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1 倍数与因数说课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1 倍数与因数说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倍数与因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倍数与因数》。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知识,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课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数学探索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五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这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自学,然后再进行教学的,因为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在100以内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找数学信息,分类,解决问题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能按要求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倍数和因数。
准确判断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对倍数与因数关系的理解。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教法: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变传统课程实施中过分依靠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自学能力是学法指导的重点。学生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进行观察与思考,在合作交流中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两个乘法算式: 9×4=36(人) 5×7=35(人) 师:9×4=36,我们可以说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板书:倍数与因数)根据5×7=35,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意义。(1)根据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25×3=75 25×4=100 以这两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75是25的倍数,100也是25的倍数,25是75的因数,25也是100的因数。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2)强调: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75÷25=3 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你写我说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
3、自主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我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的。我先提出问题:1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与同学交流你的看法。(14、17、25、77)这一问题的提出,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规律。然后发现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然后我再提出下面两个问题:2你还能找出7的其他倍数吗?3你能找出100以内7的所有倍数吗?
4、巩固新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将书上的习题转变为游戏形式。让学生分别为4的倍数和6的倍数找家。12和48这两个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的特殊数字。学生在处理时可能会产生疑问。我会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思想。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因数与倍数,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学会了怎样判断哪些数是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在应用这部分知识有哪些需要提示大家的?
七、课堂练习1.填一填。3×5=( ) 7×( )=56 4○7=288÷2=( ) 16÷( )=8 64○4=16
2.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 )就是( )的因数,( )就是( )的倍数。3.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自然数和任意一个自然数(0除外)( ),所得的( )都是这个数的倍数。4.判断一些数是不是某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列乘法算式,用( )判断;列除法算式,看( )是否有( )来判断。如:2×3=6 7×5=35 72÷8=9 54÷9=6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如果a×b=c(a、b是均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c是a和b的( ),a和b是c的( )。6.我还知道了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倍数与因数是互相依存的,没有( )数就没有( )数,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 )数或( )数。
7.在12×3=36中,(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8.用“是”或“不是”填空。8( )5的倍数,28( )7的倍数,22( )4的倍数。
【参考答案】:1. 15 8 × 4 2 ÷2. a和b c c a和b 3.相乘 积4.积 结果 余数 5.倍数 因数6.倍 因 倍 因 7. 12 3 36 36 12 38.不是 是 不是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倍数与因数》板书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像-3、-2、-1、0、1、2、?这样的数是整数。9×4=36 36是4和9的倍数 4和9是36的因数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通过一道除法算式,使学生明确在除法算式中也存在倍数和因数这样的关系,巩固与深化对倍数和因数意义的理解,让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在探索交流中,优化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获得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说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三 观察物体1 搭积木比赛说课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1 谁先走说课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巩固应用,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