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卷:第0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B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卷:第0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B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B)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即被灭活
B.蛋白酶和淀粉分支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C.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用碘液进行鉴定
2.下列有关人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在生物体内起调节作用
B.TaqDNA聚合酶耐高温,因为它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
C.有些酶在核糖体上合成,有些酶在细胞核中合成
D.DNA连接酶是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只能在体外发挥作用
3.下图一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图二中可用来表示当温度为2a时生成物的量与时间关系的是(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4.下图是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增加酶浓度,则曲线可由b→a
B.若增加底物浓度,则曲线可由c→b
C.若该图为在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曲线,则a对应的pH为最适
D.若该图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解曲线,则c对应的反应温度低于a
5.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酶在细胞代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
B.叶肉细胞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和叶绿体基质
C.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所以水解淀粉和纤维素的酶是同一种酶
D.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是因为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6.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代表高能磷酸键
B.已知蔗糖合成是吸能反应,则蔗糖合成时伴随着ATP的水解
C.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7.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末端的Pi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
A.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中远离A的Pi容易脱离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8.下图是生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过程一定伴随O2的释放,D过程不需要O2的直接参与
B.A过程产生的ATP可用于B过程中C3的还原
C.A过程产生的ATP远多于C过程产生的ATP
D.C过程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全部转移到ATP中
9.下面有关ATP和ADP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3个磷酸,释放大量能量
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磷酸,储存能量
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都需要酶参加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10.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是所有细胞生物产生ATP的重要途径
B.叶肉细胞吸收Mg2+所需的ATP由光反应提供
C.无氧时酵母菌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积累量迅速增加
11.下列反应中在细胞质基质中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 )
A.ADP+Pi+能量→ATP B.葡萄糖→丙酮酸
C.丙酮酸→CO2+[H] D.[H]+O2→H2O
1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13.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图中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用于③过程
B.若增加CO2浓度,叶绿体中[H]和ATP的相对含量将下降
C.②过程和④过程产生的ATP可用于③过程等生命活动
D.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H]的同时产生ATP
14.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图中c~f所示装置,判断不合理的是( )
A.连接e→d→c→d,从e侧通气,末端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B.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C.连接c→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D.结果表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生成了CO2
15.下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
A.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
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
C.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
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
16.关于种子或食物储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品包装上的“胀袋勿食”是指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产气
B.晒干后的种子在贮存时不进行细胞呼吸
C.可以采用低氧、零下低温和干燥的方法来保存水果
D.真空包装熟牛肉抑制了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17.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和对光吸收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5克绿叶放入研钵中,再放入少许二氧化硅、碳酸钙和10 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研磨就可提取到绿叶中的色素
B.将提取的色素液放在阳光和三棱镜之间就可看到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C.绿叶中色素分离的理论依据是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若观察实验结果未见色素带,可能的原因是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触及了层析液
18.下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秋季落叶植物,秋末时叶片中色素主要是丙和丁
B.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C.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
D.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19.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15N标记的氨基酸培养细胞,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均将出现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C.给水稻提供C18O2,则产生18O2必须依次经历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再一次光合作用
D.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
20.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有人据图做出了如下分析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m表示C5,因为夜间叶绿体不能产生ATP和[H],C5因缺少ATP不能与CO2结合而积累
B.在5~9时,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温度,11~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和CO2
C.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ATP和[H]生成减少
D.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产生较多的CO2,是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1.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光照强度(klx)
1
2
3
5
7
8
10
CO2变化量
mg/(100cm2·h)
+2
0
-2
-6
-10
-12
-12
A.光照强度为1 k1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为零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到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而由7 klx增强到8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减小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之一
