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14讲:命题与证明举例学案-教师版(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14讲:命题与证明举例学案-教师版(1)01
    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14讲:命题与证明举例学案-教师版(1)02
    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14讲:命题与证明举例学案-教师版(1)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19.2 证明举例精品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19.2 证明举例精品导学案,共27页。

    几何证明

    内容分析





    命题与证明是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十九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对演绎证明和命题、公理、定理的概念及举例证明进行讲解,重点是真假命题的判定,难点是改写出已知命题和举例证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为我们后面学习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等几何内容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直角三角形性质奠定基础.
    知识结构





    模块一:演绎证明


    知识精讲




    1、演绎证明的概念
    演绎证明:演绎推理的过程就是演绎证明.也就是说演绎证明是指:从已知的概念、条件出发,依据已被确认的事实和公认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某结论为正确的过程.
    演绎推理是数学证明的一种常用的、完全可靠的方法.演绎证明是一种严格的数学证明,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证明方式,简称为证明.




    例题解析


    【例1】 填空:
    (1) 已知,如图∠ABC=∠ADC,∠AED=∠EDC,BF、DE分别平分∠ABC和
    ∠ADC,求证:DE∥EF
    证明:因为BF平分∠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ABF=∠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理∠EDF=∠ADC.
    因为∠ABC=∠ADC(________),所以∠ABF=∠EDF(________),
    又因为∠AED=∠EDC,所以∠AED=∠ABF(________________),
    所以DE∥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EB交CD于点F,且 AD=DF.求证:AC=BF.
    证明:因为CD⊥AB,BE⊥AC(已知),
    所以∠AEB=∠BDC=∠ADC=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A+∠B+∠AEB=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理∠BFD+∠B+∠BDC=180°.
    所以∠A+∠B+∠AEB =∠BFD+∠B+∠BD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A=∠BFD.(____________)
    在△ADC与△FDB中,
    ,所以△ADC≌△FDB(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图1) (图2)
    【难度】★
    【答案】略
    【解析】(1)已知;角平分线的定义;已知;等量代换;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
    (2)垂直的意义;三角形内角和180°;等量代换;等式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总结】考查证明题证明过程的依据和相关条件.


    【例2】 (1)如图,由AB = AC,AD⊥BC,得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
    (2)如图,由A B= AC,BD = DC,得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
    A
    B
    C
    D
    【难度】★
    【答案】略.
    【解析】(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总结】考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应用.



    【例3】 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难度】★★
    E
    A
    B
    C
    D
    F
    【答案】略
    【解析】已知:如图,,交于点,
    交于点.
    求证:.
    证明:,,

    ,,




    【总结】考查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应用,作图,已知,求证,证明的完整过程.


    【例4】 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难度】★★
    A
    B
    C
    D
    M
    E
    F
    【答案】略.
    【解析】已知:如图,,为线段上任意一点,
    交于点,交于点.
    求证:.
    证明:,,.
    ,,.
    , .

    【总结】考查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应用,作图,已知,求证,证明的完整过程.







    【例5】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凹四边形,求证:∠D=∠A+∠B+∠C.
    A
    B
    C
    D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联结.






    【总结】考查三角形中的等量代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180°即可解题.





    【例6】 如图,已知△ABC中,求证:∠A+∠B+∠C=180°
    证明:过BC上一点D,分别作________,交AB于点E,交AC于点F,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A=______.
    同理∠B=______,∠C=______.
    A
    B
    C
    D
    E
    F
    因为___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_____.
    因为∠EDB+∠EDF+∠FDC=180°( ),
    所以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略
    【解析】,;,;,;, ;平角的意义;.
    【总结】考查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利用平行线得到相等角等量代换即可.


