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3章 章末综合提升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719086/0-16923251969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3章 章末综合提升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719086/0-16923251970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3章 章末综合提升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719086/0-16923251970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3章 章末综合提升学案
展开[巩固层·知识整合]
[提升层·能力强化]
交变电流“四值”的辨析及应用 |
| 物理含义 | 重要关系 | 适用情况 |
瞬时值 | 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 | e=Emsin ωt i=Imsin ωt | 分析线圈某一时刻的受力情况 |
最大值 | 最大的瞬时值 | Em=NBSω Im= | 确定用电器的耐压值 |
有效值 | 跟交变电流的热效应等效的恒定电流值 | E= U= I= | (1)计算与电流热效应相关的量(如功率、热量) (2)交流电表的测量值 (3)电气设备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4)保险丝的熔断电流 |
平均值 | 交变电流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夹面积与时间的比值 | =n = | 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 |
【例1】 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示意图,矩形线圈的匝数N=50匝,每匝线圈的边长lab=0.4 m,lbc=0.2 m,矩形线圈所在处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 T,线圈总电阻r=1 Ω,外接电阻R=9 Ω。线圈以n= r/s的转速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求:
(1)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若线圈从通过中性面时开始计时,写出回路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3)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4)此交流发电机的总功率和输出功率。
[解析] (1)Em=NBSω=NBlablbcω=50×0.2×0.4×0.2××2π V=160 V。
(2)ω=2πn=200 rad/s,
Im==16 A,
i=16sin 200t(A)。
(3)电流表的读数I=Im=8 A
电压表的读数U=IR=72 V。
(4)发电机的总功率P=IE,E=Em,
所以P=8××160 W=1 280 W。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等于外电路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即
PR=IU=8×72 W=1 152 W。
[答案] (1)160 V (2)i=16sin 200t(A) (3)72 V 8 A (4)1 280 W 1 152 W
[一语通关]
应用“四值”的几点技巧
1.I=只适用于正弦交变电流。
2.计算时一般取一个周期,如果一个周期内各时段交变电流的规律不同,应分段计算然后求和。
3.各种交流电表、交流电器上标注的额定值及与热效应有关的计算等都指的是有效值。
4.计算流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时必须用平均值。
理想变压器的分析思路 |
1.电压思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时==…。
2.功率思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关系为P入=P出,即P1=P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时:P1=P2+P3…。
3.电流思路(方法上同功率思路):由I=知,对只有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有=;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时:n1I1=n2I2+n3I3…。
4.制约思路(变压器动态问题)
(1)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即U2=。
(2)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一定,且输入电压U1确定时,副线圈中的电流I2决定原线圈中的电流I1,即I1=。
(3)负载制约
①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I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U2决定,I2=。
②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2由用户负载决定,P2=P负1+P负2…。
5.原理思路
变压器原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铁芯中相等,即=。此式适用于交流电或电压(电流)变化的直流电,但不适用于恒定电流。
【例2】 (多选)如图所示,变压器输入电压恒定,输出端两个灯泡并联,R为滑动变阻器,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开始时,开关S断开,不计导线的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向左滑动,灯泡L1变暗,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电压表V1示数增大
B.P向右滑动,灯泡L1变亮,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电压表V1示数不变
C.闭合开关S,灯泡L1变亮,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电压表V2示数增大
D.闭合开关S,灯泡L1变暗,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电压表V2示数减小
BD [变压器输入电压恒定,输出电压不变,故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P向左滑动,输出端总电阻增大,输出电流减小,所以输入电流减小,输入功率减小,选项A错误;P向右滑动,输出端总电阻减小,输出电流增大,所以输入电流增大,输入功率增大,选项B正确;闭合开关S,输出端总电阻减小,输出电流增大,输入功率增大,R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灯泡L1变暗,选项C错误,D正确。]
[一语通关]
1.变压器的副线圈相当于电源。
2.先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副线圈中电流的变化。
3.再结合变压器规律分析原线圈中电流的变化。
远距离输电问题 |
1.输电示意图:如图所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包括发电机、两台变压器、输电线等效电阻和用户电阻。可设两个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n3、n4,相应的电压、电流、功率也应该采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
2.正确理解几个基本关系
(1)功率关系:P1=P2,P2=P损+P3,P3=P4。
(2)电压关系:=,U2=U线+U3,=。
(3)电流关系:=,I2=I线=I3,=。
(4)输电电流:I线===。
(5)输电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P损=P2-P3=IR线==U线I线。
(6)输电导线上的电压损失U线=I线·R线=U2-U3。
【例3】 某村在距村庄较远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小型水电站,发电机输出功率为9 kW,输出电压为500 V,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 Ω,线路损耗的功率为输出功率的4%。求:
(1)村民和村办小企业需要220 V电压时,所用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各为多少?(不计变压器的损耗)
(2)若不用变压器而由发电机直接输送,村民和村办小企业得到的电压和功率是多少?
