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练习】【 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课时作业(含答案)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一节 静电现象精品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一节 静电现象精品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三 1.1 静电现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就是质子C.元电荷就是原子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图示是“静电章鱼”实验。该实验具体做法:分别使塑料丝和塑料管带电,然后将塑料丝抛向空中,塑料管放在其下方,此时塑料丝悬在空中,状似“章鱼”。由此可判断塑料丝和塑料管( )A.均带正电 B.带同种电荷 C.均带负电 D.带异种电荷3.在真空中,用绝缘细线将M、N两球悬挂于同一点,静止时如图所示。已知M球带正电,则N球( )
A.带负电 B.带电情况无法判断C.不带电 D.带正电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量很小的电荷就是元电荷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D.自然界中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和元电荷5.如图所示,用绝缘支柱固定的两不带电金属导体P和Q彼此接触,将一带正电的小球O移近导体P后,先把P、Q分开,再移走O,关于P、Q电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带正电,Q带负电 B.P带正电,Q带正电C.P带负电,Q带正电 D.P带负电,Q带负电6.如图,充气后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再靠近不带电的空易拉罐,在气球未接触易拉罐的情况下,可观察到易拉罐会朝气球方向滚动,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拉罐靠近气球一侧的带电性质和气球相反B.易拉罐远离气球一侧的带电性质和气球相反C.气球对易拉罐远、近两侧的作用力均为吸引力D.气球对易拉罐远、近两侧的作用力大小相等7.人类对电的认识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逐步深化的,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人们对电现象的初步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那时已发现并记载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我国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所提到的“顿牟掇芥”等问题,也是说摩擦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关于验电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B.验电器可以直接检验物体所带的是哪种电荷C.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越大,说明物体所带的电荷越少D.验电器上的金属球与带电体接触,使两片金属箔带上异种电荷而张开8.A、B两物体均不带电,相互摩擦后A带正电荷,电荷量大小为Q,则B的带电情况是( )A.带正电荷,电荷量大于Q B.带正电荷,电荷量等于QC.带负电荷,电荷量大于Q D.带负电荷,电荷量等于Q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孙精确地测出了电子电荷量e=1.602×10-19 CB.电子电荷量的精确值是卢瑟福测出的C.物体所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10.如图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使细条散开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C.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11.
和
是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
带
的正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
和
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
转移到了
C.
在摩擦后一定带
的负电荷D.
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
个电子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C.两轻小物体相互吸引,二者一定带异种电荷D.摩擦起电是创造出了电荷13.如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B,则( )
A.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验电器金属箔片带上了正电B.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C.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D.验电器金属箔片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14.用验电羽、感应起电机等可以组成一个模拟电场形状的实验。如图是某次实验中验电羽的一种形状,则两个验电羽(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异种电 D.可能只带正电1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来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现使带负电的橡胶棒C靠近A(C与A不接触
,然后先将A球用导线接地一下迅速断开,再将C移走,最后将A、B分开。关于A、B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均不带电 B.A、B均带正电C.A带负电,B带正电 D.A带正电,B带负电二、填空题16.质子与电子的电荷量绝对值为______C,即______
C。某带负电的物体带有的电荷量大小为
,它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__________个电子。17.物理学家密立根在实验中发现各个油滴所带电荷量都是某一最小电量的核数倍,即电荷量的不连续性,这个最小的电量被称之为_________,一个铁离子
所带的电荷量为___________C。18.取有绝缘支柱的两个不带电枕形导体A、B,使它们彼此接触,贴在下部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如图所示)当用带正电的球形导体C靠近导体A,如先将A、B分开,再移走C,此时两金属箔片均___________。(填“张开”或“闭合”)。若再将A、B接触,金属箔片将___________。(填“张开”或“闭合”)这个现象说明了电荷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__________,从而证明了电荷守恒定律。
三、解答题19.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现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接触后再移开(三个小球由同种金属制成)。(1)若A、B带同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2)若A、B带异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3)若三个小球接触足够多次,求接触后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20.分析保鲜膜在使用过程中,为什么常常会吸附在手上。2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分别带有
和
的电荷量,若把它们接触后分开,则分别带电荷量为多少?2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9 C,QB=-3.2×10-9 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后,A、B带电荷量各是多少?此过程中电子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转移了多少电荷量?
参考答案:1.D2.B3.D4.C5.C6.A7.A8.D9.D10.C11.C12.B13.A14.C15.B16.
得到
17. 元电荷
18. 张开 闭合 保持不变19.(1)
;(2)
;(3)
20.见解析21.均为
22.1.6×10-9 C,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4.8×10-9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粤教版 (2019)第一章 磁场第一节 安培力精品综合训练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三册第三节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精品课时作业,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四节 电势能与电势优秀课堂检测,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