    模块二:命题、公理、定理


    知识精讲



    1、 命题:能界定某个对象含义的句子叫作定义;对某一件事情做出判断的句子叫作命题;其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作真命题;其判断为错误的命题叫作假命题.
    数学命题通常由假设、结论两部分组成,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名义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2、公理: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它们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
    3、定理: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推理方法证明为正确的,并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定理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定理.
    所有的命题都有逆命题,但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
    例题解析



    【例7】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 直线AB和直线CD垂直;
    (2) 同旁内角不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天气预报播报,明天下雨的概率较大,大家出门带好雨具;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对顶角相等;
    (6) 请把门关上!
    【难度】★
    【答案】(2)、(4)、(5)是命题,(1)、(3)、(6)不是命题.
    【解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对某一件事情做出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2)(4)(5)是对一件 事情做出判断的句子,是命题,(1)(3)(6)不是.
    【总结】考查对语句是否为命题的判断.

    【例8】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 两个钝角的和还是钝角;
    (2) 两个等腰三角形必定可以拼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3) 等边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4) 在一个三角形中,若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关于某个点成中心对称;
    (6) 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度】★
    【答案】(1)、(2)、(3)、(5)、(6)是假命题,(4)是真命题.
    【解析】(1)两个钝角的和大于180°,不是钝角,是假命题;(2)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 长都不相等,则不能组合在一起,也不能拼成直角三角形,是假命题;(3)等边三角形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假命题;(4)这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 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可得这条边的对角为180°÷2=90°,即为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 (5)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点不一定交于一点,则不一定关于某点中心对称,是假命题; (6)保持一边不变,过一个顶点作一条射线,另一个顶点向这条射线作垂线,并以这 点为圆心,长于垂线长的长度为半径作圆与射线有两个交点,形成三角形一个是锐角三 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满足题目条件,但两个三角形明显不全等,是假命题.
    【总结】考查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判断命题为假命题举一个反例即可.
    【例9】 下列定理中有逆定理的是( ).
    A.直角三角形中没有钝角; B.互为相反数的数的绝对值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若.
    【难度】★★
    【答案】C
    【解析】没有钝角的三角形可能为锐角三角形,A错误;绝对值相等的数可能是相等也可能 是互为相反数,B错误;,,D错误;C选项逆命题为平行线判定定理.
    【总结】考查定理和相关逆定理,平行线三条性质定理都有逆定理.


    【例10】 以下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同角的余角相等;
    C.在三角形中,钝角所对的边最长;
    D.对顶角相等.
    【难度】★★
    【答案】A
    【解析】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A的逆命题是真命题;余角相等的角是等角,不一定是 同角,B的逆命题是假命题;根据“大边对大角”,最长边所对的角是三角形中最大角 即可,三角形中的最大角不一定是钝角,例如直角三角形,C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相等 的角不一定为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等,D的逆命题是假命题;故选A.
    【总结】考查对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的判断,举反例即可.


    【例11】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等边对等角;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角的补角相等;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略.
    【解析】(1)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这两条边所对的角相等;
    (2) 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3)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4) 一对全等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是这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那么这两条边相等.
    【总结】考查命题“如果……那么……”形式的改写,注意加入适当的描述性的语句,使得语句更通顺好理解.


    【例12】 写出以下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
    (2)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4)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难度】★★
    【答案】略.
    【解析】(1)逆命题: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真命题;
    (2)逆命题: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中两条对应边和其中一个对应角都 相等,真命题;
    (3)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真命题;
    (4)逆命题: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命题;
    (5)逆命题: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命题.
    【总结】考查对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的判断.



    【例13】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1)逆定理一定是真命题;
    (2)一个定理一定有逆定理;
    (3)互逆命题一定是互逆定理;
    (4)互逆定理一定是互逆命题.
    A.1 B.2 C.3 D.4
    【难度】★★★
    【答案】B
    【解析】逆定理的前提是真命题,(1)正确;定理对应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命题,则没有逆 定理,(2)错误;定理一定是命题,但命题不一定是定理,可知互逆定理一定是互逆命 题,但互逆命题不一定是互逆定理,(3)错误,(4)正确;
    综上,(1)(4)正确,故选B.
    【总结】考查定理和命题的区别和联系.


    【例14】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有( )个.
    (1) 若;
    (2) 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3) 等腰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4) 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A.1 B.2 C.3 D.4
    【难度】★★★
    【答案】A
    【解析】(1)正确,是真命题;(2)正确是真命题;等腰三角形顶角有可能为钝角,则为钝 角三角形,(3)是假命题;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4)是真命题;
    综上(3)是假命题故选A.
    【总结】考查命题的真假的判断.