22.下图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光合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对这一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点时,光合量与呼吸量相等
B.在过B点后,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量不再提高
C.在B点时,总的光合量为7 mg/(m2·h)
D.在A点时,总的光合量为0
23.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Ⅰ、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24.图1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1所示曲线为阳生植物,则阴生植物曲线与此相比较C点右移
B.由图2知,40℃时,植物能正常生长
C.图2中5℃时的状态可用图1中B点表示
D.温室种植蔬菜时,应选择C点光照强度,温度为30℃,最有利于提高产量
25.分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三张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的是乙图的tl,则当温度变成t2时,c点向左移动
B.从乙图可以看出,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而是该植物能正常生存的极限温度
C.如果乙图的光照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收益
D.从丙图可知,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等的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为红色或蓝紫色,这样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14分)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会显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的条件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出后冷却。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溶液变蓝色,-表示溶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加入处理后的酶液(mL)
1
1
1
1
1
1
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的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的合成。其主要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为了研究ATP与葡萄糖的供能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取两等份分别装入A、B两试管中;
②A、B试管中各加入相等的少量水,使之混合,可见试管中发出淡黄色荧光,约15 min后荧光消失;
③分别向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观察A、B试管中的现象并记录。
(1)请完成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预测实验现象:加ATP溶液的试管__________,而加葡萄糖溶液的试管_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证明了萤火虫发光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__________提供,__________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另外,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__________。
(5)若向刚切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出荧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1分)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过毒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物质C、D、E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中,产生物质B的过程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代谢过程①③④均有能量释放,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填序号);图2实验乙装置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过程①②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6分)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可知,A叶片是树冠_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反应受到抑制。
(3)若要比较A、B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叶绿素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
30.(7分)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__。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_。
(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___(填“O2”或“CO2”)不足。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B)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答案为:C
解析: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催化反应完成后仍有催化活性,不会被灭活,A错误;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属于水解酶类,淀粉分支酶催化淀粉的合成,属于合成酶类,B错误;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C正确;利用淀粉遇碘液变蓝的原理来检测的是淀粉的剩余量,但不能检测底物蔗糖是否被淀粉酶水解,因此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D错误。
2.答案为:C
解析:酶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在生物体内起催化作用,A错误;TaqDNA聚合酶耐高温,是蛋白质,它是一种大分子有机物,B错误;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所以有些在核糖体上合成,有些在细胞核中合成,C正确;DNA连接酶是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在体内和体外都能发挥作用,D错误。
3.答案为:B
解析:由图一可知,温度由a增加至2a时,酶促反应速率提高,则达到反应平衡的时间缩短,对比图二各曲线,B正确。
4.答案为:A
解析:若增加酶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则曲线可由b→a,A正确;若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变,但是生成物的量会增加,图中没有曲线可以表示,B错误;若该图为在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曲线,则a对应的pH在三条曲线中是最好的,但是不一定是最适的,C错误;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甚至失活,所以若该图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解曲线,则c对应的反应温度不一定低于a,D错误。
5.答案为:B
解析: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A错误;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也分布在这两个结构中,B正确;催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酶分别是淀粉酶和纤维素酶,C错误;催化剂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酶降低的活化能更多,D错误。
6.答案为:C
解析:三磷酸腺苷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代表高能磷酸键,A正确;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B正确;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睡眠时生命活动并没有停止,也需要消耗能量(ATP),C错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完成的,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生成的ATP提供能量,D正确。
7.答案为:A
解析:该现象只能说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能说明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A符合题意;带有32P标记的ATP是加入放射性32P标记的磷酸分子后新产生的,B不符合题意;由题意可知,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了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部分ATP末端的Pi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ATP末端的Pi很容易水解脱离腺苷A,也很容易结合,C不符合题意;该过程存在ATP水解形成ADP的过程,同时存在ADP与磷酸形成ATP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8.答案为:D
