故答案为:x−2.
14.【答案】4a4b4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正确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化简,进而求出答案.
【解答】
解:原式=−8a3b3×4b2a2×(−a38b3)
=4a4b4.
故答案为:4a4b4.
15.【答案】100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正确应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解答】
解:∵a//b,
∴∠3=∠4,
∵∠1=∠2+∠4=∠2+∠3,∠1=130°,∠2=30°,
∴130°=30°+∠3,
解得:∠3=100°.
故答案为:100.
16.【答案】4
【解析】∵3<10<4,
∴3+1<10+1<4+1,
即4<10+1<5,
∴[10+1]=4,
故答案为4.
17.【答案】解:根据题意,得xx−1=3x2−1+1.
解得x=2.
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
所以当x=2时,A与B的值相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当分母是多项式,又能进行因式分解时,应先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分式方程里单独的一个数和字母也必须乘最简公分母.A与B的值相等,让两个代数式相等,化为分式方程求解.
18.【答案】解:原式=(m+2m+2−1m+2)÷(m+1)22(m+1)
=m+1m+2⋅2m+1
=2m+2,
当m=2−2时,
原式=22−2+2=2.
【解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m的值代入计算可得.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19.【答案】解:设乙车行驶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甲车行驶的速度为(x+10)千米/小时,
由题意得:450x+10=450−50x,
解得:x=80,
经检验,x=8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乙车行驶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
【解析】设乙车行驶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甲车行驶的速度为(x+10)千米/小时,由题意:A,C两地路程为450千米,B,C两地的路程比A,C两地的路程少50千米,结果两车同时到达C地,列出分式方程,解方程即可.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45
【解析】解:(1)①∵∠ABN是△AOB的一个外角,
∴∠AOB=∠ABN−∠BAO=90°,
∵BC平分∠ABN,AD平分∠BAO,
∴∠ABC=12∠ABN,∠BAD=12∠BAO,
∵∠ABC是△ABD的一个外角,
∴∠D=∠ABC−∠BAD
=12∠ABN−12∠BAO
=12(∠ABN−∠BAO)
=12×90°
=45°,
故答案为:45°;
②∠D的度数不会随A,B的运动而发生变化,
理由:∵∠ABN是△AOB的一个外角,
∴∠AOB=∠ABN−∠BAO=90°,
∵BC平分∠ABN,AD平分∠BAO,
∴∠ABC=12∠ABN,∠BAD=12∠BAO,
∵∠ABC是△ABD的一个外角,
∴∠D=∠ABC−∠BAD
=12∠ABN−12∠BAO
=12(∠ABN−∠BAO)
=12×90°
=45°,
∴∠D的度数不会随A,B的运动而发生变化;
(2)∵∠ABN是△AOB的一个外角,
∴∠AOB=∠ABN−∠BAO=90°,
∵∠ABC是△ABD的一个外角,
∴∠D=∠ABC−∠BAD,
∵∠ABC=13∠ABN,∠BAD=13∠BAO,
∴∠D=∠ABC−∠BAD
=13∠ABN−13∠BAO
=13(∠ABN−∠BAO)
=13×90°
=30°,
∴∠D的度数为30°.
(1)①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可得∠AOB=∠ABN−∠BAO,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C=12∠ABN,∠BAD=12∠BAO,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可得∠D=∠ABC−∠BAD,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②利用①的解题思路,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利用①的解题思路,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1)120°;
(2)结论:AF//EC.
理由:∵AB=AC,BF=CF,
∴AF⊥BC,
∵∠ACB=60°,∠ACE=30°,
∴∠BCE=90°,
∴EC⊥BC,
∴AF//EC.
【解析】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ACB=60°,
∵EA=EC,∠AEC=120°,
∴EAC=∠ECA=30°,
∴∠BAE=∠BAC+∠CAE=120°.
故答案为120°.
(2)见答案.
(1)分别求出∠BAC,∠CAE即可解决问题.
(2)证明AF⊥BC EC⊥BC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2.【答案】解:∵CB⊥AD,
∴∠ABC=∠DBC=90°,
在△ABC和△DBC中,
∠ABC=∠DBCBC=BC∠ACB=∠DCB,
∴△ABC≌△DBC(ASA),
∴AB=BD=300米,
∴泾河此段的宽度AB为300米.
【解析】根据垂直定义可得∠ABC=∠DBC=90°,然后利用ASA证明△ABC≌△DBC,从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1)证明:由题意得:AC=BC,∠ACB=90°,AD⊥DE,BE⊥DE,
∴∠ADC=∠CEB=90°,
∴∠ACD+∠BCE=90°,∠ACD+∠DAC=90°,
∴∠BCE=∠DAC,
在△ADC和△CEB中,∠ADC=∠CEB∠DAC=∠BCEAC=BC,
∴△ADC≌△CEB(AAS);
(2)解:由题意得:∵一块墙砖的厚度为a,
∴AD=4a,BE=3a,
由(1)得:△ADC≌△CEB,
∴DC=BE=3a,AD=CE=4a,
∴DC+CE=BE+AD=7a=35,
∴a=5,
答:砌墙砖块的厚度a为5cm.
【解析】(1)根据题意可得AC=BC,∠ACB=90°,AD⊥DE,BE⊥DE,进而得到∠ADC=∠CEB=90°,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CE=∠DAC,再证明△ADC≌△CEB即可.
(2)利用(1)中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正确找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4.【答案】解:∵1<3<4,
∴1<3<2;
∴y=1,x=3−1;
∴x2−2y=(3−1)2−2×1=2−23.
【解析】首先运用夹逼法估算出3的大小,从而求出其整数部分y,再进一步表示出其小数部分x,然后代入x2−2y,计算即可解决问题.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能够正确的估算出无理数的大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5.【答案】5 5
【解析】解:(1)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为5,边长为5.
故答案为:5,5;
(2)①如图2中,正方形ABCD即为所求;
②点P即为所求.
(1)根据图形的拼剪,前后面积相等解决问题即可;
(2)①作一个边长为10的正方形即可;
②构造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为1,3,再根据斜边=10,作出点P即可.
本题考查图形的拼剪,实数与数轴,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期中模拟】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阶段测试】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 这是一份【阶段测试】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阶段测试】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实数》单元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 这是一份【阶段测试】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实数》单元测试卷(标准难度)(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