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数轴 提高(解析版) 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717490/0-16922930254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数轴 提高(解析版) 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717490/0-1692293025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数轴 提高(解析版) 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717490/0-16922930254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1.2 数轴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1.2数轴 提高
一、单选题
1.数轴上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b,c,且满足,则A,B,C三点的位置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
由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a、b、c的大小关系,根据绝对值性质去绝对值符号,判断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即可.
【详解】
当时,,,此选项错误;
B、当a<b<c时,,,此项错误;
C、当c<a<b时,,,此项正确
D、当c<b<a时,,,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性质:正数绝对值等于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
2.在数轴上与表示数 4 的点距离 5 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A.5 或 4 B.﹣1 C.9 D.﹣1 或 9
【答案】D
【分析】
分两种情况:当点在数4的点的左边时,当点在数4的点的右边时,列出算式求出答案.
【详解】
当点在数4的点的左边时,4-5=-1;
当点在数4的点的右边时,4+5=9,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与点,数轴上点的移动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注意分类讨论.
3.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6、-12、12,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则甲、乙在数轴上相遇点为( )
A.-12 B.-3.8 C.-10.8 D.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x秒后甲与乙相遇,根据甲与乙的路程和为38,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1)设x秒后,甲、乙在数轴上相遇。
则4x+6x=38,解得x=3.8,
−26+4×3.8=−10.8.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本题在解答第一问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
4.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若,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
根据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可得a<b<0<c<d,根据有理数的运算,可得答案.
【详解】
由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得a<b<0<c<d,
A、b+d=0,∴b+c<0,故A不符合题意;
B、<0,故B不符合题意;
C、ad<bc<0,故C不符合题意;
D、|a|>|b|=|d|,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得出a<b<0<c<d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有理数的运算.
5.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
A.a>﹣4 B.bd>0 C.|a|>|d| D.b+c>0
【答案】C
【分析】
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可得a,b,c,d的大小,根据有理数的运算,绝对值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数轴上点的位置,得
a<﹣4<b<0<c<1<d.
A、a<﹣4,故A不符合题意;
B、bd<0,故B不符合题意;
C、|a|>4=|d|,故C符合题意;
D、b+c<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以及绝对值,观察数轴,能根据点的位置判断点对应的数的大小是解题关键.
6.如图,数轴上两定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8和14,现在有甲、乙两只电子蚂蚁分别从A、B同时出发,沿着数轴爬行,速度分别为每秒1.5个单位和1.7个单位,它们第一次相向爬行1秒,第二次反向爬行2秒,第三次相向爬行3秒,第四次反向爬行4秒,第五次相向爬行5秒,……,按如此规律,则它们第一次相遇所需的时间为( )
A.55秒 B.190秒 C.200秒 D.210秒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可得BA的长,根据爬行的规律,可得以后每两次可以前进3.2,可得爬行的总次数,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
【详解】
AB之间的距离为14-(-18)=32,
第一次相向爬行1秒后,两只蚂蚁相距32-1×(1.5+1.7)=28.8,
以后每两次可以前进3.2,
∴28.8÷3.2=9,
则最后一次是第19次,即甲乙两只电子蚂蚁相向爬行19秒,
故第一次相遇的时间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19)19÷2=190(秒),
答:它们第一次相遇时所需的时间为190秒.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根据爬行的规律得出前进的速度,爬行的总次数是解题关键.
7.数轴上如果点A表示的数2,将点A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后表示的数是( )
A.6 B.-4 C.-6 D.-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点在数轴上移动的规律可记为“左减右加”,即可解答.
【详解】
数轴上点A表示2,现将点A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后,表示的数是2-6=-4,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点在数轴上移动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要善于运用其性质.
8.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点在两个点之间,则数不可能是( )
A.10 B.7 C.6 D.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的取值范围确定m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
解:∵表示无理数的点在A、B两个点之间,
∴2<<3,
∴4<m<9,
∴10不在以上范围内,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及无理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无理数的取值范围确定有理数m的取值范围,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
9.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代数式|a+b|﹣=_____.
【答案】2a+b
【分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
由数轴可得:
a+b>0,a<0,
则原式=a+b-(-a)
=2a+b.
故答案是:2a+b.
【点睛】
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0.在数轴上,与表示-2的点的距离是4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_.
【答案】2或-6
【分析】
分在-2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
在-2的左边时,-2-4=-6,
在-2右边时,-2+4=2,
所以,点对应的数是-6或2.
故答案为-6或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
11.点A 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当点A 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B时,点B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答案】-6或2
【分析】
数轴上点的坐标变化和平移规律:左减右加.此题注意考虑两种情况:可以向左移或向右移.