解析:图中A是光反应,会产生ATP和[H],同时伴随氧气的释放,D是ATP的分解,与氧气无关,A正确;A中合成ATP所需能量来源于光能,只能用于B过程中C3的还原,B正确;由于生物体在不断积累有机物,所以分解的有机物没有产生的有机物多,根据能量守恒原则,A过程产生的ATP远多于C过程产生的ATP,C正确;C过程中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葡萄糖,葡萄糖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ATP,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错误。
9.答案为:C
解析:ATP在酶的作用下,常是远离A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出大量能量,A错误;ATP上无法再加磷酸,可以在ADP上加一个磷酸,变成ATP,储存能量,B错误;ATP的分解属水解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水解酶,而ATP的合成是一种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合成酶,C正确;ATP和ADP的转化反应中,能量不可逆,同时由于作用的酶不同,此反应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
10.答案为:A
解析:绿色植物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物和微生物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因此呼吸作用是所有细胞生物产生ATP的重要途径,A正确;叶肉细胞以主动运输形式吸收Mg2+时所需的ATP,由呼吸作用提供;光反应阶段产生ATP用于暗反应阶段,B错误;无氧时酵母菌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不会迅速增加,D错误。
11.答案为:A
解析:细胞质基质中和线粒体内均可以生成ATP,A正确;葡萄糖→丙酮酸只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丙酮酸→CO2+[H]只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中,C错误;[H]+O2→H2O只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上,D错误。
12.答案为:C
解析: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H2O、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是乳酸,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
13.答案为:C
解析:根据图解可知:a为水,b为二氧化碳,①为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②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③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A正确;若增加CO2浓度,其它条件不变,[H]和ATP的消耗量增多,将会使叶绿体中[H]和ATP的相对含量下降,B正确;③过程消耗的能量来自光反应①过程,而②④过程产生的ATP只能用于除光合作用以外的其它生命活动,C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氧气生成水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能量,D正确。
14.答案为:C
解析:连接e→d→c→d,并从e左侧通气,末端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A正确;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由于没有通气装置,故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B正确;连接c→d,d中石灰水变浑浊,由于c中有通气管,故不能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其也可能进行了有氧呼吸,C错误;结果表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生成了CO2,D正确。
15.答案为:B
解析:装置l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即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没有进行无氧呼吸,结合装置1和装置2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装置l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即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呼吸释放了二氧化碳,结合装置1和装置2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正确;装置l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呼吸作用没有消耗氧气,即没有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呼吸释放了二氧化碳,结合装置1和装置2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装置1中液滴不可能右移,D错误。
16.答案为:D
解析:食品包装上的“胀袋勿食”是指微生物进行酒精发酵产气,乳酸发酵只产生乳酸,不产生气体,A错误;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代谢较弱,但仍能进行细胞呼吸,B错误;水果、蔬菜储藏需要(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中的方法,这样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长时间储藏、保鲜的效果,C错误;真空包装熟牛肉抑制了微生物的有氧呼吸,D正确。
17.答案为:B
解析:将5克绿叶放入研钵中,再放入少许二氧化硅、碳酸钙和l0 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研磨,由于叶肉细胞破裂,其细胞内的色素分子便会溶于提取液(无水乙醇)中,再经过滤便可提取到绿叶中的色素,A正确;从叶绿体中提取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叶绿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将提取的色素液放在阳光和三棱镜之间,可看到在连续光谱中,红光区和蓝紫光区变暗,无法得到确切的吸收光谱,B错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利用此原理可以分离各种色素,C正确;若观察实验结果未见色素带,是因为没有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最可能的原因是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触及了层析液,因而滤液细线中的色素溶于层析液中,D正确。
18.答案为:A
解析: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的色素,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丁为胡萝卜素,丙为叶黄素,乙为叶绿素a,甲为叶绿素b。秋季落叶植物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大部分已分解,所以秋末时叶片中色素主要是丙和丁,A正确;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叶绿素分解,B错误;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变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大部分已分解,所以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C错误;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扩散距离最远,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错误。
19.答案为:C
解析: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标记二氧化碳中的C,其转移途径是先到C3然后到糖类,B正确;标记二氧化碳中的O,该18O先经过光合作用到糖类中,然后经过呼吸作用到二氧化碳中,不会到氧气中,C错误;小白鼠吸入18O2,因为细胞呼吸,在尿液的水中可以检测到18O,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呼出的二氧化碳中也能检测到18O,D正确。
20.答案为:C
解析:早上有光照后,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C3被还原而减少,C5则增多,傍晚光照减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C3增多,C5则减少,所以m表示C3,n表示C5。CO2的固定不需要ATP。在5~9时,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光照而不是温度,11~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不是光照。综上所述,C正确。
21.答案为:C
解析:光照强度为1 k1x时,容器中的CO2变化量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A正确;当光照强度为2 klx时,由于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变化量为0,因此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并不是0,B正确;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到7 klx时,光反应阶段产物增多,C3的还原加快,故C3含量下降,C错误;当光照强度为9 klx时,光照强度已经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之一,D正确。
22.答案为:D
解析:A点是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所以表现为CO2既无增加也无减少,A正确;B点之后,即使再增加横坐标光照强度,纵坐标也不变化,代表光合量不再增加了,B正确;因为当光照为0时,只有呼吸作用,所以可知呼吸量为1 mg/(m2·h),总光合量等于呼吸量加净光合量,而题上净光合为6 mg/(m2·h),所以总光合就是7 mg/(m2·h),C正确;在A点时净光合量为0,所以总光合应该是1 mg/(m2·h),D错误。
23.答案为:D
解析:曲线Ⅱ和Ⅲ只有CO2浓度不同,因此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A正确;曲线Ⅰ和Ⅱ只有温度不同,因此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B正确;由曲线图可知,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C正确;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Ⅰ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但曲线Ⅲ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不再变化,D错误。