    【例15】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若是假命题,举出反例.
    (1)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 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度】★★★
    【答案】略
    【解析】(1)假命题,组成角的两条射线,一条方向相同,一条相反,则两角互补;
    (2)假命题,保持一边不变,过一个顶点作一条射线,另一个顶点向这条射线作垂线, 并以这点为圆心,长于垂线长的长度为半径作圆与射线有两个交点,形成三角形一个是 锐角三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满足题目条件,但两个三角形明显不全等.
    【总结】考查命题的真假的判断,假命题举反例即可.


    【例16】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判断逆命题的真假,并说明其中哪些是逆定理.
    (1)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等边对等角;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难度】★★★
    【答案】略.
    【解析】(1)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上的中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 角形,真命题,不是逆定理;
    (2) 逆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真命题,是逆定理;
    (3) 逆命题:等角对等边,真命题,是逆定理;
    (4) 逆命题: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一对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真命题,不是逆定理.
    【总结】考查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写法,以及对命题真假的判断.







    模块三:证明举例


    知识精讲



    证明两直线平行的一般方法:
    (1)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2) 利用全等得出结论证明两直线平行.





    例题解析



    【例17】 如图,若AB∥CD,直线EF分别与AB和CD相交于点E和F,EP⊥EF,
    ∠EFD的平分线与EP相交于点P,且∠BEP=40°,则∠EPF=____________.
    A
    C
    E
    B
    D
    F
    P
    【难度】★
    【答案】65°.
    【解析】,,



    是的角平分线,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应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18】 已知AB∥CD,∠1=2∠GBH.求证:BH平分∠DHG .
    G
    C
    A
    E
    F
    D
    B
    1
    H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即证BH平分∠DHG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应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例19】 已知:如图,AB∥CD,且FH、EG分别是∠BFE、∠CEF的平分线,
    A
    C
    E
    D
    B
    F
    H
    G
    求证:FH∥EG.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
    是的角平分线,
    ,同理
    , .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A
    B
    F
    D
    E
    【例20】 如图,已知E是△ABC一边AC的中点,F是AB上的一点,FE的延长线与CD交于点D,且FE = DE.求证:DC∥AB.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是的中点,.
    , .
    , .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21】 如图,BE、CE分别为∠B、∠C的平分线,且∠BEC=90°,
    A
    C
    E
    D
    B
    求证:AB∥CD.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是的角平分线,
    ,同理,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
    C
    F
    B
    E
    D
    G
    【例22】 如图,已知∠ADE=∠B,FG⊥AB,∠EDC=∠GFB,求证:CD⊥AB.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
    , , .
    , .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相互转换应用.


    【例23】 如图,已知BO =OC,AB =DC,BF∥CE,且A、B、C、D、O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DE∥AF.
    A
    C
    E
    D
    F
    B
    O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即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与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例24】 已知:如图所示,AB = AC,AD = CE,BD = AE,∠1=∠2.
    A
    C
    E
    D
    B
    1
    2
    求证:AE∥BC.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结合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例25】 如图:已知CD、BE是三角形的中线,AB =AC,求证:DE∥BC.
    A
    B
    C
    E
    D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是的中线,.
    同理.



    , .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综合应用.

    C
    A
    B
    D
    F
    E
    【例26】 如图,已知在三角形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EF过点D,且EF∥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求证:EF = BE+CF.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是的角平分线,
    , ,
    ,同理,

    【总结】考查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结合产生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模型.

    A
    B
    E
    C
    D
    F
    【例27】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CF平分∠BCD,∠BAD和
    ∠BCD互补,∠DFC和∠DCF互余.
    求证:∠AEB =∠FCB.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平分,.
    同理.
    和互补, , .
    和互余, ,
    , .
    【总结】考查平行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
    A
    B
    C
    D
    E
    F
    【例28】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E平分∠ABC,DF平分∠ADC.
    求证:BE∥DF.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平分,
    ,同理,
    ,,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29】 如图,AB∥CD,分别探讨下面4个图形中∠BPD、∠ABP、∠CDP的关系,(直接写出关系即可),并对第3个图得到的关系进行证明(至少用两种方法).
    C
    A
    B
    P
    D
    A
    B
    C
    D
    P
    图1
    图2






    A
    B
    C
    D
    P
    A
    B
    C
    D
    P
    图3
    图4

    【难度】★★★
    【答案】图1:; 图2:;
    图3:; 图4:.
    【解析】证明:方法1:延长交于点,


    方法2:过点作射线,则有,
    , ,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三角形外角性质的结合应用,本题中4个小题都可通过作平行或延长简单证明.



