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卷:第02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B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卷:第02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B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B)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制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时应该选用成熟的动物红细胞
B.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C.实验中可用引流法使细胞吸水
D.取得的红细胞应该放入生理盐水中,以使细胞涨破
2.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3.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B.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D.DNA聚合酶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4.科学家假设膜融合的特异性是由蛋白复合物提供的:囊泡和其细胞膜上都存在自身的蛋白复合物,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该科学家因为发现了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蛋白复合物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
B.神经递质和性激素均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C.囊泡和细胞膜的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D.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5.将某动物的消化腺细胞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器B肯定与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B.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消耗ATP
C.蓝藻细胞不含细胞器A和 B 等,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器A是线粒体,其能完成生理过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6.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线粒体中含有RNA,能产生ATP和CO2
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
C.内质网含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
D.核糖体含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内质网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C.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8.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下图所示,其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及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细胞中均含有结构e
B.所有细胞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f→h→c途径有关
D.膜流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发生了膜流
9.下列关于囊泡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囊泡膜由单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构成
B.囊泡的融合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C.囊泡运输实现了细胞内物质的定向转运
D.囊泡在细胞内的移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10.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11.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可将口腔上皮细胞大部分染成绿色
B.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应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后再染色
C.可选用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来观察叶绿体
D.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液泡颜色逐渐加深
12.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下图最能说明( )
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13.下图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长丝结构,②是产生核糖体的场所
B.该细胞核在横纹肌细胞中只有1个
C.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主动转运进出细胞核
D.图示说明核膜具有全透性
14.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DNA和RNA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B.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之一是细胞核的控制能力有限
C.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15.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16.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 )
A.两种模型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B.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
C.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
D.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17.下图表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若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I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吞噬细胞吞噬抗原需要②参与,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D.b方式不需要ATP,a方式可以表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1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流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9.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20.水分子以简单渗透方式通过细胞膜,但扩散速度非常缓慢,科学研究证明,水分子跨越细胞膜的快速运输是通过细胞膜上的一种水通道蛋白实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分子可以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B.水通道蛋白可以使双缩脲试剂变蓝,原因是其具有氨基
C.哺乳动物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应分布较多的水通道蛋白
D.水通道蛋白可以使水分子通过,但其他分子或离子不能通过
21.现有2个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小
B.2 min时,甲、乙溶液浓度均高于初始
C.10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都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D.甲溶液中的细胞开始吸收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是在2 min之前
22.如图,U型管中间被难溶的蛋白质制成的半透膜隔开,现从两侧分别加入0.l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均不能透过半透膜),起始液面相同,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 ),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一段时间后,发现右侧液面逐渐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 )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蛋白酶 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蔗糖酶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两则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
2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用无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通过调节光线也可以观察实验现象
24.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盐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25.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判断正确的是( )
A.依据穿膜的层数,穿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
B.依据是否消耗能量,运输过程中耗能的就是主动运输
C.依据物质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就是自由扩散
