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2 1.2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二) 导学案 (含答案) 学案 1 次下载
-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2 2.1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一) 导学案(含答案) 学案 1 次下载
-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2 2.2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 导学案(含答案) 学案 1 次下载
-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2 2.2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二) 导学案(含答案) 学案 1 次下载
-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2 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 导学案(含答案) 学案 1 次下载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优秀导学案
展开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二)
【课标要求】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
一、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1.治理水土流失
| 具体措施 | |
工程措施 | 坡地 | 沟谷 |
①止山体滑坡的________;②储水护坡的________;③挖________和水平沟,减少坡面径流、增加下渗 | ①修建________以保土蓄水;②修拦沙坝、谷坊坝阻止沙石向________流失 | |
生物措施 | ①________、退耕还林还草削减暴雨和流水侵蚀,提高表土________能力;②乔灌草相结合,兼顾________和________效益 | |
农业技术措施 | ① _____坡坡发展林草业,塬面和山下缓坡、沟谷发展种植业;②实施________等耕种手段,采用地膜覆盖及喷灌、滴灌等生产和技术 |
2.优化产业结构
(1)以________为基础,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2)以________为核心,发展旅游业
(3)以________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1) ________使得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________、调整人口________是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
四、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的治理
1.概念: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岩石大面积裸露的演变过程。
2.形成原因
(1)自然因素(基础条件):岩溶地区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
(2)人为因素(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贫困,居民生态意识淡薄,过度樵采、陡坡耕种、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牧等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
3.不利影响
(1)石漠化地区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加上地下岩溶发育,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2)石漠化山地岩石裸露率高,土壤少,贮水能力低,岩层漏水性强,极易引起缺水干旱,而大雨又会导致严重水土流失。
(3)石漠化造成的山穷、水枯、林衰、土瘦,使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化。
4.综合治理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发展。
(2)封山育林,恢复自然植被。
(3)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垦荒。
(4)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5)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减少森林消耗。
(6)对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将部分人口转移到适宜地区。
(7)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预习自测】
读图,完成1~2题。
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
2.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A.甲 B.乙C.丙 D.丁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4.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课堂探究
【情境1】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分析思考。
【问题】(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2)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情境2】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分析思考。
【问题】(1)推测图中堤坝的主要功能。
(2)指出图中甲、乙、丙三处治理水土流失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情境3】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谷坊横卧在沟道中,高度一般为1~3米,最高5米。谷坊一般沿沟道成群布置,谷坊之间相互衔接,沿沟道形成梯级,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效更佳。下图是谷坊群示意图。
【问题】分析谷坊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所起的作用。
【规律总结】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2.生态脆弱区发展的分析思路
(1)影响: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影响,从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分析。如河流上游水土流失导致当地表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调蓄功能减弱,旱涝威胁加重。
(2)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一般从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入手分析,人为原因多是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原因分析要结合区域特征具体分析,避免泛泛而谈、照搬模板。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在不同地区其主要人为因素是有差异的,过度垦殖、农牧争地是农牧交错地带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度放牧、开矿是内蒙古草原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樵、水资源利用不当是西部绿洲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3)综合治理: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应对措施,从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治理措施一般包括组织管理、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等。
【对点训练】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据此完成1~2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晴隆县是贵州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这里沟壑纵横,山上石头与野草伴生,几乎没有高大乔木,复杂的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下为睛隆县地形图。
(1)简述晴隆县的自然地理特征。
(2)导致晴隆县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
(3)为加快该县脱贫致富步伐,可采取的措施。
真题研析
(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从降水、地下水位、土壤、多大风等角度分析“小老头树”形成的环境条件。第(2)题,该题属于“地理问题”类设问,要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建立思维链:环境恶劣→树木生长不良;树木耗水量大→与草本植物争水→水土保持功能减弱→生态环境恶化。第(3)题,该题属于“地理措施”类问题,意在考查人地协调的地理素养。根据前面两题的分析,生态建设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环境条件出发,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适宜的生态措施)、人地协调(生态修复要减少人为干预,以自然恢复为主)。
活动导引
教材P33活动
(1)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喀斯特地貌区,以在云贵高原所在的贵州、云南以及广西等地最为严重。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岩石裸露,土层薄,岩层漏水性强,干旱缺水严重;②因缺少植被,暴雨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的丧失。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①石漠化地区干旱缺水,往往导致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②石漠化与水土严重流失形成恶性循环,农业生产条件恶化,贫困率高;③日趋恶化的脆弱生态环境制约了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综合治理措施:①生物措施: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②工程措施:坡改梯工程、土地和农田整治,加快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工程建设。③社会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加强监测、制定综合治理规划;完善石漠化防治的法律、法规。
脱贫致富措施: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②发展特色旅游和生态旅游;③对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将部分人口转移到适宜地区。
思维导图
限时训练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入土深,宜旱作,耐盐碱,喜阳怕涝,生命力很强。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1.5m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大于2m,内无板结层,灌溉便利的沙质土壤较好。
据《诗经》记载,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就出现了朔方古城。当时,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茵冉冉、牛羊成群。而现今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六大沙漠,总面积约1.86万km2。25年间,亿利资源集团通过“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的治沙模式,授资30多元用于生态建设,投资300多亿元发展产业,绿化库布齐沙漠的5000多km2,控制荒漠化面积10000多km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还种植甘草209万亩,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下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图。
(1)试指出库布齐地区由原来的森林、草原转变为沙漠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种植甘草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列举库布齐沙漠治理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4)分析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齐地区采用的治沙模式的好处。
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
——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二)
【预习自测】1.B 2.D 3.C 4.A
【问题探究】
1.自然环境特征: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农业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牧草地。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
2.(1)图中堤坝为沟谷中的淤地坝,其主要功能为贮水拦沙。(2)甲处为塬面,需平整土地,营造护林网,修建基本农田。乙处为陡坡,要封坡育林育草,发展林草业;丙处为缓坡,可修建梯田,发展林果业。
3.拦蓄地表径流;拦截泥沙,使泥沙淤积在沟底,并逐渐台阶化,为利用沟道土地发展生产创造条件;防止沟底的下蚀;抬高沟床,稳定坡脚,防止沟岸的侧蚀;减缓沟道纵向坡度,减小山洪流速,减轻山洪或泥石流危害,改善生态环境。
【对点训练】1.A 2.D
3.(1)以高原山地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径流量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植被稀疏);土层薄。(2)人口增长过快;过度垦殖;过度樵采;过度开矿。(3)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农矿产品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真题研析】(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限时训练】1.C 2.D
3.(1)自然原因:气候变化(变干),风力强劲沙源丰富。人为原因:过度的砍伐、放牧和开垦,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2)地下水埋藏深;为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气候干旱光照强;邻近黄河,灌溉便利。(3)封沙禁牧、禁采,生态移民治沙;用草方格等沙障固沙;种植甘草、沙棘、油沙豆等耐旱的经济作物,生物固沙。(4)提供启动资金,治沙有资金保障;企业组织管理,方便运作;把治沙同产业化市场化结合,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精品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问题探究,规律总结,对点训练,真题研析,预习自测,限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精品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必备知识,预习自测,问题探究,规律总结,对点训练,真题研析,限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优质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必备知识,预习自测,问题探究,规律总结,对点训练,真题研析,限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