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 八年级上册11 短文二篇 同步练习(含答案)
展开11 短文二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将歇 交辉 交横(hèng) B.逐至 竹柏 欲颓(tuí)
C.沉鳞 晓雾 未寝(qǐn) D.石壁 竟跃 藻荇(xìng)
2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书信) B.夕日欲颓(坠落)
C.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D.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康乐以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而往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白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学常识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朝齐梁时思想家,字_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标题中第二个“书”字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作者描绘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节选)
苏 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凡八百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蔬可以饱邻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其风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幅巾杖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
(1)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2)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13用“/”为下列句子断句,断三处。
其 外 修 竹 森 然 以 高 乔 木 蓊 然 以 深 其 中 因 汴 之 余 浸 以 为 陂 池
14本文结尾部分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素养升华
15综合性学习。
你们班学了《记承天寺夜游》后,决定开展一次“踩访苏轼的足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连线苏轼】下面列举了我国的一些重点风景名胜区,都与苏轼有关系。请仿照示例,选择你最熟悉的两个景点,写出与之有关的诗文、传说或故事名称。
①赤壁 ②永州 ③承天寺 ④杭州西湖
示例:
承天寺——苏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拟写广告】承天寺入围“文化名人苏轼十大旅游名片”的候选名单,请你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拟一条广告语以吸引游客。
(3)【巧联妙对】有人根据本文意蕴,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C 解析:A项中的“横”应读héng;项中的“逐”应为“遂”;D项中的“竟”应为“竞”。
2.C 解析:C项中的“念”应为“考虑,想到”
3.D 解析:D项第一个“与”是参与的意思,这里指欣赏;第二个“与”是“和”的意思。
4.A 解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5.C 解析:A.运用了借代、对偶的修辞手法;B.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1)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7.(1)陶弘景 南 通明 华阳隐居 书信
(2)苏轼 宋 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阅读理解】
8.(1)大概是 (2)散步
9.(1)(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10.(1)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依然旷达)。
11.(1)一共 (2)使……饱,使……满足 (3)喜爱 (4)拄着竹杖
12.(1)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
(2)我打算在泗水之滨买地归老。
13.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
14.抒发了作者追求散淡空灵、随缘自适的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义,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作品生动形象地描摹了张氏园亭的天然奇景,引而申之,借此表达了作者或“仕”或“隐”的独到见解,抒发了作者追求散淡空灵、随缘自适的思想情愫。
文言文大意:
离开京师向东行,河水里卷着浊泥,道路上飞起黄尘,高坡田野苍莽暗淡,使行路的人感到疲倦。走了八百里,才来到灵壁张氏的园亭,这座园亭位于汴水的北面。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长竹,粗大荫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京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瓜果蔬菜可以满足邻里,鱼鳖新笋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宾客。我从徐州改知湖州,由宋州乘船,三天后到达张氏园亭。我坐着小轿来到他家门前,见到了张氏的儿子张硕,张硕请我写一篇文章记下这里的事。
我在徐州做了两年知州,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不忍心离去,而徐州的父老也并不厌弃我,我打算在泗水之滨买地归老。往南可以望见灵,鸡犬之声相闻,头裹幅巾手拉竹,时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与他们的子孙交游,我相信这一天已为时不远了。
【素养升华】
15.(1)示例一:杭州西湖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示例二:赤壁——苏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示例:承载天地之灵气,品味苏轼之底蕴。
(3)示例:滴人共婵娟遣优排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