    【例30】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BC=∠DCB,AB=CD,AE=DF.
    (1) 求证:BF=CE;
    (2) 当点E、F相向运动,形成图2时,BF和CE还相等吗?证明你的结论.
    A
    B
    C
    D
    F
    E
    D
    B
    C
    (E)
    (F)
    图1
    图2
    【难度】★★★
    【答案】(1)略;(2)相等.
    【解析】(1)证明:,




    A
    ,即



    (2)相等,
    证明:同(1)可证,



    【总结】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证明,实际为后面等腰梯形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随堂检测



    【习题1】 下列命题中,属于公理的有( ).
    A.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C.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 D.在所有联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难度】★
    【答案】D
    【解析】公理是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它们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
    原始依据,D是公理,A、B、C都是定理.
    【总结】考查对公理的判断.

    【习题2】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底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有一腰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腰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
    D.边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难度】★
    【答案】A
    【解析】由A只能确定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缺少边相等的条件,不能判
    定全等,故选A.
    【总结】考查与等腰三角形结合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习题3】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 等角对等边;
    (2) 同角的余角相等;
    (3) 全等的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难度】★
    【答案】略
    【解析】(1)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2)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3)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总结】考查命题“如果……那么……”形式的改写,注意加入适当的描述性的语句,使得语句更通顺好理解.
    A
    C
    E
    D
    B
    1
    2
    【习题4】 如图,已知AC∥DE,∠1=∠2,求证:AB∥CD.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
    , ,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等角转化.


    C
    B
    A
    F
    M
    E
    【习题5】 如图,AM是△ABC底边BC上的中线,点F在AM上,点E在AM的延长线上,且EM=MF. 求证:.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是的中线,




    【总结】考查三角形的全等证明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



    【习题6】 如图,已知AF∥BE∥CD,∠A=∠D.求证:AB∥ED.
    A
    D
    B
    E
    C
    F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结合应用,先利用性质再进行判定.



    A
    B
    C
    D
    E
    F
    【习题7】 如图,已知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且AB=DE,BE=CF.
    求证:AC∥DF .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

    ,即.




    【总结】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




    【习题8】 如图,已知AB∥CD,∠1=∠2.求证:∠BEF=∠EFC.
    A
    B
    C
    D
    E
    F
    1
    2
    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所以∠ABC=∠BCD( ).
    又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
    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所以∠BEF=∠EFC( ).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联结;,已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
    等式性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





    【习题9】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弯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弯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弯的角是∠C,这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求∠C的度数.
    A
    C
    B
    D
    E
    【难度】★★
    【答案】150°
    【解析】延长交延长线于点,
    由两道路平行,可得,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的综合应用.




    【习题10】 已知:如图,∠ABC=∠ADC,BF和DE分别平分∠ABC和∠ADC,且CF=CB.
    D
    C
    E
    A
    B
    F
    2
    1
    求证:∠1=∠2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平分,
    ,同理,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





    【习题11】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D∥BC.
    (1) 联结AC、BD相交于点O,若OD = OB,求证:OA = OC.
    (2) 若E、F分别是DA、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E = CF.联结EF,交AB、CD于点G、H,交BD于点O.求证:OG = OH且O是BD的中点.
    A
    B
    C
    G
    D
    E
    F
    H
    O
    图2
    A
    B
    C

    D
    O
    图1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1),AD∥BC,




    (2),
    ,,










    ,即



    即证且是的中点
    【总结】考查根据平行线和三角形的全等证明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打好基础.