【详解】
∵点A为数轴上的表示-2的动点,
①当点A沿数轴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时,点B所表示的有理数为-2-4=-6;
②当点A沿数轴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时,点B所表示的有理数为-2+4=2.
故答案为-6或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数的大小变化和平移之间的规律:左减右加.与点A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的点B有两个,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12.在数轴上有两个点A、B,点A表示–3,点B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则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
【答案】-8或2
【解析】
【分析】
距离点A5个单位,分在点A左侧5个单位和点A右侧5个单位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当点B在点A左侧时,−3−5=−8;当点B在点A右侧时,−3+5=2;
故答案为:-8或2.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解题关键在于分情况讨论.
13.在数轴上位于-2与5正中间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答案】1.5
【分析】
此题可借助数轴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2和+5之间的距离是7,正中间是3.5,所以-2向右距离3.5的点是1.5.
【详解】
数轴上位于-2和+5正中间的那个点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1.5.
【点睛】
a和b正中间的点表示的数为.
14.在数轴上和有理数 a、b、c 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有下面四个结论:①abc<0;②|a﹣b|+|b﹣c|=|a﹣c|③(a﹣b)(b﹣c)(c﹣a)>0;④|a|<1﹣b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
【答案】①②③
【解析】
【分析】
根据数轴上各数的位置得出a<-1<0<b<c<1,容易得出结论.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a<-1<0<b<c<1,
则:①abc<0;
②∵|a-b|+|b-c|=-a+b-b+c=-a+c,
|a-c|=-a+c,
∴|a-b|+|b-c|=|a-c|;
③∵a-b<0,b-c<0,c-a>0,
∴(a-b)(b-c)(c-a)>0;
④∵|a|>1,1-bc<1,
∴|a|>1-bc;
故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弄清数轴上各数的大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5.比-3大而比4小的整数有__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
【答案】6, -2、-1、0、 1、 2、 3
【分析】
正数>0>负数,几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越大的负数越小,所以大于-3而小于4之间有4个整数,分别是:-2、-1、0、 1、 2、 3,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大于-3而小于4之间有6个整数,分别是:-2、-1、0、 1、 2、 3.
故答案为6,-2、-1、0、 1、 2、 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0的大小比较.
16.计算:—(—10)=____;-|-8|_________.
【答案】10 -8
【分析】
(1)偶数个“-”号,最终结果为正;
(2)先求绝对值,再进行多重符号化简
【详解】
(1)∵-(-10)中有2个“-”,为偶数个
∴-(-10)=10
(2)∵|-8|=8
∴-|-8|=-8
故答案为:10;-8
【点睛】
本题考查多重符号化简,主要是根据“﹣”的个数的奇偶数量来判断
三、解答题
17.(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起来:+6,-3.5,0,-2,+4
(2)在+6,-3.5,0,-2,+4五个数中,整数有 ;分数有 .
【答案】(1)在数轴上表示见解析,-3.5<-2<0<+4<+6.(2)+6,0,-2;-3.5,+4.
【分析】
(1)根据数轴的特点在数轴上表示各数;根据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连接即可;
(2)整数包含正整数,0,负整数;剩下的数为分数.
【详解】
(1)如图所示,
∴-3.5<-2<0<+4<+6.
(2)在这些数中,整数有:+6,0,-2,分数有:-3.5,+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用到的知识点为: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18.在数轴上(每一格代表单位长度1)表示出数-2.5, 1,0, |-3|, ,并把它们用“<”连接起来.
【答案】数轴见解析,-2.5<0<1< < .
【分析】
先去绝对值,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各个数字,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
解:|-3|=3
用数轴表示为:
∴-2.5<0<1<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19.把-2, (-2)2, |-2|,-3, 0,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答案】数轴见详解;-3<-2<0<<<
【分析】
先将需要运算的数计算出来,然后画出数轴将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数轴上左边的数始终小于右边的数,可以将各数的大小比较出来.
【详解】
;
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
大小顺序为:
-3<-2<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数轴比较大小的问题,正确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
20.画数轴,在数轴上把下列各数表示出来,并用“<”连接各数.
1.5,,-(-2),,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答案】见解析
【分析】
先分别把各数化简,再在数轴上找出对应的点,注意在数轴上标数时要用原数,然后由数轴比较大小.
【详解】
这些数分别为:1.5;=-1;-(-2)=2;=-4;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2<<-(-1)100<1.5<-(-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注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21.(1)比较-与-的大小.
(2)已知a<0,ab<0,且│a│>│b│,试在数轴上简略地表示出a,b,-a与-b的位置,并用“<”号将它们连接起来.
【答案】(1) ->-;(2)数轴上表示见解析,a<-b<b<-a
【分析】
(1)利用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
(2)先求出b>0,再在数轴上表示各个数,最后比较即可.