24.答案为:C
解析: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比阴生植物更高,若图1所示曲线为阳生植物,则阴生植物曲线与此相比较C点左移,A错误;植物体的生长指的是体内有机物积累过程,图2中当温度达到40℃时植物体真正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有机物不积累,所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B错误;图1中B点为光补偿点,此时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对应于图2中为5℃时的状态,C正确;温室种植蔬菜时,白天应选择C点光照强度,以增强光合作用,温度应在真正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处,即图2中的25℃最好,D错误。
25.答案为:C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的是乙图的t1,则当温度变成t2时,总光合作用增强,需要的光照强度也应增大,又由于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增大,所以c点应向右上方移动,A错误;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由于植物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而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白天植物没有积累营养物质,晚上一直消耗营养物质,所以t4温度条件下,植物不能生存,B错误;如果乙图的光照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最大,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收益,C正确;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光质,所以白色的塑料薄膜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最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14分)
答案为:(1)小麦种子萌发时形成大量的淀粉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2分)
(2)将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 min(2分)
(3)不能 需在40℃~80℃范围内进一步设置温度梯度,比较其他温度与60℃时该酶的活性(2分) 不能 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改变该实验中的温度,影响实验最终结果(2分)
(4)将步骤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为3.6、温度为0℃的环境中(短暂时间,使α-淀粉酶失去活性)(2分)
(5)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基因的表达(或转录和翻译)(2分)
解析:(1)小麦种子含有大量的淀粉,萌发时形成大量的淀粉酶,所以常选用萌发的种子提取淀粉酶溶液。(2)本实验是探究α-淀粉酶最适温度,在实验前需要灭活β-淀粉酶,所以应将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 min。(3)该实验只能说明60℃该酶的活性比其他实验温度下的高,而不能说明比40℃至80℃间的其他温度下的活性高,所以需在40℃~80℃范围内进一步设置温度梯度,比较其他温度与60℃下该酶的活性。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改变该实验中的温度,影响实验最终结果。(4)要进一步探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而α-淀粉酶在pH为3.6、温度为0℃的环境中会失去活性。(5)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的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的合成。淀粉酶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是基因表达的过程,是由DNA转录为RNA,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综上所述,赤霉素主要机理是诱导淀粉酶基因的表达(或转录和翻译)。
27.(12分)
答案为:(1)ATP 葡萄糖
(2)发光 不发光
(3)使发光器中储存的能量消耗殆尽(2分)
(4)ATP 葡萄糖 脂肪
(5)会 呼吸作用生成ATP,从而发光(2分)
解析:(1)步骤③是人工控制变量的过程。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能源物质——葡萄糖和ATP,所以步骤③为分别向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ATP和葡萄糖。(2)由于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而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物质,而且试管溶液中缺少将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的相关条件(如酶等),所以加ATP溶液的试管中发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不发光。(3)进行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使发光器中储存的能量消耗殆尽,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本实验证明了萤火虫发光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ATP提供,葡萄糖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另外,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5)若向刚切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发光器会发出荧光是因为呼吸作用能生成ATP,从而发光。
28.(11分)
答案为:(1)[H] O2 C2H5OH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2)③ 增大CO2的吸收面积
(3)(2分)
(4)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解析:(1)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因此催化该过程的酶也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因此催化该过程的酶也存在于线粒体中。图中B为CO2、C为[H]、D为O2、E是C2H5OH。(2)①③④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三和第二阶段,其中第三阶段(③)释放的能量最多。图2实验乙装置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增加吸收CO2的面积。(3)过程①②表示酒精途径的无氧呼吸过程,反应式为。(4)甲装置的墨滴不动,说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相等,乙装置的墨滴左移,说明有氧气消耗,由此可推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甲装置的墨滴右移,说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多于消耗的O2量,乙装置的墨滴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由此可推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9.(6分)
答案为:(1)下层 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B叶片(3分)
(2)暗
(3)无水乙醇
解析:(1)由于上层叶片对阳光的遮挡,下层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较弱,因此下层叶片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较上层叶片低,据此分析图示可推知,A叶片是树冠下层的叶片。(2)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氧气产生于光反应阶段。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说明光反应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受到抑制。(3)绿叶中的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素。
30.(7分)
答案为:(1)甲
(2)甲 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3分)
(3)乙
(4)CO2
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相同光照强度下,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有机物的积累较多,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相对较弱,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以及光补偿点都比甲植物低,适合在光照强度相对更弱的环境中生长,林下的光照强度更低,因此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乙植物。(4)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散失,叶片上的部分气孔会关闭,导致细胞间的CO2的含量下降,从而引起光合速率下降。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单元检测卷03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原卷版+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卷:第0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A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卷:第0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B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