D.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就是协助扩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下面是神经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细胞膜的组成成分,除了图中呈现的,还有存在于_____(填“A”或“B”)侧的少量___________。
(2)以协助扩散方式从B侧跨膜运输到A侧的是________(填“K+”或“Na+”),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___________电位的主要原因。
(3)当神经冲动传导到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时,突触前膜会释放神经递质,其运输方式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性。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从而使神经冲动从前一神经元传到后一神经元。这一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7.(8分)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8.(11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_________(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
①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③中心体 ④核糖体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______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0
0.5
0.25
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_________(填“Ⅰ”“Ⅱ”或”Ⅲ”)。
29.(12分)主动运输是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TP水解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①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乙组和甲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1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实验步骤:
①配制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
②取12支干燥洁净的带塞试管,分成甲、乙两组,每组试管依次编为1~6号。向甲、乙两组相同编号的试管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4 mL,迅速塞紧试管,备用。
③取大小相似的黑藻叶片60片,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加入甲组的6支试管中,并塞紧试管。放置20 min,期间多次摇动试管。再向甲组每支试管中加入微量甲烯蓝粉末(忽略对蔗糖浓度的影响),充分摇匀。
④将乙组蔗糖溶液摇匀,用弯头毛细吸管从甲组试管中吸取少量蓝色溶液,插入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的溶液中部,从毛细吸管一端轻轻挤出1小滴蓝色溶液(如下图)。观察蓝色小滴的升降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
乙组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加入的蔗糖溶液浓度/mol·L-1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蓝色小滴升降情况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及时塞紧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不同试管中加入的黑藻叶片的大小和数量要相同,这属于对实验____________变量的控制。
(2)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试管_____________中的蓝色小滴。
(3)取出甲组6支试管中的黑藻叶片进行显微观察,可发现试管_____________中的黑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分布最密集。
(4)根据实验结果可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________________之间。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B)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答案为:C
解析:制备纯净细胞膜时,需要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A错误;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的原因是植物细胞细胞膜外面存在细胞壁,B错误;在该实验中采用引流法,将细胞置于清水中,使之吸水涨破,C正确,D错误。
2.答案为:D
解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能合成ATP,而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膜,因此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水解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B正确;细胞核的核膜具有双层膜,核膜上存在核孔,因此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基质中,D错误。
3.答案为:D
解析: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A正确;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正确;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C正确;催化遗传信息转录的是RNA聚合酶,D错误。
4.答案为:B
解析:由题意可知,囊泡和其细胞膜上都存在自身的蛋白复合物,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因此蛋白复合物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A正确;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由囊泡运输到细胞外,性激素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B错误;通过囊泡运输和分泌物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正确;由题意可知,细胞的囊泡运输是通过信息传递调控的,由此可以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进行,D正确。
5.答案为:C
解析:细胞器B中不含有核酸,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质,其必含有生物膜,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中的一种,溶酶体不参与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A错误;细胞器C中不含有脂质即没有生物膜,含有大量的核酸,其必为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构成),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原料是氨基酸、ATP等,B错误;蓝藻细胞中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动物细胞中,细胞器A含有少量的核酸,其必为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后两个阶段,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但不能分解葡萄糖,D错误。
6.答案为:D
解析:线粒体含有RNA,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A正确;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要自己合成一部分蛋白质,而且能够自主复制,所以它必须含有DNA,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产生糖类和氧气,B正确;粗糙型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大分子,并把它从细胞输送出去或在细胞内转运到其他部位,所以内质网含有蛋白质,滑面型内质网参与脂质的合成,C正确;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D错误。
7.答案为:D
解析:细胞器有不同的功能,它们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A正确;内质网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B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场所,D错误。
8.答案为:C
解析:图中a是细胞核,b是细胞器,c是细胞膜,d是叶绿体,m是类囊体,e是线粒体,p是线粒体内膜,f是内质网,g是囊泡,h是高尔基体。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与线粒体无关,A错误;根据题意“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可知膜流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现象,原核细胞则没有膜流现象,B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f(内质网)→h(高尔基体)→c(细胞膜)途径有关,C正确;膜流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但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没有发生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因此没有发生膜流,D错误。
9.答案为:A
解析:囊泡膜由双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构成,A错误;囊泡的融合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B正确;囊泡运输实现了细胞内物质的定向转运,C正确;囊泡在细胞内的移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10.答案为:A
