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8.提线纸偶优秀教案
展开《提线纸偶》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课属“设计·表现”领域,是在了解偶戏的发展历史及种类的基础上的一种延伸与探索,让学生初步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提线纸偶。提线纸偶的制作方法易于学生接受,通过利用多种材料动手做一做、编个故事演一演的过程,训练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在编排故事情节、角色分配、偶戏形象制作、布景设计、音乐伴奏、偶戏表演等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的群体力量,展示每位同学的个性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提线纸偶。
2.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学习策划简单活动。
3. 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提线纸偶的装饰,提线的连接、调节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绳线、彩纸、剪刀等。
学生准备:筷子、彩笔、剪刀、双面胶、绳、彩纸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木偶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2.出示小纸偶:大家好,我叫“丫丫”,是“喜洋洋纸偶剧团”的一名演员。你们知
道吗?中国传统的偶戏有:提线偶、杖头偶、布袋偶等,“我”属于提线木偶。同学们,你们也想制作提线纸偶,加入我们的“纸偶剧团”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提线纸偶》,看你能不能经受住考验,顺利加入“纸偶剧团”。
3.同学们,请跟我一起来欣赏一下各式各样的提线木偶吧!
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第8提线纸偶)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了解提线纸偶是中国传统偶戏的一种,激发兴趣。
二、探究方法
1.知识问答小游戏
(1)出示问题
丫丫:要加入我们的剧团,先来进入第一关——“纸偶”知识竞答。
①你知道“我”是用哪些材料做的吗?(筷子、彩色纸、丝线)
②“我”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又是怎么连接的呢?(提线、偶头、四肢、
笼腹、勾牌)
③“我”的四肢是怎样折叠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示范)
④怎样让“纸偶”动起来?(提线)
(2)分组发放小纸偶,同学仔细观察。现在请你仔细观察,小组讨论后,选出一个代表回答上面的问题吧!
(3)反馈以上四个问题。教师相机讲解、示范。
(4)教师小结,示范纸弹簧的两种做法。
2.欣赏玩具提线木偶
3.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提线纸偶”的制作步骤吧!
(1)构思设计;
(2)裁剪纸偶的各部分;
(3)折叠纸弹簧;
(4)用弹簧连接各部分;
(5)制作活动手柄
①用线把筷子垂直固定好,
②将提线与偶头、四肢连接起来(线的长短不一样)。
4.有了这些连接,纸偶就有了生命,你瞧,它动起来了!精彩的演出即将开始,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要参加表演需要准备什么呢?
(纸偶、表演人、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知识竞答环节,让学生更有兴趣了解“提线纸偶”,为后边的制作提供知识基础。
三、合作完成
“丫丫”引导:同学们,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考核,现在进入第二关,我要考考你们的动手、合作与表演能力。一起来看看任务要求吧!
1.根据课前准备的故事,小组合作制作纸偶,一定要注意分工合作哦!
2.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
3.小组内分角色表演纸偶剧。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闯关环节,增加学生的动手、合作能力。
四、表演评价
1.小组合作上台表演纸偶剧。
2.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你最喜欢哪个纸偶?为什么?(造型、色彩)哪一组的表演最成功?(纸偶角色形象、表演水平如纸偶动作、配音等等)
3.教师总结。
五、总结
1.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中国偶戏的一些知识,还自己动手制作了提线纸偶,感受到偶戏带给我们的快乐。
小学人美版6.美术中的比例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美版6.美术中的比例优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欣赏名作,探究新知,共同参与,师范作品,学生创作,展示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8.提线纸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美版五年级上册8.提线纸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初识木偶,探究方法,合作完成,表演评价,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上册8.提线纸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上册8.提线纸偶教案设计,共4页。