【详解】
(1)∵|-|<|-|
∴->-;
(2)∵a<0,ab<0,
∴b>0,|a|>|b|,
∴a、b、-a与-b的再数轴上的位置为:
,
a<-b<b<-a.
【点睛】
考查了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相反数等知识点,能在数轴上表示各个数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在数轴上表示的各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2.把下面未化简的数先化简,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3,4.5,0,,的倒数
【答案】见解析,.
【分析】
先化简各数,再画点即可比较大小.
【详解】
=2,
的倒数是-2,
将各数表示在数轴上:
【点睛】
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利用数轴比较时正确找到各数表示的点是解题关键.
2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1,.
【答案】见解析;
【分析】
先在数轴上找出相应的点用实心点表示出来,再把各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详解】
解:在数轴上表示各数如图所示: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以及数轴,熟知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4.画一条数轴,把有理数:,2,0.5,-1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答案】数轴图见解析,.
【分析】
根据数轴的画法和定义即可得,再根据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左边的总小于右边的即可得.
【详解】
由题意,将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下:
则.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熟练掌握数轴的画法和定义是解题关键.
25.已知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
(1)对照数轴填写下表:
a
2
-2
0
-2
b
3
3
3
-3
A、B两点间的距离
(2)A、B两点间的距离是 .(用含a、b的代数式来表示)
(3)你能说明|3+5|在数轴上表示的意义吗?
【答案】(1)见解析;(2)|a-b|;(3)表示数轴上3到-5的距离.
【分析】
(1)根据数轴即可解答;
(2)A、B两点间的距离=|a-b|;
(3)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
(1)补全表格如下:
a
2
-2
0
-2
b
3
3
3
-3
A、B两点间的距离
1
5
3
1
(2)A、B两点间的距离=|a-b|;
(3)|3+5|=|3-(-5)|,表示数轴上3到-5的距离.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点间的距离.
26.如图,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点B在点A的右侧,AB=6;点C在AB之间, AC=2BC.
(1)在数轴上描出点B;
(2)求点C所表示的数,并在数轴上描出点C;
(3)已知在数轴上存在点P,使PA+PC=PB,求点P所表示的数.
【答案】(1)见解析;(2)-1,图见解析;(3)-3或-7.
【分析】
(1)根据点A和AB之间的距离即可找到点B的位置;
(2)解法一:根据AC=2BC和AB=6求出B、C之间的距离,再利用点B的位置即可得出点C所表示的数;
解法二:利用方程的思想,将BC设为x,通过AB=6建立一个关于x的方程并解方程,再利用点B的位置即可得出点C所表示的数;
解法三: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将AC,BC表示出来,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3)解法一:因为PA+PC=PB,分①当点P在AC之间时,②当点P在点A左侧时两种情况分情进行讨论即可;
解法二:利用PA =PB-PC=BC=2直接找到A,P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点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
(2)解法一:因为AC=2BC,点C在AB之间,
所以AB=AC+BC=3BC.
因为AB=1-(-5)=6,
所以BC=2.
因为点B所表示的数是1,
1-2=-1
所以点C所表示的数是-1.
解法二:设BC=x,则AC=2x.
因为AB=1-(-5)=6,
所以x+2x=6.
解得x=2.
因为点B所表示的数是1,
1-2=-1
所以点C所表示的数是-1.
解法三: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
因为点C在AB之间,
所以BC=1-x,AC=x-(-5)= x +5.
因为AC=2BC,
所以x +5=2(1-x).
解得x=-1
点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
(3)解法一:因为PA+PC=PB,
所以点P在点C左侧.
因为点A表示的数是-5,点B表示的数是1,点C表示的数是-1,
所以AC =-1-(-5)=4,AB=1-(-5)=6.
①当点P在AC之间时,
设PA=x,则PC = AC- PA =4-x.
所以PB=PC+ BC =4-x +2=6-x.
因为PA+PC=PB,
所以x+4-x=6-x.
解得 x=2.
因为点A所表示的数是-5,-5+2=-3,
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是-3.
②当点P在点A左侧时,
设PA=x,则PC = PA+ AC =4+x,PB=PA+ AB =x +6,
因为PA+PC=PB,
所以x+4+x=6+x.
解得 x=2.
因为点A所表示的数是-5,-5-2=-7,
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是-7.
所以点P所表示的数是-3或-7.
解法二:因为PA+PC=PB,
所以点P在点C左侧.
所以PA =PB-PC=BC=2.
因为点A所表示的数是-5,
所以点P所表示的数是-3或-7.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数轴和线段的长度确定点的位置,注意解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
初中浙教版第1章 有理数1.2 数轴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1章 有理数1.2 数轴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1.2 数轴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1.2 数轴课时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1.2 数轴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1.2 数轴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