解析: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中,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分裂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都属于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都含有磷元素,B正确;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C正确;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D正确。
11.答案为:D
解析: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可将口腔上皮细胞大部分染成红色,A错误;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应保持细胞活性,B错误;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不含叶绿体,C错误;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由于液泡失水,可见液泡颜色逐渐加深,D正确。
12.答案为:B
解析:图中信息显示,受精卵有细胞核的一半能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正常的胚胎,而无细胞核的一半细胞分裂停止,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B正确,A、C、D均错误。
13.答案为:C
解析:①是染色质(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②是核仁,是产生核糖体的场所,A不正确;该细胞核在横纹肌细胞中有多个,B不正确;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主动转运进出细胞核,C正确;核膜属于生物膜,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D不正确。
14.答案为:A
解析:细胞核中RNA不能复制,A错误;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B正确;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C正确;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的运输通道,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正确。
15.答案为:C
解析: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转录的主要场所,A正确;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包括丙酮酸的氧化与ATP合成,B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中进行,而高尔基体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运送,C错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D正确。
16.答案为:B
解析: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模型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各组分是静止的。流动镶嵌模型是膜结构的一种假说模型,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结构的基本支架,而膜的蛋白质则和脂类层的内外表面结合,或者嵌入脂类层,或者贯穿脂类层而部分露在膜的内外表面,磷脂和蛋白质都有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是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A错误;两种模型都认为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及脂类物质组成,B正确;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是三层结构的观点,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在膜表面或镶嵌或贯穿生物膜,C错误;三层结构认为生物膜中各组分是静止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错误。
17.答案为:C
解析:图中①是糖蛋白,所以I侧是细胞膜外侧,II侧是细胞膜内侧,若图示为肝细胞,尿素是肝细胞的代谢产物,应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所以运输方向是Ⅱ→Ⅰ,A正确;糖蛋白①不仅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有关,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中也有糖蛋白在起作用,糖脂和糖蛋白在生物膜中占有重要位置,担负着细胞和生物分子相互识别的作用,所以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癌变与糖蛋白①有密切的关系,B正确;吞噬细胞吞噬抗原属于胞吞,不需要载体,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错误;b方式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方式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生长素的运输也是主动运输,D正确。
18.答案为:D
解析: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的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流动的,A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B错误;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19.答案为:B
解析:一般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Na+外流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二氧化碳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B正确;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需要消耗能量,不是自由扩散,C错误;胰岛素是通过胞吐被分泌出细胞的,D错误。
20.答案为:B
解析:水分子跨越细胞膜的快速运输是通过细胞膜上的一种水通道蛋白实现的,说明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为协助扩散,A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的是紫色,其实质是蛋白质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中的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产生紫色络合物,B错误;哺乳动物肾小管、集合管可以将原尿中99%的水重吸收,说明其细胞膜应分布较多的水通道蛋白,C正确;水通道蛋白具有专一性,可以使水分子通过,但其他分子或离子不能通过,D正确。
21.答案为:D
解析:甲曲线表明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随后自动复原,乙曲线表明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由于乙曲线下降的程度大于甲曲线,表明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大,A错误;2 min时,两细胞均大量失水,说明此时甲、乙溶液浓度均低于初始浓度,B错误;10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甲溶液中的细胞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但乙溶液中的细胞由于此前大量失水而死亡,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甲溶液中的细胞开始吸收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是在2 min之前,D正确。
22.答案为:C
解析: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从图示信息可知,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此时如果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麦芽糖酶,麦芽糖将水解为葡萄糖,由此形成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大于左侧的蔗糖溶液浓度,从而导致右侧液面升高。综上所述,C正确。
23.答案为:B
解析: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现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A正确;黑藻叶片叶肉细胞中的液泡是无色的,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现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相同,因此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用无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也可以观察实验现象,但是要减少通过的光线,D正确。
24.答案为:A
解析:植物根细胞能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无机盐需以离子形成存在,所以N2不能直接被吸收利用,A错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可以被根系吸收,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系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引起“烧苗”现象,D正确。
25.答案为:A
解析: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以胞吐或胞吞的方式出入细胞,没有穿越生物膜,即穿膜层数为0,A正确;主动运输、胞吐和胞吞过程都消耗能量,B错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物质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C错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
答案为:(1)蛋白质 A 糖类(多糖)
(2)K+ 静息
