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同步练导学精练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诗词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13 诗词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 诗词三首一、积累运用1.下面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玉盘珍羞直万钱( )( ) (2)今安在( ) (3)直挂云帆济沧海(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暂凭杯酒长精神( ) (6)我欲乘风归去( )(7)欢饮达旦( ) (8)把酒问青天( )(9)高处不胜寒( ) (10)但愿人长久( )2.《行路难(其一)》默写。(1)(2019·本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2)(2019·朝阳)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9·陕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4)(2019·黔东南州)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9·遵义)你对正感到迷茫的同桌说:“你要坚信,你终会拥有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就如李白《行路难》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19·贵阳)《行路难》中表明诗人坚定信心、实现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19·长春)李白《行路难》中充满信心展望未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19·营口)李白在《行路难》中连用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填空。(1)(2019·南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2)(2019·鞍山)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并包含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9·大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典故来写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9·鸡西)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9·梧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用乐观精神看待社会人生的形象写照。4.《水调歌头》默写填空。(1)(2019·丹东)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9·鞍山)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9·陕西)转朱阁,_______________,照无眠。(4)(2019·黔东南州)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9·赤峰)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6)(2019·福建)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19·邵阳)长期在非洲担任维和工作的战士在万家团圆的中秋佳之,只能遥祝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19·长春)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二、阅读提升(一)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行路难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以下对诗歌《行路难(其一)》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B.三、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C.七、八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暗示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反映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二)(2019·铜仁)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D.诗人通过写自己贬谪归来的感受,表达自己对仕宦浮沉,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之情。8.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曲( )A.颔联借用典故,抒发被朝廷重用的理想与抱负。B.颈联运用拟人,表现出诗人面对仕宦升沉、事变迁的豁达襟怀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C.在艺术手法上,本诗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D.全诗自始至终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三)(2020·泰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9.(2019·河北)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对人间生活的厌弃。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10.对《水调歌头》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11.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1)同“馐”,美味的佳肴同“值”,价值 (2)哪里 (3)渡 (4)以诗相答(5)增长,振作 (6)想,要 (7)早晨 (8)端着 (9)承受不了 (10)只2.(1)长风破浪会有时 (2)忽复乘舟梦日边(3)欲渡黄河冰塞川 (4)直挂云帆济沧海(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6)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7)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8)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3.(1)沉舟侧畔千帆过 (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5)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4.(1)何事长向别时圆 (2)千里共婵娟 (3)低绮户 (4)月有阴晴圆缺 (5)不知天上宫阙 (6)把酒问青天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阅读提升5.A6.D 解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才是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7.B 解析: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8.C 解析:A.颔联借用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也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B.颈联运用的是比喻,沉舟”“病树”是诗人自比;D.“自始至终直抒胸臆”有误,诗歌前两联叙事,间接抒发政治失意而怅惘的心情,后两联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9.C10.B11.A 解析:A.有误,“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理解有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也曾对月缺人分离有怅惘之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6 敬业与乐业 导学精练(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提升,综合运用,写作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3 乡愁 导学精练(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提升,综合运用,写作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14 故乡 同步练习(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节选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