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精品测试题
展开3.1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有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低碳茶业是指在茶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较少物质投入获取较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下图)。茶园具有生态固碳能力和潜力。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低碳茶业的经济效益是( )
A.降低茶园的建设成本 B.丰富当地的茶树品种
C.提高茶农素质与收益 D.提高茶叶质量与生产效率
2.提高茶园生态固碳能力的合理措施是( )
A.茶园行间铺草,套种绿肥 B.培养树冠,减少树间空隙
C.减少茶树采摘次数,增加地表枯枝落叶 D.增加茶树种植密度,减少茶园土壤裸露
下图示意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3~4题。
3.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4.造成图示“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B.全球气候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的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温室效应不断增强。据此完成5~6题。
5.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导致的全球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 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C.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D.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6.为延缓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各国政府应( )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气温上升。有专家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升高2~5 ℃,导致海平面上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二氧化碳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是因为( )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等方式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8.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C.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煤炭 D.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气温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作物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有关全球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度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会普遍增加,东半球相反
10.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 ℃,下列国家或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气温的变化过程证实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科学家对气候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推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1~12题。
11.造成图中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大量使用煤、石油 B.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
C.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 D.大量草场被破坏,草地沙化
12.导致图中现象的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B.海平面下降
C.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D.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延伸
1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海南岛的面积将扩大 B. 1月份0 ℃等温线将移至秦岭—淮河以南
C.天山的雪线将下移 D.我国暖温带将北移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5分)
14.(15分)下图为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表示下图中四个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将数码填在相应位置。
①沿海低地被淹没 ②燃烧矿物燃料 ③毁林 ④极地冰川融化
A ,B ,C ,D 。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会不断上升,这将会对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生影响。为了预防及应对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15.(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极端天气的频发,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地区在过去的50年增温较为明显;近50年来,西部地区降水增加,东部地区频繁出现南涝北旱现象;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1961—2013年平均气温变化图。
(1)据图分析我国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
(2)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将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3)气候变暖可能会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哪些影响?(至少列举3点)
(4)全球气温升高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16.(6分)排放交易就是把碳排放作为一种商品来进行买卖。通常政府会对能耗企业碳排放历史进行调查,然后为该企业设定在未来某个时段内可以排放的配额。如果企业在该时间段内的排放高于配额,则需要到市场上进行购买,或者通过技术改造减少碳排放。而碳排放低于配额的企业,则可在市场上出售剩余配额,获得经济报酬。
简述政府实施碳排放交易政策的目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D 2.A 3.A 4.B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环境变迁”涉及的地区均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沿海地区,应该是由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变化。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5.C 6.B
解析: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蒸发强烈而变得更加干旱,南北温差不会变大,但冬季0 ℃等温线将北移,水稻种植的北界将北移。第6题,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采用新能源;天然气属于含碳的化石燃料,燃烧后也会排放二氧化碳;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不会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7.B 8.D 9.B 10.B 11.C 12.D
13.D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将使海平面上升,海南岛面积将缩小;气温升高,天山雪线上移;1月份0 ℃等温线将北移,我国暖温带也将向北移动。
二、非选择题
14.答案:(1)③ ② ④ ①
(2)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高。
(3)预防措施: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等等。应对措施: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修建防洪大堤;疏浚河道,防止内涝;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气候变化的原因、危害及对策。第(1)题,注意前后因果关系,自左向右为③②④①。第(2)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第(3)题,预防及应对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要标本兼治,一方面要预防海平面上升(优化能源结构,推广节能技术,减少碳排放,植树造林),另一方面要应对海平面上升(加强研究,科学规划,修建防洪大堤等工程,疏浚河道以防内涝)。
15.答案:(1)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2)变化:粮食产量会增加。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足,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
(3)海水入侵,淹没沿海低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剧;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加剧;港口、航道的功能受影响;等等。
(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的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
16.答案:积极应对气候危机,减缓气候恶化进程,切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激励企业主动减少碳排放量;控制碳排放总量,推动高碳产业的技术革新。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五)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五)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之内而努力,8米深度年平均地温距平资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节 碳排放与碳减排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节 碳排放与碳减排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