(3)流动 特异性受体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细胞内的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据此可推知,图中A为细胞膜的外侧,而糖类(多糖)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糖蛋白也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可见,细胞膜的组成成分,除了图中呈现的,还有存在于A侧的少量糖类(多糖)。(2)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物质,其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的一侧到达低浓度的一侧,因此以协助扩散方式从B侧跨膜运输到A侧的是K+,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3)当神经冲动传导到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时,突触前膜会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从而使神经冲动从前一神经元传到后一神经元。这一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27.(8分)
答案为:(1)氨基酸 核糖体 胃蛋白酶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空间 蛋白质变性导致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2分)
(3)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解析:(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在核糖体上mRNA的密码子被翻译成氨基酸,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胃蛋白酶是胞外酶,属于分泌蛋白,逆转录酶和酪氨酸酶属于胞内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还需要内质网加工,再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最后形成分泌小泡转运至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去。(2)细胞内的蛋白质都有特定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排列序列以及由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一定的空间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肽键暴露,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被水解。(3)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改变后的密码子翻译的氨基酸还是原来的氨基酸,这是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不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28.(11分)
答案为:(1)细胞核 乙
(2)④
(3)e、h(2分) 酶
(4)①自身不能合成胆碱(2分)
②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3H标记(2分)
③Ⅲ
解析:据图分析,甲表示细胞核,乙表示线粒体,丙表示叶绿体,其中a为染色质,b为核膜(含核孔),c为核仁,d为线粒体外膜,e为线粒体内膜,f为叶绿体外膜,g为叶绿体内膜,h为类囊体薄膜堆叠而成的基粒。(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甲表示细胞核,乙表示线粒体,丙表示叶绿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和成形的细胞核,但是有线粒体。(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c表示核仁,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说明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选④。(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如叶绿体通过h类囊体薄膜的堆叠增大了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线粒体通过e内膜向内折叠增大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酶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4)①根据表格分析,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随着细胞增殖的代数的增加,相对放射性逐渐降低,说明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自身不能合成胆碱。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但胆碱没有3H标记。③据以上分析可知,线粒体是分裂增殖形成的。
29.(12分)
答案为:(1)ATPADP+Pi+能量(2分)
(2)探究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2分)
(3)温度、pH(溶解氧、溶液的用量、胡萝卜片的数量等)(2分)
(4)①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2分)
②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消耗能量(或能量供应不足会影响主动运输)(2分)
③幼嫩组织供能少,且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少(或幼嫩组织新陈代谢不及成熟组织旺盛,产能少)(2分)
解析:(1)ATP水解的反应式:ATPADP+Pi+能量。(2)由图可知,实验中的变量为HgCl2和细胞的成熟程度,最后测量了实验前后溶液中磷酸盐浓度差,所以本实验的名称是探究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3)实验中,应保证各组所处环境的温度、溶液的量、pH、溶氧量以及胡萝卜片的量等一致,以免影响实验效果。(4)①由图表纵坐标可知,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②甲组中不含有HgCl2,即ATP水解不受抑制,细胞可进行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而乙组中加入了HgCl2溶液,抑制了ATP的水解,则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主动运输,说明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能量。③由于甲组和丙组的唯一变量为胡萝卜片的成熟程度,故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幼嫩组织供能少,且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少(或幼嫩组织新陈代谢不及成熟组织旺盛,产能少)。
30.(11分)
答案为:(1)防止因水分蒸发而导致蔗糖溶液浓度发生改变(2分) 无关
(2)甲组1、2、3试管中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浓度大于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溶液的浓度(2分) 3
(3)6
(4)0.15~0.20 mol·L-1(2分) 在0.15~0.20 mol·L-1之间缩小浓度梯度,继续进行上述实验,蓝色小滴不移动时试管中的蔗糖溶液浓度与黑藻叶片细胞液浓度相当(2分)
解析:本题以“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为背景,考查了有关渗透吸水及实验设计方面的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因此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会失水,导致细胞液浓度变大,外界溶液浓度变小;反之,会导致细胞液浓度变小,外界溶液浓度变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生物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是指对实验假设而言,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而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1)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渗透失水或吸水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因此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因此及时塞紧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的目的是防止因水分蒸发而导致蔗糖溶液浓度发生改变。步骤③不同试管中加入的黑藻叶片的大小和数量要相同,这属于对实验无关变量的控制。(2)蓝色小滴下降或上升与液滴浓度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当蓝色小滴的浓度大于蔗糖溶液的浓度时,蓝色小滴下降,反之蓝色小滴就上升。因此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甲组1、2、3试管中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溶液的密度,且浓度相差越小,下降越慢,故3号下降最慢。(3)由于乙组4、5、6号试管中的蓝色小滴上升,说明其浓度小于乙试管内的蔗糖溶液浓度,进一步可知甲组的4、5、6号试管的黑藻叶片细胞发生了渗透失水,导致蔗糖溶液浓度降低,进而蓝色小滴的浓度也降低。由于乙组6号的蔗糖溶液浓度最大,因此对应的甲组刚开始的蔗糖溶液浓度最大,导致其中的黑藻叶片细胞失水最多,其中的叶绿体分布最密集。(4)分析表格可知,在0.15 mol·L-1时,蓝色小滴下降,说明黑藻叶片吸水,此时黑藻叶片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而在0.20 mol·L-1时,蓝色小滴上升,说明黑藻叶片失水,此时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的蔗糖溶液浓度,因此可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15~0.20 mol·L-1之间。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实验思路是在0.15~0.20 mol·L-1之间缩小浓度梯度,继续进行上述实验,蓝色小滴不移动时试管中的蔗糖溶液浓度与黑藻叶片细胞液浓度相当。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2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提能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2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含解析 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单元卷:第02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A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