[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模型,要求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先要知道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本题可以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为突破口,先求出输电线上的电流I线,再根据输出功率求出U2,然后再求出U3。
(1)由线路损耗的功率P线=IR线可得
I线== A=6 A,
又因为P输出=U2I线,
所以U2== V=1 500 V,
U3=U2-I线R线=(1 500-6×10) V=1 440 V。
根据理想变压器规律得===,
===。
所以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分别是1∶3和72∶11。
(2)若不用变压器而由发电机直接输送(模型如图所示),
由P输出=UI′线
可得I′线== A=18 A,
所以线路损耗的功率P线=I′R线=182×10 W=3 240 W,
用户得到的电压U用户=U-I′线R线=(500-18×10)V=320 V。
用户得到的功率P用户=P输出-P线=(9 000-3 240) W=5 760 W。
[答案] (1)1∶3 72∶11 (2)320 V 5 760 W
[一语通关]
远距离输电问题的处理思路
(1)根据具体问题画出输电线路示意图。
(2)研究三个回路,分析其中的已知量、可求量、待求量。
(3)研究两个变压器,分析其中的已知量、可求量、待求量。
(4)确定求解思路,根据回路及变压器上的电压、电流、功率关系列式求解。
[培养层·素养升华]
绿色能源的开发——风能
绿色能源是指温室气体和污染物零排放或排放很少的能源,主要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风能是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干净、无污染的新能源。
风能是地球“与生俱来”的丰富资源,加快开发利用风能已成为全球能源界的共识。风能的利用主要是发电,目前风电在全球已发展为年产值超过50亿美元的大产业,50多个国家正积极促进风能事业的发展。中国风力资源十分丰富,国家气象局提供资料显示,我国陆地上10米高度可供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53亿千瓦,陆上5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力资源为5亿多千瓦。世界公认,海上的风力资源是陆地上的3~5倍,即使按1倍计算,我国海上风力资源也超过5亿千瓦。
[设问探究]
1.人类在能源的利用上,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风能?
2.风力发电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
1.风能是无污染新能源,而且风能是地球“与生俱来”的丰富资源。
2.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深度思考]
风能将成为21世纪大规模开发的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气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主要部件包括风轮机、齿轮箱、发电机等,如图所示。
(1)利用总电阻R=10 Ω的线路向外输送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输送功率P0=300 kW,输电电压U=10 kV,求导线上损失的功率与输送功率的比值;
(2)风轮机叶片旋转所扫过的面积为风力发电机可接受风能的面积。设空气密度为ρ,气流速度为v,风轮机叶片长度为r。求单位时间内流向风轮机的最大风能Pm。在风速和叶片数确定的情况下,要提高风轮机单位时间接受的风能,简述可采取的措施。
[解析] (1)导线上损失的功率为
P=I2R=2R=2×10 W=9 kW,
损失的功率与输送功率的比值==。
(2)风垂直吹向风轮机时,提供的风能功率最大。
单位时间内垂直流向叶片旋转面积的气体质量为ρvS,S=πr2,
风能的最大功率可表示为Pm=(ρvS)v2=ρvπr2v2=πρr2v3。
提高Pm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如增加风轮机叶片长度,安装调向装置保持风轮机正面迎风等。
[答案] (1) (2)πρr2v3 增加风轮机叶片长度,安装调向装置保持风轮机正面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