    课后作业



    【作业1】 以下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B.同角的补角相等;
    C.在三角形中,钝角所对的边长最长;
    D.同位角相等.
    【难度】★
    【答案】A
    【解析】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的逆命题是真命题;补角相等的角相等,但不一定为同角,B的逆命题是假命题;根据“大边对大角”,最长边所对的角是三角形中最大角即可,三角形中的最大角不一定是钝角,例如直角三角形,C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相等的角不一定为同位角,D的逆命题为假命题;故选A.
    【总结】考查命题的逆命题真假的判定,判定为假命题举反例即可.


    【作业2】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判断出命题的真假.
    (1)轴对称图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就是底边上的高;
    (3)等角的余角相等.
    【难度】★
    【答案】略
    【解析】(1)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图形是等腰三角形;题设: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结论:那么这个图形是等腰三角形,假命题;
    (2)如果过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作顶角的角平分线,那么这条角平分线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题设:如果过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作顶角的角平分线,结论:那么这条角平分线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真命题;
    (3)如果两个角是两个相等的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题设:如果两个角是两个相等的角的余角,结论: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真命题.
    【总结】考查命题“如果……那么……”形式的改写,注意加入适当的描述性的语句,使得语句更通顺好理解,同时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

    【作业3】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②假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
    ③真命题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④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A.1 B.2 C.3 D.4
    【难度】★★
    【答案】A
    【解析】①显然正确,②③显然错误,定理的逆命题必须为真命题则为定理,④错误,
    综上只有①正确,故选A.
    【总结】考查命题和逆命题、定理和逆定理的相关定义.

    E
    A
    B
    D
    C
    F

    【作业4】 如图,已知:∠AEC=∠A+∠C.
    求证:AB∥CD.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延长交于点,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三角形外角性质的综合应用.


    【作业5】 已知:如图,AB//CD,∠B=110°,∠C=35°.求∠E的度数.
    A
    B
    C
    D
    E
    F
    【难度】★★
    【答案】105°
    【解析】延长交延长线于点,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三角形外角性质的综合应用.

    【作业6】 已知:如图,A、E、F、D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E=FD,AB//CD,且AB=CD.
    A
    B
    C
    D
    E
    F
    求证:BF//CE.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即




    【总结】考查平行四边形和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综合应用.



    【作业7】 已知:如图,已知点O在直线AB上,OM平分∠AOC ,ON平分∠BOC,那么OM⊥ON吗?为什么?
    解:因为OM平分∠AOC ( ),
    A
    B
    C
    O
    N
    M
    所以∠MOC=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同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因为∠AOC+∠BOC=180°( ),
    所以( ),
    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所以OM_______________ON( ).
    【难度】★★
    【答案】略
    【解析】已知;,角平分线的意义;,;平角的意义;等式性质;
    ,,等量代换;,垂直的意义.
    【总结】考查证明题的判定应用和相应的定理的把握.




    【作业8】 如图,AC=CE,DE=BD,∠AEB=90°.求证:AC//BD.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同理,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综合应用.




    【作业9】 已知CE、BD是△ABC的高,AB=AC,求证:DE∥BC.
    A
    C
    B
    D
    E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是的高,








    【总结】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综合应用.




    【作业10】 已知:如图,∠B =∠C, ∠BDE =∠CDF,BD = CD,求证:EF//BC.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







    【总结】考查三角形的全等,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的综合应用.


    【作业11】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 =∠BCD,∠ABC的角平分线交直线AD的延长线于点P,经过点A与BP垂直的直线交直线BC的延长线于点Q.
    求证:PQ∥CD.
    C
    A
    B
    D
    R
    Q
    P
    【难度】★★★
    【答案】略
    【解析】证明:是的角平分线, .
    , .
    , , .
    , , .


    【总结】考查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和平行线的判定的综合应用.
    相关学案

    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9讲:期中复习学案-教师版(1): 这是一份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9讲:期中复习学案-教师版(1),共23页。

    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20讲:期末复习(1)学案教师版: 这是一份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20讲:期末复习(1)学案教师版,共33页。

    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16讲:添加辅助线学案-教师版(1): 这是一份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16讲:添加辅助线学案-教师版(1),共32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沪教版(五四学制)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14讲:命题与证明举例学案-教师版(1)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